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维新和肖严在文绍杰的陪同下,离开了会场,车站的交班会接着召开,由曹清连接着讲话。杨维新来的时候两个车站主要领导没有接,走的时候借助曹清连讲话机会,文绍杰专门把杨维新和肖严送到了贵宾院上车。
单位开会,在两个正职坐在一起一个要讲话时,从心理上来说,两位领导往往都会感到不自然。不仅是听的领导感到不自然,讲话的领导也会感到不自然,会有所顾忌。如果话讲的太满吧,容易引起“搭档”心理不舒服,而如果讲得没有力度吧,又会让人感到不够有威严。
那么坐在一起的两个人,一般为了互相捧场搂台,一个讲话时,一般另一个也不会离开,离开了那肯定是有一种给人拆台的感觉。下面的干部都很敏感,别说一个人讲话另一个离开了,就是两个人的表情发生了微妙变化,也会引起善于察言观色的下属琢磨半天。
而像今天这样,在曹清连讲话时,文绍杰去送杨维新则是最巧妙的处置方式,既没有给曹清连办难堪,又能让曹清连讲话完全放得开,文绍杰自己也避免了尴尬。
其实,曹清连是一个最善解人意的人,除了有万不得已的情况,凡事他都会充分考虑别人的心理,在自己讲话时,尽量避免对方不舒服。譬如,在对下属讲话中,无论是表扬肯定,还是批评激励,口语中都习惯用“我们”怎样怎样,很少用“我”怎样怎样。
特别是在给大家办好事办实事,或提拔重用干部,或出台奖励政策等方面,曹清连更是把“我们”领导班子如何如何,“我和书记”如何如何挂在嘴边,从来不说“我”如何如何。而这些方面往往大都是在自己的主导下实施的,但他却从来不自己揽功劳。反而在处理人或出了什么问题时,曹清连却把这些“罪过”主动归为自己主导。也就是说,曹清连工作中从来不“揽功推过”,总习惯于“推功揽过”,这就是他一贯的品行。
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在工作中总是耍小聪明玩心眼,喜欢“推过揽功”,总把好事归为自己的功劳,把“坏事”归为别人的问题,用来笼络人心。即使决策中根本不是自己的主导,也故意对下属说成是自己的主导,还有的领导班子副职也犯这样的毛病,与下属在一起时,也总喜欢用“我”如何如何关照了“你”,提携了“你”,甚至把下属的提拔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大言不惭,恬不知耻,让人可笑至极。
曹清连的这些做人做事风格,早有人提醒过他,说他心太善,人太好,在官场中不一定吃得开,可是曹清连就是我行我素,他根本做不来那些不讲传统美德,去靠哄骗笼络人心的事情来。但他并不是不清楚官场这些现象,对一些领导干部的这种小丑般的伎俩,他看得清清楚楚。
文绍杰送杨维新是一举三得的事情,既给了杨维新面子,又给曹清连放开讲话创造了条件,也使自己避开了不自然。送完杨维新,文绍杰有意又在贵宾室坐了一会,借机打了几个电话,过了10多分钟,他看看表,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便重新回到了会议室。待他重新回到会议室时,曹清连的讲话已进入了尾声,文绍杰对时间把握得很好,或者说他不回到会议室,曹清连也不会进入讲话尾声,得等着文绍杰回来做最后的讲话。
曹清连讲话一开场,就先给大家交了个底:“伙计们:今天领导讲话比较多,会议时间可能会长一点,请大家要有耐心。因为马上迎来节后春运关键阶段,我今天也要多讲一些事情,但我尽量不超过半小时。”在职代会、党代会、年度工作会等正式大会且有书面讲稿的情况之外,曹清连一般很少用“同志们”开场,而多用“伙计们”,这样能体现出亲切亲近。
然后,曹清连简单通报了节日期间车站工作的主要情况,重点通报了上级领导节日慰问视察的情况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概况,并对节日期间牺牲了休息时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表达了感谢之意。
接着,曹清连说:“下面我将重点讲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怎么看,第二个是节后春运第一个高峰期这一仗怎么打。”
“首先讲第一点:电视电话会之后呢,车站通过短信形式迅速向大家做了传达,接着又编发了宣传提纲供大家学习领会,同时,按照上级要求,站领导还分别参加了各车间的职工会议,面对面地向职工进行了传达。刚才集团公司杨书记又一次进行了宣讲,并对下一步的贯彻落实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可以说,这些天,各级领导都反复说的很多了,有关精神大家也应该都吃透了、 领会了,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再重复讲了。”
曹清连对于在第一个需要讲的问题上,没有再重复电视电话会精神,因为中层干部们都接受了好几遍的“灌输”,就没必要再啰嗦。
接着,曹清连话锋一转,开始讲重点:“那么,下面我要讲的是:学习贯彻领导讲话精神,最关键是什么,一会儿我可能还会让一些伙计来回答一下,也请大家多思考一下啊……”说到这时,曹清连稍作停顿,润了润嗓子。只见中层干部们一个个都凝神静气,既看着曹清连的表情,又不敢直视曹清连的眼神,心里面还思考着他提出的这个问题。
曹清连在会议讲话中,有一个“折磨人”的习惯,那就是爱提问,并且还习惯在讲话开始时先打个招呼,告诉大家一会儿会提问一些问题,用这一招来提醒大家用心听讲。这一招也总会让有些干部有点紧张,但是,只要认真听讲的人,就不会特别害怕。曹清连的这一招实际上很管用,主要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大家开会不要分心开小差。
同时,曹清连还有一个习惯,到车间检查时,习惯抽查干部们的工作笔记本,通过查看笔记本,来分析干部的工作过程是否认真细致。因为干部的工作笔记,不仅记录着自己的工作轨迹,同时也记录着自己思考工作的轨迹,是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干部的勤奋程度的。比如召开的重要会议,通过查看与会者的笔记,就能够了解到干部是否认真听会认真记录了,对于提醒干部养成认真的习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曹清连的这些管理习惯,虽说很简单,甚至有点像老师对待学生的方法,但是却起到了抓住人心的作用。工作与学习一样,只要上心了,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曹清连非常清楚这一基本常识。
曹清连接着讲:“最关键的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把要求落到实处!落到实处就是在春运工作中抓好安全和服务两件事,只要安全和服务工作做好了,才能让广大旅客满意,确保春运工作取得圆满成效。”
“关于安全工作,我们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可以说在大家的耳朵里,安全两个字不知被灌输了多少遍,一年上万遍都不止,也可以说,领导的嘴皮都磨破了,大家的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说到此时,在座的干部们都噗嗤笑了,这一笑竟打断了曹清连的讲话,曹清连也笑了。
笑过之后,本来有点比较严肃的气氛倒是变得轻松了,但也并非是不严肃。
曹清连又接着说:“可是,尽管安全二字我们讲烦了,也许大家也听烦了,但是我们还必须得讲,因为对于我们铁路人来说,安全工作至关重要!而我要讲的是:安全工作说一千道一万,最终需要的是扑下身子具体干!”
“大家都清楚,我们的规章制度和措施也是够多的了,规章有法规、细则和作业标准,措施有包保、卡控和考核,而这些成文的、纸上的、墙上的东西,它们定的再具体再细致,其本身并不起一点作用……”
说到此处时,中层干部们似乎有点骚动,可能对于曹清连讲的这句话有异议,可曹清连说的却是实话,规章制度本身能起作用吗?不能!规章制度也只是基础,只有靠干部落实,职工遵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像尺子一样,尺子是标准,是否符合标准,就需要有人去对照测量才行。
曹清连知道大家的疑问,稍停了一下,待大家反应过来之后说:“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要强调的是,要想把规章落到遵守上,把措施落到保障上,那就靠我们去管,去抓,去盯,去激励,去约束,通过这些尽职尽责的务实行动,让职工达到通过约束再到自律的目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节后春运高峰期这一仗怎么打的问题,其实车站都有一套基本的应对方案。但是,每年都有不同的情况,特别是今年,士心军还把“便民服务”的要求作为头等大事,那么今年节后的春运工作,优质服务将更是上面关注的重点,绝不能在服务质量上发生严重不良反映。否则,一向善于“提级处理”,正处于“兴头上”,并且据说“有想法”的士心军,对责任单位是不会饶恕的。
因此,曹清连重点从挖潜运输能力、提高售票效率、提高客运服务质量以及减少旅客投诉等方面 ,提醒了不少问题,而且提醒的都是具体的环节。譬如,针对春运期间旅客投诉较多的问题,要至少做到两点:一是让旅客在车站“投诉有门”,不能“投诉无门”,如果投诉“无门”,那旅客一定会向外投诉,会把问题闹大;二是及时消化矛盾,是车站问题的要及时改进和解决,不是车站问题的要耐心解释。因为春运中由于运力紧张,客流量大,旅客投诉很难杜绝,而旅客投诉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我们缺乏耐心和技巧,没有给旅客解释清楚所引起的。
同时,曹清连还提出了一些加强措施,在安全生产指挥(监控)中心,增加人员,通过遍布全站主要岗位的摄像头,适时抽查和监管现场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和纠正,预防严重问题的发生。
曹清连讲完之后,说了一句“请文书记最后做指示”,并带头给予了鼓掌。
会议之后,曹清连又把几个与服务有关的关键人留了下来,又专门交代了一些事情,主要是在高峰期车票紧张的情况下,要按照有关规定,利用好非常有限的“机动票”,为重点旅客服务好。
可是,越是担心什么,却越容易产生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