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的暮色中,沛王曹林的三军缓缓驶出城门,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广袤的大地上。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暗处的探马正如同幽灵般潜伏着,密切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当沛王大军渐行渐远,探马们立即行动起来,如同迅捷的信使,将这一重要军情向魏延汇报。
魏延听闻后,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他立刻按照丞相诸葛亮的精心吩咐,开始部署行动。
三万汉军迅速换上了魏军的军服,仿佛一群狡猾的变色龙,瞬间融入了魏军之中。而另外两万汉军则紧随其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同猎手追逐猎物般,制造着一种紧迫而危险的气息。
魏延耐心地等待着,直到那两万汉军与自己的三万假扮魏军拉开足够的距离,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划,他才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他如同一位威严的将军,率领着这三万假扮的魏军,如同汹涌的波涛般冲向高邑城。
此时,城门外,几十位已经投降的魏军将士朝城头的魏军高声呼喊,他们的声音如同锋利的刀刃,划破了高邑城的宁静。
“城头的兄弟们,我们是沛王殿下的兵马,因中了埋伏,我军大败,沛王令我们撤回高邑城,请赶紧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城!”他们的呼喊声中带着几分急切和恳求,仿佛真的身陷绝境,亟待救援。
守城的魏军听闻后,纷纷探头朝城下望去。果然,他们看到城外有很多魏军正在陆续冲到吊桥下,而后面,则有一大群汉军正在紧追不舍。
这一幕如同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戏,让守城的魏军士卒不禁心头一紧。
他们连忙冲城下的魏军喊道:“稍等片刻,我马上向杨将军报告。”说罢,便急匆匆地离开了城头。
不一会儿,杨嚣来到了城头,他脸色阴沉,探头朝城下大声喊道:“你们是哪里的人马?”
几十位投降的魏军中,为首的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们是沛王殿下的人马,我们遭遇了诸葛亮的埋伏,沛王令我们撤回高邑城,请杨将军赶紧开门,放我们进去。”他们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恳求和急切,仿佛真的已经走投无路。
杨嚣听后,眉头紧锁,高声问道:“沛王、毋刺史和杜刺史他们呢?”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关切和疑惑,仿佛真的在担心沛王等人的安危。
为首的人故意大叫道:“乱军之中,我们都被冲散了,不知他们在哪里,再不开门,后面的汉军就追上来了。”他们的呼喊声中带着几分惊恐和绝望,仿佛真的已经命悬一线。
杨嚣听后,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但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为首的人手中举起的一块令牌。这块令牌是缴获于副将李祯的,熟悉而又陌生。他远远地辨认后,终于确认无误,这是魏军的令牌。
于是,他再无犹豫,立即下令放下吊桥,打开城门,放城外的魏军进来。同时,他也下令城头的弓箭手严阵以待,如果后面的汉军欲尾随进来,立即乱箭齐发,射退汉军。
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魏延和诸葛亮的精心计谋。当吊桥一放下,城门一打开,魏延率领的三万兵马便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冲入城内,直奔城头而去。
他们按照之前的计划,部分士卒守住城门,部分士卒直奔吊桥处,控制吊桥的升降。而魏延则亲自率领大部分士卒冲上城头,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杨嚣和亲卫队见状,连忙过来迎接。然而,他们却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魏延手中的冰冷的佩剑。
魏延顺势将佩剑架在杨嚣的脖子上,如同一位威严的审判者,威逼城内守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此时,城门和吊桥也已经被魏延的人马牢牢控制。城外的两万汉军见状,更是趁势一拥而入,迅速控制了高邑城。
杨嚣见大势已去,只好无奈地令所有将士放下兵器,跪地投降。守军见主将被擒,已经发话,只好听话照做,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了汉军。
魏延看着这一片混乱而又有序的场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他下令先将杨嚣及其麾下人马关入大牢,听候丞相诸葛亮的发落。
然后,他率领着麾下的兵马在城头巡察,如同一位胜利的将军,在巡视着自己的领地。他静静地等待着丞相诸葛亮的归来,期待着接下来的战斗。
就在这时,沛王曹林的败军逃至高邑城下,他们大呼开门,声音中带着几分惊恐和绝望。
然而,魏延却在城头哈哈大笑地调侃道:“沛王,高邑城早已被我攻下,要不要进城喝杯热茶?”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和嘲讽,仿佛真的在邀请沛王进城喝茶一般。
沛王曹林望了眼城头的魏延和汉军的旗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和无奈。他叹了口气,率领着败军绕道向巨鹿郡的杨氏城疾奔而去。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如同一群被驱逐的孤狼。
不久之后,诸葛亮的中军也追至高邑城下。他们看到城头已经更换成了汉军的旗帜,而魏延则站在城头向他们这边打量。
诸葛亮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和自豪。
他令姜维率领中军的士卒与赵统和马岱一起继续追赶曹林的人马,而自己则与亲卫队进入了高邑城。
诸葛亮进入城内后,首先安抚了高邑城的百姓,安定民心。他将杨嚣派专人送往成都军事学校担任教官,其余的士卒则打散后分配至各营中,以防哗变。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如同一位智者般精准而果断。
然后,诸葛亮留下两万将士镇守高邑城,自己与魏延亲率六万兵马直奔廮陶城而去,准备与田英的人马会合。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如同一群勇往直前的战士。
而另一边,曹林率领的残兵败将在路过廮陶城附近时,却遭到了田英的鹰军和龙军两支骑军的拦截和追杀。
他们如同被猎人追赶的猎物般四处逃窜,拼死突围。然而,尽管他们拼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掉汉军的追捕。
经过长途跋涉和无数次的生死较量后,曹林的人马终于到达了巨鹿郡的杨氏城。城内的守将是华博,华歆之子,他手中有三万兵马。
当汉军在追赶曹林的兵马时,杨氏城城头的守军远远望见了这一切。他们立即派人报告给华博。华博正在府内休息,听闻汉军在追赶魏军,他急忙登上城头,下令弓箭手严阵以待。
当沛王曹林等人来到城门下时,华博探头与曹林沟通。他曾经在洛阳见过曹林,依稀记得其模样。他望着城下为首的将领,王爷模样的打扮,仔细观察其面部特征后,终于确认无误,这正是沛王曹林。
这时,冀州刺史毋丘俭和幽州刺史杜恕也陆续抵达城下,华博见状,心中再无丝毫犹豫,他立即下令拉起吊桥,打开城门,放沛王的人马进城。同时,他也令弓箭手严密监视着后面的追兵,一旦靠近就乱箭射杀。
华博带领着亲信急忙跑下城头,来到城门处迎接沛王曹林驾临。沛王曹林在前,身旁是毋刺史和杜刺史等一众将领,后面紧跟着军师贾访和谋士程武、辛敞等人。他们如同一群疲惫的旅人般风尘仆仆地走进了杨氏城。
然而,此战沛王的兵马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又被鹰军和龙军截杀。出城的九万兵马如今只剩下六万人,且大部分将士都带伤在身。沛王等人也都衣冠不整、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城内。
华博接到沛王等人后,立即迎入自己的府邸。他设宴给沛王和将领们压惊,同时也在心中默默祈祷着魏国的未来。
而紧追不舍的汉军被城头乱箭射住阵脚后,也只得无奈地后撤,返回到廮陶城外与田英一起将廮陶城重重围困起来。他们等待着丞相诸葛亮的到来,商议如何攻破这座坚城。
夜色渐浓,杨氏城内灯火通明。沛王曹林等人坐在宴席上,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迷茫。
他们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更不知道魏国的命运将会如何?然而,在这迷茫和忧虑中,他们却也默默地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和信仰。
因为他们是魏国的将士和贵族,他们的命运与魏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无论未来如何变幻莫测,他们都将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