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90东坡故事

杨杰笑道:“现在不讲了,以后有机会,再和你说。”

修文听了这话,也就不再多问,竟双手合十,向像那佛峰低头一拜。

杨杰见他如此动作,心中一片欢喜,默默点头。焦蹈缓了一缓,说道:“修文,现在天色不早,明天我们再去看瀑布吧。我们先得找个地方,晚上过夜。我知道,离这里不远,有一个山洞。我们去那里吧?”

杨杰道:“也好。我们明天再游玩不迟!”

那独孤修文,爬山游玩了一天,也是累了,就此罢了。

焦蹈带二人,来到了一个山洞,取来草木树枝,生了篝火,然后分放食物和水,给杨杰与修文吃,三人好不快乐。

杨杰问道:“修文,你这干粮,你还吃得习惯吗?”

修文道:“吃得习惯!”

杨杰缓缓地道:“昨天,你随性爷爷发脾气的事,你不要怪他,也不要放在心上。你随性爷爷,是个大好人。他是要你学会节俭,懂得生活的艰辛。”修文默默点头。

杨杰又道:“你随爷爷,小时候,吃过很多苦,历经过许多磨难。他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本来生活已经很不错,却总要埋怨生活对他如何如何不公的这类人。”

“你那天想说,伙食不好,其实,你真的是错了。你家是江湖上的大山庄,自然经常是大鱼大肉。可是,这些本来,就是普通老百姓,最平常的伙食啊,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这几年,年岁不太好,国家又弄什么花石纲。真的有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啊!你没受过苦,没挨过饿。那种滋味,可不好受的!”

独孤修文听了,默默道:“爷爷,我已知道错了。我知道,我那天做得不对,惹了隋爷爷不高兴。我昨天还没向他赔礼,待我们下山了,我一定去向他道歉!”

杨杰听罢,再他头上摸了摸,道:“好,好!你知道了就行!你随性爷爷,从来不记恨的,他早就原谅你了。我和你焦伯父,还有其他几位师父,无论做什么事,其实都是为了你好。也没有要责怪你的地方。这些,你都不要放在心上。”

修文点点头道:“知道。”

焦蹈插道:“修文,你那游山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想好了没?”

修文应道:“没有啊。我还没有游玩全部呢。现在也写不出来!”

焦蹈道:“对!做事就是这样,玩的时候,好好地玩。学习的时候,好好地学习。有许多人,做这事的时候,想那边事。做那事的时候,又想这边事。到后来,两件事都做不好。所以说,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和方式,不能三心二意。”

说到这时,杨杰笑道:“修文,在睡觉之前,我说两则我的故友大胡子苏轼的故事,给你听好吗?然后,我们就休息睡觉,明天再继续游山!”

修文拍手道:“好的!爷爷,你快说!”

杨杰乐道:“这是大胡子自己跟我说的,关于他少年时候读书的一件事情。他说,他少年之时,熟读百家书。有一段时间,盲目骄傲自大,什么东西,都不放在眼里,纵才不可一世。于是,就写了一幅对联,贴在自己书房。”

修文道:“对联?是什么样的对联?”

杨杰道:“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修文奇道:“好啊,好啊!大胡子……噢,不,苏轼,好聪明啊!”

他发现自己,说漏了嘴,也称呼苏轼“大胡子”,顿时便改了口。

杨杰笑道:“那你可就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了。这对联,是苏轼自己写的。他当时,也才十二三岁。他这对联的意思是说,他自己已经识遍了天下文字,读尽了人间藏书。已经没有什么可学的啦!这可也太过骄傲自大了!”

杨杰缓了一缓,接道:“后来,这事被他母亲程夫人在打扫房间时发现了。他母亲也没直接把他,找来批评。只是拿了毛笔,在那两句对联之前,各加了两个字。

待到苏轼回房读书时,发现自己写的对联,被人改动了。他见了那对联的联意,顿时就省悟过来,跑着去向自己母亲道歉。”

修文诧异道:“各加了两个字?那就是加了四个字才对?是哪四个字呢?”

杨杰道:“发愤,立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就是程夫人添改后的对联。”

修文道:“我知道啦,这是程夫人想要苏轼做的。”

杨杰点了点头,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学海无涯。苏轼当年,要不是接受了他母亲的这个教导,以此自勉。也就不会有他日后,这样的成就了!”

修文不住点头。他借着这火光,能看得见杨杰深邃的表情。修文心想:“杨爷爷与苏轼的交情,一定很深。爷爷之前说,苏轼已经过世了,他现在一定很想念他!”

修文想到这时,转了话题问道:“爷爷,那第二个故事呢?”

“第二个故事呢,与你焦蹈伯父,也有一点儿关系。我先讲关于苏轼的事,然后再说与你焦伯父的事。”杨杰道。

焦蹈听了,奇怪道:“与我有关系?”他自己目前也想不通是什么事,也就等杨杰慢慢地说。

而那修文却直乐道:“好的,好的。”

只听杨杰道:“苏轼在当年,考状元的时候,作了一篇文章,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当时的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名士醉翁欧阳修。

他对苏轼这篇文章中的‘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这一段内容不甚明白。便想召见苏轼来,问个究竟。……”

杨杰话未说完,修文急插口道:“爷爷,醉翁不懂,我也不懂呀!这一段,是什么意思?”

杨杰笑道:“意思是说,皋陶在尧帝执政的时候,是一个士大夫。当时有一个人犯法了,要被斩杀。皋陶当时就说,杀人有三种理由。而尧帝却说,原谅人也有三种理由。所以,天下人畏惧皋陶执法的严厉,喜欢尧帝执法的宽容。”

修文道:“原来是这个意思噢。唉,那这也很好理解啊!难道醉翁,又喝醉了?”

焦蹈大笑道:“不是醉翁喝醉了。只是因为,这里面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

只要是稍微懂点历史学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皋陶这个人,是舜帝的执法官,跟尧帝一点关系也没有。

那主考官欧阳修,看了这个问题之后,如何也料想不到,竟有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考生。于是,就将这个叫做苏轼的考生,召来询问原因了。”

杨杰笑道:“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焦蹈,我向来不太会说故事,反正这个故事,你也知道,你就将他说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