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宁安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朝堂的天空,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谁能想到,他竟然能够在一朝及第之后,便被圣上赐予正三品的高位!

要知道,这可是无数踏入仕途之人心心念念、穷极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啊!可对于楚宁安来说,却好像轻而易举就得到了。

“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呐!”就连一向见多识广的茹月,在得知此事后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确实如此,别人历经千辛万苦才有可能获得的成就,楚宁安仅仅只用了一个朝夕之间便达成了。

很快,人们也看清了其中的端倪——圣上之所以对楚宁安如此厚爱有加,是有意将其培养成为太子身边的得力干将。

这苗头一经传出,顿时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整个朝野上下议论纷纷。那些原本已经站好队的官员们更是惶恐不安,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明智。

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楚宁安本人,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超乎常人的淡定与从容。

他安然自若地进了东宫,面对众人或羡慕、或嫉妒、或猜疑的目光,他总是报以微微一笑,既不张扬炫耀,也不刻意回避。

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反倒让人越发觉得他高深莫测起来。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

这一天,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御书房内那一张张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上。太子身着华服,正襟危坐在桌案前,仔细地批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报,一旁的明德帝则静静地观察着太子处理政务的一举一动,脸上不时露出满意的微笑。

明德帝将目光投向了桌上一叠厚厚的奏折,时不时地拿一些国事让太子分析其中的利弊,再做决断吧。

楚宁安身为太子詹事,自然也是陪同在侧。

偶尔明德帝也会询问他两句,听听他的见解和主张,心里不免对自己的决定暗自欢喜,“卫家这孩子果然才华出众、见识不凡,他日必能成为新皇的得力臂膀,辅助新皇成就一番大业啊!”

“父皇,您快看看这份江宁郡呈报的折子!”太子突然惊呼出声,他满脸惊愕之色,双手颤抖着将那份奏折递到了明德帝面前。

楚宁安被这突如其来的呼喊声吓了一跳,心中瞬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究竟是什么事情竟能让一向沉稳的太子如此失态呢?想必这件事定然非同小可啊!

明德帝面沉似水,目光如炬地迅速扫视了一遍手中的折子,毫不犹豫地将其递到了一旁站立着的楚宁安手上。

他转过头去,对着身旁的内侍沉声吩咐道:“立刻传旨,速请武安侯进宫觐见!”

听到皇上如此安排,楚宁安心头原本紧绷着的弦反倒稍稍松弛了一些。

他暗自思忖,如果真是关系到江山社稷安危的大事,圣上断然不可能仅仅只召见武安侯前来商议对策。

想到此处,他赶忙伸手接过那本奏折,轻轻翻开仔细阅读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饶是一向沉稳镇定的楚宁安,心中亦是不由得一惊。

原来江宁郡下辖的凤鸣县近日出现诡异之事,天空中无端出现诡异霞光,色彩斑斓却又透着说不出的诡异;山林中也时常传出诡异声响,震得人耳鼓嗡鸣,甚至有人因此失聪,更有甚者,称重井水莫名升温,热气腾腾宛如煮沸一般......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怪异现象,城中的百姓们个个惶恐不安,纷纷传言此乃不祥之兆。

恐慌在坊间迅速蔓延,这让整个江宁郡都陷入了恐慌当中。

武安侯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御书房,一路上心急如焚。

听闻这件事后,他心中一凛,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绝不能掉以轻心。

他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语气凝重地说道:“陛下,此事切不可等闲视之啊!一旦传扬出去,被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知晓,恐怕他们定会借此大做文章,兴风作浪,到时后果不堪设想呐!”

站在一旁的楚宁安与太子听到这话,迅速地对视一眼,彼此间立刻心有灵犀、心领神会。

太子向前一步,郑重其事地向皇帝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父皇,武安侯所言甚是有理。儿臣认为应当尽快查明真相,以平息民众的恐慌情绪。

儿臣恳请父皇准许我亲自率领人马前去探查此事,好给百姓们一个交代,让大家安心。”

太子话音未落,武安侯连忙摆手阻拦,一脸焦急之色,急切地奏禀道:“陛下,万万使不得呀!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身负国家未来的重任,关系着江山社稷的安稳。倘若在此次行动中有个三长两短,都可能引发朝野震动,动摇国本啊!请陛下三思!”

整个御书房内气氛紧张异常,众人皆沉默不语。

事情尚未理清头绪,而太子却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出马去调查情况,这着实让武安侯忧心忡忡,生怕出现任何意外。

于是,他挺身而出,表示愿意亲自带领手下人等前去查探究竟,并承诺一定会妥善处理,以安抚民心。

就在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明德帝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先落在自己的儿子身上,然后移向身旁的好友武安侯,最后定格在了楚宁安身上。他看似漫不经心地开口问道:“宁安,对于此事,你可有什么看法?”

楚宁安稳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后说道:“启奏陛下,此事目前尚不明朗。太子殿下身份尊贵,且其安危直接关系到朝堂的稳定与安宁,实在不宜亲身冒险涉足其中。

武安侯的一举一动同样处于众人的密切关注之下,此时也万万不可轻易有所行动。微臣斗胆恳请陛下下旨,准许微臣前往江宁调查此事真相。至于后续该当如何处置,全凭陛下圣裁另行安排。”

明德帝心中自然如明镜一般,对于楚宁安的这番心思洞若观火。

这楚宁安啊,一方面想要全力保护太子周全,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武安侯遭遇险境。

他便主动请缨打头阵,一旦前方存在危险,他自当义无反顾地先行扛下来;倘若情况并无大碍,那么届时自己便可派遣太子或者武安侯前往江宁,以安抚当地百姓之心。

想到此处,明德帝看向楚宁安的目光越发柔和起来,心中暗自思忖着:此子年岁虽轻,但办起事来却是极为稳重妥当。待到太子日后继承大统之时,身边能有这样一位忠心耿耿、足智多谋的肱股之臣辅佐左右,实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啊!如此一来,朕也可以稍稍放心一些了。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而肃穆。

太子恭敬地立于殿中,垂首聆听着明德帝的旨意。

\"太子听旨,朕命你带人微服出访,前去江宁郡查探此事。此次出行,一切事宜皆可从权处置,务必酌情处理妥当。\" 明德帝的声音洪亮而威严,不容置疑。

他似乎并未打算给在场的其他人任何奏禀的机会,紧接着又开口下令道:\"楚宁安,朕命你随同太子一同前往,保护太子的安危,并全力协助太子查明此事真相。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除了楚宁安之外,太子和武安侯皆是一愣,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显然,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让他们始料未及,刚想要上前劝谏,但还未来得及开口,便被明德帝抬手一挥打断了。

\"好了,你们二人速速下去准备吧。此次离京,切记不可大肆宣扬,以免打草惊蛇。\" 明德帝目光凌厉地扫过太子和楚宁安,语气严肃地叮嘱道。

\"儿臣(微臣)遵旨!\" 太子与楚宁安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行礼,随后转身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