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5章 奇葩想法

瓜瓜:【刘太傅只有刘夫人和一个妾室两个女人。

妾室没有一儿半女,府中一直只有刘学言一个孩子。

自然见不得突然出现的刘学文争夺父母的宠爱。

自从刘学文被认回来,刘学言不仅不尊敬这个哥哥,反而对这个哥哥百般嫌弃。

刘学言觉得是他的出现,才令父母的爱都给分了一半。

还是十岁小童,刘太傅和刘夫人也没对他寄予厚望,自然娇惯了刘学言的脾气。

他甚至经常跑到刘学文的面前威胁他离开太傅府,要不然要他好看。

刘学文对这些置若罔闻,刘学言就经常搞些小动作。

在刘学文的饭前吐口水,放蛇在他的床上...

这些小动作简直不断,刘学文也没有去告状。

两兄弟的感情渐渐冰冷。】

沈昭:【刘太傅到底怎么想?

大儿子给下人养,造成他那个性子。

小儿子娇惯养,什么都做得出来。

同样都是儿子,为什么态度不一样啊?】

是啊,大臣心中也有这个疑惑。

难不成这两个儿子有什么不一样?

身世不一样?大臣不由得想歪了。

难不成是刘太傅心爱女子生的小儿子,被他带回来给刘夫人养了?

还是刘夫人出墙了勾搭奸夫生的大儿子,刘太傅发现了却不好说,只能虐待大儿子,把大儿子给下人养,造成他那个阴郁自卑的模样?

众大臣心中猜测不断,实在是匪夷所思。

连永宁帝也免不得保持一丝好奇之心。

父皇让他好好待刘太傅,他是肱骨之臣。

但是他也不知刘府的往事。

只是刘太傅的儿子没有当官,刘太傅好像把心思放在孙子上。

今年的科举刘太傅的孙子要参加,永宁帝倒是知道这个消息。

永宁帝往年没有注意刘太傅儿子怎么没子承父业这件事,只是现在听了瓜瓜的话,他眸中深思,看起来当年还发生了不少的事。

瓜瓜:【宿主,刘太傅想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刘太傅认为这句话是千古名句。

他为刘学文做得一切,也是为了锻炼他的心智。

在这一点上,刘太傅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

至于小儿子的教育方式和大儿子为什么不一样。

这还得是刘太傅的观点。

其一,有了大儿子这个继承人,小儿子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可以随意长大。

即使是下一个纨绔,有当大哥的看着,也不会惹出什么大的乱子。

其二是小儿子没有大志,将来不会妨碍到大儿子。

不会有谋位的想法,兄弟才能一辈子和睦。

就这两个原因,刘太傅放任刘学言被娇惯,不读书也行,享乐也好,刘太傅都支持。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微小的原因。

刘夫人因为刘学文半岁被抱走的事情耿耿于怀。

她为了这件事,曾经一年都没跟刘太傅讲话。

后面夫妻和好,刘夫人生下刘学言,曾直言:

要是刘太傅想把刘学言再送人,她就带着刘学言与他和,从此分道扬镳。

所以,刘学文和刘学言的命运从还未被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了。

刘太傅这个思想根深蒂固,无论任何人都劝不了。

更何况,当时刘太傅的父母已经走了。

没人能动摇刘太傅的决定。】

沈昭感叹道,【刘太傅的想法还真是奇葩。

正常人哪有这种思考。

就算想要培养继承人,也不需要这么搞呗。

还真以为两个孩子长大后,所思所想都会按照他这样安排的去走吗?

只能说他想得太美好了。

我第一个不觉得刘太傅这一想法会有什么用。

看刚才得的画面,十岁再古代也不小了。

娇惯成那个样子,刘学言眼里心里都没有刘学文这个兄长的存在。

况且刘学言那些手段,我一个陌生人看了都觉得不舒服。

刘学言还是刘学文的亲弟弟,自己弟弟这么对自己,刘学文只会更恨,记一辈子。

这一遭把两兄弟的感情搞得如此差,也不知道以后是个什么光景?

家和万事兴,要是兄弟撬墙,又谈何振兴家族?】

众大臣点头,昭明郡主这一话有理。

兄弟,兄弟,兄友好对待弟弟,弟弟恭敬兄长,如此才是兄友弟恭的模样。

刘家两兄弟,都快成仇人了。

瓜瓜:【宿主,你说得还真没错。

刘太傅,确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还记得瓜瓜刚才跟你说,刘太傅培养李知功吗?

你就不好奇吗,明明刘太傅有两个儿子,为什么还要耗费那么大心力培养一个外人,更别说李知功的父亲还再在朝堂上当官呢?】

沈昭:【瓜瓜,我以为你之前说的那个是普通帮助,就是对救命恩人的那种帮助,要还救命之恩的。

但听你话音,刘太傅对李知功的帮助是超过了救命之恩的范畴,这为什么啊?

我还蛮感兴趣的,你快说!】

听到这的大臣也若有所思,现在回想起刘太傅当初对李知功,确实有点过于殷勤。

不过当初正好是刺杀过不久,大家觉得刘太傅这人重恩情,李知功敢于冒着危险挡刀,刘太傅也是感动。

但是昭明郡主挑明了,并且说到那时候,

大臣也不傻,他们也能带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确实,刘太傅当初好像是直接把李知功当儿子培养的,有什么都指点,事无巨细。

听说李知功的妻子还是刘太傅的亲戚之女。

众大臣也八卦起来了,那时候就没听说过刘家两位公子的新消息了。

不说没有人能想那么久之前的事,一说个个都感觉有些·奇怪,也更加期待瓜瓜的答案了。

瓜瓜:【宿主,刘学文当时考中了举人就认祖归宗了,也在当时京城最出名的一个学院读书。

又读了三年,还去游行了一年。

四年后成功中了进士,只待殿试的成绩。

陛下给他名次,再加上刘太傅的影响力,刘学文的前途坦荡。

刘学文虽然小时候生活不快,但后面心绪也调整过来,

只有自己掌握了权势,才能做自己的主,让他人为自己让步。

小时候遇见的那些委屈,遭受的那些不平事。

养父母和亲父母都不给他做主,给刘学文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刘学文更看重权势了,也迫切想考出个好名次。

当时,刘学言也十四岁了,是个半大小子。

刘太傅确实没有对他有过多要求,只让他不做违法犯罪的事,不做欺男霸女的事,就由着他去了。

刘夫人更是刘学言说什么,什么都好。

由此,刘学言没有什么压力,又有身份和金钱,生活自在,也养成了霸道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