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271章 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1章 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战役背景为,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赤水河流域与国民党军进行高度灵活的运动战,以摆脱敌军追击为主要目的。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从遵义地区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

24日红军先头部队攻占土城。

28日,红军在土城附近的青杠坡与川军六个团约一万余人激战,但因情报有误,低估了川军的兵力和战斗力,战斗形成对峙且红军面临困境。

当晚,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放弃北渡长江计划,从土城、元厚等地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叙永地区。

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国民党调整部署,调滇军、川军等部向扎西推进,欲围歼红军 。

红军总部截获国民党密电,得知遵义地区仅有黔军一个多师驻守,是敌军重围中的薄弱环节,由此决定出奇兵回师遵义,二渡赤水,向桐梓地区急速前进。

2月25日,红军进攻娄山关黔军。

26日黄昏占领娄山关。

27日黄昏进占遵义新城。

28日凌晨进占遵义老城。

此役红军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八个团,毙伤敌两千余人,俘敌三千余人。

在敌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中,仅以三万余人的兵力出奇反击,取得了重大战果。

3月2日,得知红军所在的国民党军,又以重兵进逼桐梓、遵义等地。

15日,中央红军在鲁班场与国民党军队激战未果。

16日至17日,红军从茅台及其附近第三次渡赤水河,转入川南,并以疑兵活动于镇龙山一带,作出北渡长江姿态,诱使国民党军向川南调动。

待国民党军队加强长江和横江防线防御时,中央红军主力于3月21日至22日从太平渡、二郎滩等地四渡赤水河,返回黔北。

3月24日,为便于就近指挥和督战,此时国民党委员长也从重庆飞抵了贵阳。

截获此关键信息的红军,再以疑兵活跃于长干山、枫香坝等地,主力则于30日至31日南渡乌江,随后佯攻贵阳,逼迫其调集云南兵力。

待云南兵力空虚后,在国民党军还在疲于奔命时,红军已于4月9日转进云南。

此时红军只要渡过北上渡过金沙江,便可摆脱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堵。

但因滇军的位置与金沙江畔太近,如果强渡之时敌人醒悟了红军的企图,便有可能让红军遭遇重创,失去突围战机。

于是战术指挥的艺术再次出现。

1935年4月,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后,为迷惑敌人,佯攻昆明,调动滇军,削弱了金沙江畔的防务。

4月2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向金沙江极速挺进,并迅速抢夺皎平渡。

最终于5月9日全部渡过金沙江,暂时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渡过金沙江后,红军继续北上通过彝族区,但被大渡河天险挡住了。

当初的太平天国大将石达开,便是在这里被抵挡,最终被清军围剿。

国民党军不甘心十数倍重兵围堵之下,还让红军给成功突围了。

于是急调军队渡江,企图效石达开故事,凭借大渡河天险阻挡红军去路,最终等到重兵追上来后将红军围歼于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北地区。

5月25日晨,红1师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但因渡船太少,水流急,红军几万人马在此渡河需要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而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唯一的桥梁,在追兵赶来前迅速夺取泸定桥成为红军大部队迅速渡河北上的唯一选择。

5月27日,红军左纵队的前卫红二师四团沿河北行,途中克服诸多困难,在菩萨岗战斗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后,还要一刻不停地继续前进。

5月28日,红军右纵队翻山越岭赶到泸定得妥,沿途多次击溃当地反动民团阻击。

左纵队红四团接到限二十四小时内夺取泸定桥的军委命令。

但此时他们距泸定县还有足足一百二十公里的路程,一个昼夜不眠不休跑一百二十公里,这是世界步兵史上前所未有的行军难度,更何况抵达之后还要立即投入战斗,要在二十四小时的急行军时间里预留出作战的时间,且必须要作战成功。

这样的难度,哪怕只是听到都觉极不合理,不可能。

但红四团就是硬生生带着枪支弹药,冒雨一昼夜奔袭一百二十公里,并于29日凌晨成功到达离泸定只有五公里的上田坝。

到达预定作战位置后,红四团立即投入战斗,兵分两路,一路抢占制高点,一路直奔泸定桥,占领西桥头。

随后,红四团挑选二十二名英雄组成夺桥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夺桥过程中敌人施放火障,勇士们冲进火海与敌肉搏 。

同时,三连战士一边冲锋一边铺桥,后续部队也迅速跟上,经过激烈战斗,红军终于成功占领泸定桥。

成功完成军委命令的同时,也创造了至今都没有军队能够做到的世界步兵急行军记录。

飞夺泸定桥后,红军迅速占领泸定城,川军一部被歼灭,其余部队溃逃,红军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1935年6月,红军渡过大渡河后来到四川夹金雪山之下。

夹金雪山海拔四千多米,四季严寒积雪,空气稀薄,即便正值六月夏季,山上气温也依然低至零下二三十度,昼夜温差极大,寒风刺骨。

而当时的红军都还是夏季被装,大多数红军将士只有几件补丁摞补丁的破烂单衣,防寒用的白酒、辣椒、生姜等也严重缺乏,更没有皮衣等保暖衣物,就连粮食也已经在没日没夜的战斗和运动转移中所剩无几。

就连当地百姓都力劝红军们不要以这样的条件过山,即便不累死、饿死,也会被冻死。

而当时的大路都有被国民党追击围剿的巨大风险,红军又没有其它可供大规模迂回的路线选择,翻越夹金山就是当下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