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拍摄,进行得非常顺利。
一些复杂的镜头仅仅NG了四五次,简单的镜头很多甚至都一遍就过。
短短三个多小时,就将整个宏大的场景和剧情,拍摄完成。
随着最后一个镜头拍完,郭凡看着监视器,满意地喊道:
“咔!非常棒!”
在副导演和剧务的带领下,群演开始下场卸妆。
同时也开始收拾场地,准备下一个场景。
群演们,零零散散地集合。
一边将身上的道具步枪、防弹衣、头盔卸下交给剧务,一边向群演休息区走去。
而这个时候,刚才参与拍摄的十六个‘门框机器人’。
居然也咔咔咔咔地,列队集合。
组成整齐划一的队列,迈着完全一致的步调。
甚至在行进途中,还变换了一次队形。
齐刷刷走到了剧组场地一旁的规定区域。
然后整整齐齐和其他四个门框机器人,列队站在了一起。
剧组的剧务人员,见怪不怪。
只是将粗壮的充电电缆,插在了门框机器人的充电口上。
从龙科院来的专家顾问。
龙科院物理所副所长孙宇峰。
一脸认真地在旁边围观。
刚才电影拍摄的时候,自己就被这种外形奇奇怪怪,长得像安检门的机器人所吸引。
这种机器人,似乎是提前写入了AI智能的程序。
可以根据场景,自动做出一些动作和判断。
如果只是一个机器人能够这样,并不稀奇。
机器人和人类的场景交互,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一些产品了。
理论上来说,你和电脑下象棋也算是人和机器人的场景交互。
但刚才那么多台机器人,能够自己集合,还整齐划一地列队,自己走到角落。
却是让孙副所长来了极大的兴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剧组人员对于这些机器人,能够高度协同地编队行走的意义,并不理解。
但孙宇峰深深知道,想要做到这样,在技术上其实还是挺困难的。
尽管孙宇峰是物理所的副所长。
对于电脑程序具体要怎么去写不甚了解。
但不乏同学、同事和一些朋友在无人和智能技术领域深耕多年。
相互之间,也有过一些交流。
所以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门框机器人的不同寻常。
很多人的印象中。
机器人,是极致的准确、严谨、一丝不苟。
所以,机器人大军,也就应该是整整齐齐,步调一致,严丝合缝。
但是其实,这个印象,恰恰是错误的。
给机器人编入相同的程序,让他们执行相同的动作,自然是可行的。
但是让多个机器人编组组队,然后做到同频率的动作和行动。
那可就很难很难了!
因为,每一个机器人,实际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它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被写入的程序。
也就是说,机器人是按照自身被写入的程序,闭环在进行动作。
但是一群机器人进行组队。
就需要这些机器人之间,将闭环改成开放。
这其中的区别。
一个的行为逻辑是:执行指令。
而另一个的行为逻辑,则是:组网和协同。
相互组网,相互之间判断‘队友’的距离、动作、误差,进行计算,在极短时间内进行修整。
光是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组网连接的这个‘低延迟’,就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
更别提机器人相互之间自主进行判断,和实时纠正队形了。
那需要一套更加复杂几千倍逻辑和操作程序来支撑。
光是这个计算量,就要超过那些自己闭环行动的机器人几十亿倍。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那就是无人机群。
无人机的技术,其实非常的简单。
就是简单的几个旋翼,加上电池、电机和遥控装置。
甚至很多第三世界的小国,都能手搓。
放飞100架无人机,让这100架无人机分别去攻击同一个,甚至是不同的目标。
然后这群无人机乱糟糟飞出去,各自执行各自的程序,这其实很容易。
因为,这就是第一种行为逻辑,执行指令。
但是你要是让20架无人机,相互之间完成组网,自主编队飞行。
相互之间自主判断,来控制距离和姿态,保持同频率的飞行动作。
甚至在飞行途中,进行各种变换队形和机动飞行。
其中如果有几架无人机出现了损失和失控,需要编队中立刻有其他无人机能够自主判断替补上去,重组编队。
并且!
在这个过程中,无人机与无人机之间,保持极小的误差和延迟。
队形不出现混乱,判断不出现失误。
那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庞大工程了。
也就是说。
大阅兵徒步方队,那种整齐划一、浩浩荡荡的行军队列。
其实目前只有人类能够办到。
机器人,反而是极难做到的。
如果让机器人大军去走队列,用不了10秒,就会相互之间出现一些误差。
这些误差如果不能够及时去计算和修正。
就会越来越大。
很难像人类一样,保持整齐划一,横平竖直。
人们经常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先进的机器人,已经可以处理非常复杂的指令。
做出非常复杂的动作,翻跟头,越障,修正姿态。
但却几乎看不到,十几个机器人在一起,同步做一些很简单的指令,却能够像阅兵队列那样整齐。
某树科技曾经发布过一条视频。
里面是二三十条机器狗整整齐齐做出来一些动作。
看起来就已经足够震撼。
但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
仅仅十五秒之后,机器狗的队形,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误差。
而眼前这群门框一样奇怪的机器人,却似乎可以做到误差极小。
孙宇峰有些好奇,想要近距离看看这些机器人。
却被剧组的工作人员拦了下来。
剧组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但一脸古怪的表情。
“您好,这些机器人在待机的时候,会进入警戒状态。有可能会攻击靠近的陌生人……”
“虽然不致命……”
“但电一下,可能会失禁……”
“昨天晚上剧组就有倒霉蛋被电了……”
孙宇峰听后,更是意外了起来。
“嗯?警戒状态,自主判断意识?有点意思。”孙宇峰小声嘟囔着:“这个倒是技术上应该不难实现。”
既然剧组的人不让动,那就先不急。
等会儿可以去找郭凡导演或者副导演问问情况。
再怎么说,这些机器人都是剧组的道具嘛,还能跑了不成?
听说……
这些机械方面的道具,好像都是刚才郭凡导演介绍的那个年轻小伙子制作的?
诶?那小子叫什么天来着?
这么看来,还算是有点能耐的。
想到这里,孙宇峰呵呵笑着,也不在意。
随意在剧组逛了起来。
但很快,孙宇峰就被剧组另一角看到的场面,所吸引住了。
十几个剧组的剧务人员,身上穿着一种又高又大装备,正在搬运货物。
看起来像是机械外骨骼,但比寻常的机械外骨骼大了一圈,也粗壮许多。
说是机甲吧,但又远比机甲简单。
孙宇峰再度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