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公演、15:30分
林颦儿的乐队排在第三位出场,演出舞台被设计成,之前林颦儿新院子里大客厅的样子,摆着沙发铺着地毯,旁边还立两个高脚椅。
女队员们着黑色修身礼服裙,外搭黑色西装外套,贝贝一身黑色西装礼服。三三两两坐在纯白色云朵状的沙发上,黑白两色对比视觉冲击到位。女孩儿们各个人美条靓,连贝贝也弄了新发型,帅气逼人。
整个乐队仿佛刚从某个颁奖礼上走下来的明星们,又好似贵族子弟们正在参加一场家庭类的party。各个坐姿看似慵懒中又带着矜贵,音乐声起,一场爵士乐盛宴,等待观众品鉴。
乐队成员们的状态很放松,就像是坐在客厅里朋友之间玩音乐那样,这是林颦儿给他们设定的场景,以往在观园新院子里跟冯紫英他们玩音乐的经历,包括在纽约公寓里办的每一次音乐交流会,更有历老夫人对她的音乐启蒙,这些无一不带给她灵感。
林颦儿是对音乐有自己想法的人,她的人格魅力很强大。她能带动身边的人,让他们跟着她努力、上进、较劲儿、感动……
她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纽约打工的那个酒吧里,每一次为用餐的宾客表演的经历。那种松弛感,欢乐的氛围都注入到了新歌里,她把去纽约所学的关于爵士乐的技能,毫无保留地给了新歌,让他们看看我们用中文也能唱出高级的爵士乐。
副歌结束后,莫云舒的慢说唱solo非常加分,歌词由她创作,跟主歌词也非常契合:
“手指在吉他上拨弄着琴弦,
音符撞落在酒杯里刺激着心间;
害怕自己白天颓废而苍白的脸 ,
说起理想来也是肆无忌惮……”
整场演出轻松而惬意,松弛感拉满,高级感又在暗暗涌动,台下的观众无不折服。
林颦儿还有一样优点是观众们不知道的,她很善于发掘身边人的潜能,通过几次排练和晚餐的团建,她发现玩音乐的孩子们都是多才多艺的。
当然艺术本身就是互通的,这些女孩子们不光会唱歌,还会很多乐器,林颦儿已经在计划她的四公舞台,准备把乐队成员的潜质发挥到极致。
公演结束后,林颦儿乐队再收入两员大将:霓娜。曾做过乐队主唱,嗓音空灵,擅于吹长笛。bobo,乐队贝斯,之前琵琶专业。
意料之中贝贝换去了冯紫英的乐队,至第四次公演之前,林颦儿终于集齐了她要的队伍,除了樱子,她把场上留下的玩乐队的女孩子全部收进了自己的队伍里。
贾宝玉一身淡薄荷绿色的西装套装站在台上,等大家选好队员,他才维持现场纪律。
“请大家安静,以团队为中心各自安坐。我要发布第四场公演的规则。”
比赛选手们这才各自跟着队长安静下来并坐下。
“第四场公演的演出规则是:以目前乐队成员为基础,进行一次裂变。下一次的公演你们每个乐队需要表演两首原创歌曲,可以是四四开,可以是三五开,也可以是二六开。目前每组乐队都是八个人,但不可以有低于两人的表演。”
贾宝玉一宣布完规则,全场炸了一般,各种议论声,讨论声,惊呼声络绎不绝。
“啊?那为什么要集结成一个乐队呢?集结完又拆开?这什么规则?”
“两个人能演什么?民谣吗?哈哈哈哈。”
“我看这节目耍的是队员们,拼的是队长。这是队长们比赛呢,我们还得配合?”
“我可不演民谣…..”
“为啥?”
“我第一次唱酒吧,就唱了小半年民谣,我现在提起民谣就想吐。”
“你们没人关心要两首原创歌曲吗?一周时间又写歌又排练,谁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做两首歌?”
这句话一出,场内气氛迅速down到冰点,很多人都开始默不作声。
一些人是因为一直背靠各种乐队,乐队内有能创作的人,这才坚持到第四次公演前。
也有一些人努力过,试着写歌。但效果不好,每次都未被采用。
看着刚才还沸腾的场内气氛,一瞬间变得冷清,胖子坐不住了。
“哎,哥几个。你们就没发现这次没淘汰人这件事吗?不应该高兴吗?”
胖子抬高声音煽动着气氛,他不喜欢这种人人丧丧的感觉。这感觉,好像比淘汰人更让人难受。
贾宝玉适时站出来活跃气氛:“是的,我们的第四次公演直至下一次的决赛公演,都不会再产生淘汰名额,乐队也不会再面临重组。所以目前你们的成员,最后即将是你们一起参与决赛的队友,所以第四次公演可以算是决赛前的一次队内磨合。希望你们好好利用这一次舞台,也趁着排练的时间,能发现自己最适合乐队中的哪一个角色,好好发挥自己的潜质,准备迎接决赛舞台。”
贾宝玉的话音刚落,全场迎来很整齐的欢呼。
“太好了,咱这就是进决赛了?”
“再也不淘汰人了?那太好了,再也不用担心被淘汰了。”
有的女孩子甚至忍不住哭了,经过了前几次的重组,她们总担心没有乐队收留,总怕出错,怕又出现一种新的规则被淘汰。
胖子又站了出来:“我们应该为自己鼓掌,经历了几次演出,演过自己的音乐,也改编过别人的,还临时创作过。这些对咱们都是一次一次磨练。现在好了,咱们再也不用被淘汰了。这事儿,难道不值得再次欢呼吗?”
“三、二、一、耶~”
全场再次爆发整齐的欢呼。
林颦儿也被感动,也跟着大家一起欢呼。刚才队伍里的女孩子们哭,弄得她眼眶有点湿润。再被胖子老师一说又想笑,这还没到决赛呢,搞得跟比赛拿奖了似的开心。
开心的是再也不用费劲脑筋想怎么重组,怎么找适合自己的人。终于可以专注在队员们的磨合,和作品的呈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