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17世纪风起澳宋 > 第121章 澳宋科学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们好,我叫宋士知,是你们的学长,教授让我带你熟悉一下校园,我也是从大明来的,生活和学业上有什么问题就可以跟我说。”

“能解决的我会帮你们,我解决不了的也可以帮你们联系教授。”

“在下徐騄(徐骧),在这里谢过宋兄。”两兄弟异口同声的回复道,还向宋士知拱手致意。

“不用这么客气和拘束,这里是澳宋不是大明,我虽然比你们来的早两年,但是和你们仍然是平辈,在学院里叫我学长就可以了,不用什么兄啊,弟啊,在下什么的。”

“对了,澳宋这边不流行拱手礼那些繁文缛节,平辈之间都流行握手,向教授和上级长辈行直接问好就行了。”

然后宋士知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两兄弟立马心领神会的先后伸出右手和宋士知握手。

“这就是握手礼了,非常的简洁,而且男女通用,至于问好则一般是姓+职务的形式,一般可以配合微微点头躬身。”

“受教了。”两兄弟继续异口同声的答道。

“你们跟我刚来的时候一模一样,谨小慎微,说话文绉绉的,不过你们住久了就好了。”

“好了先不说这些了,先走吧,我带你去宿舍。”

在向宿舍进发的途中,三人开始聊起了其他家常。

“我听你们说话既有京中口音,又有些南方口音,你们兄弟俩是哪里人?”

“我们籍在南直隶松江府,但家父中了进士后就一直留京做官,而我们两个兄弟是京中出生,故有两种口音。”徐騄回答道。

“哦,原来如此,那么方便告诉我令尊的名号吗?”

“家父徐子先,官至内阁次辅,今年开春辞世了,临终前嘱我兄弟二人来澳宋学习,学成后济世安民。”徐騄介绍完,两兄弟脸上都浮现了一种叫自豪的东西。

“原来是玄扈(徐光启的号)先生,家父一直向和玄扈先生交流一下学术,我也仰慕玄扈先生已久,《农政全书》我早就拜读过几遍了。”

“没想到玄扈先生已经仙逝了,此生看来是无缘得见了,不过能见到你们两兄弟也算是得见了玄扈先生的几分风采。”

宋士知发觉自己因为见到徐光启的后人有点过于兴奋了,有些不妥又补了一声“请节哀。”

“不用节哀,家父信奉天主,认为人死后会上天堂,是好事,让我们都不用伤心,也不用给他守孝。”

“对了,还没问学长的尊上是?”

“家父宋应星,字长庚。”

“《天工开物》我们两兄弟也早有拜读,家父也一直想和令尊交流心得,不过一直无缘得见。”

就这样两兄弟和宋士知商业互吹到了宿舍,然后宋士知又嘱咐了两兄弟一番其他的注意事项和两兄弟分别了。

由于两兄弟来的时间点有些尴尬,正值学期末只能给他们安排入学,没法给他们排课,两兄弟只能到处去旁听,只有等下学期开学后才会给他们排课。

经过在学院的几天学习,徐騄和徐骧两兄弟算是大开眼界,他们不仅见识到了新的知识,也结识了不少从大明来的“同学”和“校友”。

这些同学和校友基本都是有来头的,不是官宦世家,就是书香门第,要不是就是家里长辈着过书立过说。

反正都是有名有姓的,没一个平民老百姓,而且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和两兄弟一样都是家里的次子或者小儿子,没一个嫡长子。

这下两兄弟才知道自己父亲叫他们来澳宋恐怕不仅是学技术那么简单。

历史是非常反直觉的,网上都流行大明的士人把科学技术打为“奇技淫巧”。

其实不然,这群士大夫最聪明了,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先进科学技术的好处,只是出于统治阶级的天性,他们害怕一切变革,害怕掌握先进生产力的老百姓推翻他们罢了。

所以对于先进的技术他们是既爱又恨,可以垄断的先进技术就死死掌握在自己手里绝不外传。

以家族的形式垄断这些知识用来制造和平民之间的信息差,就算是失传也不对外透露,以此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对于不好垄断的就消灭抵制,反正不让普通人接触。

于是就出现了吊诡的一幕,这些士大夫一边贬低科学技术,一边又在背地里偷偷的学习传承。

到了明末这种垄断已经有些松动了,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小市民阶级的崛起识字率上升,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同时王朝末年封建统治阶级对于社会的掌控力下降,还有就是印刷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知识传播成本的降低。

但这种情况在大清又达到了鼎盛,由于大清的统治阶级是“异族”,所以他们除了防“民”还要防“汉”对于先进技术的垄断达到了巅峰。

紫禁城里面的皇帝都学会了高等数学了,见识过外国的蒸汽机了,但是民间连海外还有其他国家和文明都不知道。

因为他们怕民众掌握先进的生产力后造反,毕竟路易十六为什么被砍头,乾隆清楚的很,路易十六能被砍头,乾隆也怕自己的头或者儿子的头被人砍下来。

所以在见识到澳宋的坚船利炮后,许多大家族纷纷偷偷的派家中的后人来澳宋学习交流,同时也有其他目的,就是两头下注。

大明现在什么情况这些士大夫清楚的很,再加上明廷在山东节节失利,所以他们想给家族留后路了。

主家和大明绑定的太深就派一些边缘人来澳宋,就算将来大厦将倾也能保得血脉不断。

对于这些人打的算盘,穿越众心里清楚的很,但是送上来的高质量劳动力白用白不用,不管这些家族是真心还是假意,君子论迹不论心好吧。

当年大清倒的时候,那些大家族不也分头下注吗?一家人,大哥跟孙,二哥跟蒋,三哥跟红,甚至有投日的。

所以你只要来投靠我,愿意听我的话帮我的忙,我当然可以团结你,当然以后澳宋成功解放大明后也不会因为这些人就网开一面。

在澳宋人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哪个人或者哪个家族的附属品,个人帮澳宋立功不等于他的整个家族帮了澳宋。

但是只要这些家族识相愿意和平交出土地和财产,也可以稍微给他们就点浮财当香火钱。

注:

关于徐光启后代的资料非常少,而且大多数是关于徐骥的,而且有些说法徐光启只有徐骥一个儿子,有些说法有徐騄和徐骧的,但也只说了两个名字其他事迹完全没有。

所以徐騄和徐骧两兄弟到底存不存在作者不确定,作者也不是历史专业的没法去考证,所以就当这两兄弟是作者架空的人物吧。

还有历史上宋应星没有宋士知这个儿子,这个人完全是作者杜撰架空出来的,为剧情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