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韵完全可以理解二妹妹花儿见到小川后的激动心情。
她让花儿帮小川照看一会儿摊子,她带上莺儿和小豆豆去菜市场买些新鲜蔬菜,回去就开始做饭,等做好饭后,顶替着回去吃饭好了。
花儿有些不好意思,脸色都微红了,说不如让她带上莺儿去买菜。
莺儿来过城里好几年了,顺便带上莺儿多转会儿,看这城里近几年的变化有多大。
莺儿却说,城里变化再大,她都不稀罕,她转不转不当紧。
小川把花儿拉到一边,嘴巴贴近花儿的耳朵给她说陪他一会儿,见罢花儿很长时间了,太想她了!
花儿脸色又是一红,低低地说,姐姐和莺儿肯定会笑话她的,但她还是乖乖地留了下来。
小川走过来对莺儿说,还是莺儿和韵儿姐姐去买菜,他和花儿说几句话哩。
莺儿也就不说什么,跟着姐姐买菜去了。
她和姐姐各拖着豆豆一只小手。
豆豆有时还撒娇玩闹,不肯乖乖地走。
莺儿干脆把她抱到怀里。
韵儿对她说,她这样很容易给豆豆惯下坏毛病,就让豆豆自己走吧。
豆豆还被莺儿抱在怀里,有些洋洋得意的笑着,还做着鬼脸,不希望把她放在地上自己走,两只小手亲昵地摸着莺儿的脸和头发,顾意讨人喜欢她。
莺儿突然问姐姐,把她叫到城里究竟让她做什么,家里忙得一烂包,实在没时间瞎折腾,不会让她替姐姐照看这个碎脑女娃娃吧?
其实,她已经听小川哥哥说了,就是要她照看这个淘气十足的城里女娃娃。
她真的不情愿做这样的事,她觉得自己是个没文化的人,在山里种庄稼、砍柴、拦羊,在家里喂猪、做家务最合适自己干,而且干得非常有套路,哄娃娃的事,她真的不喜欢。
姐姐把她租张铁成的房子的事向莺儿说了一遍。
房主是个城里有工作的大领导,和婆姨离婚了,留下一个娃娃没有看管。
她就答应替人家看管娃娃,人家就连房费都不收,可姐姐还得卖衣服挣钱,只好让莺儿来城帮姐姐这个忙了。
莺儿把小豆豆放下来,让她自己走路,想了一会儿,说:“那家里的地只靠妈和我二姐,怕是忙不过来的。”
韵儿说,她做生意挣了钱,再给家里添补上些钱,也是划算的。
大家都务在庄稼上,到头来,苦力吃了,也挣不来多少钱。
她又说完了再和她二姐姐商量一下,把莺儿留下来啊,过几天舒服的城里人的生活吧,别成年累月的在土圪塔里把自己熬成一个土娃娃。
莺儿还是想不通,那就等二姐姐的意见,二姐姐说能行就能行吧。
回到房屋里,她们就张罗着开始做饭,因为花儿家里实在忙得不行,要早点儿回家。
韵儿从来没有做过饭,不会做,她不想做,只好由莺儿做饭了。
别看莺儿还小,可她在家里做饭是拿手的。
农村人的饭食没多少考究,做法比较简单,炒菜就是把几种常吃的蔬菜切好混在一起,在一面大锅里炒,油水放得很少,调料也是象征性地搁地点儿,有点味道就可以了。
盐是最主要的调味品,炒出来的菜几乎就是一种味道:咸。
莺儿面对新房子里的煤气炉和小型灶具,她还是无法下手。
韵儿站在跟前给她指点着,说菜要分开切,要炒几个菜,不要像家里那样一锅烩。
炒菜时油多倒一些,调料也相应多搁一些,火候把握好,这样吃起来就有味儿。
虽然她没做过饭,但在理论上还是懂得一些。
莺儿就照着姐姐吩咐的那样按部就班地做起来。
莺儿很快就炒好了几样菜。
韵儿品尝了,觉得莺儿做饭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再教照她几天,那么炒几样家常菜是相当麻利的,同时,另一只锅里的米饭也蒸熟了。
韵儿和莺儿吃过饭,韵儿就把小川和花儿的饭装进两个饭盆子里,安顿莺儿务必精心把小豆豆看好,孩子玩皮,别让她出一点儿差错,自己就提起饭盆儿给小川和花儿送去了。
花儿和小川呆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以致于顾客因不想打搅他们谈情说爱而悄悄离开,好端端的生意就耽误了,然而,他们都没有察觉。
顾小川说他赶刨洋芋前一定回家,回去以后就和父母亲一起开办一个小型的粉条加工作坊。
从此以后,他哪儿都不去,他要把庙沟村改变得像黄城县城一样美丽。
这些梦想听起来似乎有些遥远,但花儿听了以后觉得就像美丽的村庄就在眼前。
她认为小川一定能实现自己宏大的志向。
别说其他的,单说小川能回到庙沟村并一直要在村子里生活下去,花儿就高兴得犹如久别胜新婚。
她准备再坐一会儿就回家去,心里总是想着家里的事,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凌儿,凌儿大半天在学校里念书,支不上大忙的,家里的活只能让母亲一个人干也是不行的,母亲有了身孕,不敢太劳累,担心肚子里的娃娃受了气。
这个娃娃是母亲心目中的太上皇,比她们几个姐妹重要的多了。
当韵儿把莺儿留在城里帮她照顾豆豆的事告诉给花儿,花儿十分赞同。她觉得莺儿平时在家里山里太劳累了,该让娃娃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至于家里地里的活,由她和母亲两个人可以干得了。
花儿和小川吃完饭,花儿就说她要赶紧回去,很多事等着她做的,今年庄稼的长势非常喜人,她准备锄上三遍,到秋收时候,收成一定不错的。
小川一直把她送到城外,告诉花儿,等着他回来,他一定和高明亮比个高低,他有这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