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里只有一所师范学院,它历史悠久、名声显赫,曾经培养出无数优秀人才,是该省的教育界翘楚。这所学校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还汇聚了众多杰出的教师队伍,他们以博学多才、教学经验丰富而着称。
然而,文革时期,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这所学校被迫迁移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古晋阳县城里。这里的环境清幽宁静,但也相对较为偏僻。这所师范学校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为当地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却让这个目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那个年代,教师的待遇极低,甚至可以说是微薄到让人难以维持生计。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家有三口粮,不当孩儿王”。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使得很多人不愿意选择成为一名教师。
此外,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这所师范学校已经好几年没有招收学生了。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学校都面临着严重的师资短缺。那些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的老师们也逐渐老去或离开了工作岗位,而新的教师又无法及时补充进来。这样一来,整个教育系统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师范学校的存在变得尤为重要。尽管困难重重,但它仍然肩负着为当地培养新一代小学教师的重任。这些未来的教师们将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努力改善当地的教育状况。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何家杏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后座上绑着她简单的行李。她一心想着尽快赶到新学校报到,所以没有时间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尽管她知道这个省会城市非常繁华热闹,但她只能匆匆而过,无暇顾及。
沿着宽敞的大道一直往南走,何家杏一边骑车行路一边向路人打听师范学校的具体位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骑行,她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那座位于古晋阳县城中的龙城师范学校。
走进校园,何家杏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历史氛围。虽然已经是深秋时节,但校园内依然绿意盎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棵棵古老的柏树高耸入云,仿佛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校园内的建筑虽然略显陈旧简陋,但每一处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对这儿的此情此景何家杏似乎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像曾经到过这里似的。
这一届的工农兵学员,学校总共招收了两百多人。这些人基本都是插队或者返乡的知青。他们的年龄相差较大,最大的已经二十七、八岁,而最小的还不到二十岁。由于各自的经历不同,他们的背景也多种多样。有的曾经是民办或代课教师,有的则是转业或退伍军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曾担任过农村的基层干部。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他们的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政治面貌却出奇地一致。其中,共产党员占据了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余所有人都清一色的是共青团员。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将学员们分为政文、外语、数学和体育四个专业班级。根据个人选择,何杏被分配到了政文班。
报到后,何家杏按照教导处邸老师的指引,穿过校园里的树丛,进入了一个幽静的小院。这里有几排整齐的平房,便是女学生们的宿舍区了。家杏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房间,推开房门一看,里面摆放着八张床铺,整齐而有序。每张床铺的被子都叠得方方正正,如同豆腐块一般。屋子中央摆放着一个铁炉子,旁边的小桌子上面放着一把红色的暖壶,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正在这时,一位身穿兰地红花衣服的女生从床上下来,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热情地向何家杏打招呼道:“你好啊!我叫苏英,是从偏远的山区农村来的。”说着,她便上前帮何家杏把行李拿进了屋里,并关切地问道:“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下床铺?”何家杏感激涕零,忙不迭地回答道:“谢谢啦,不用麻烦了。”心里不禁暗暗感叹:这位来自偏僻地区的舍友真是太纯朴善良,热情好客了!
紧接着,其他几位舍友也纷纷走了过来,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主动自报家门。赵云霞拖着长长的两条大辫子,热情地为何家杏倒了一杯开水;而扎着两条小辫儿的梅梅,则笑容可掬地自我介绍道:“你们都是大姐姐呢,我最小,我可是按教工子弟被招进来的……”何家杏听后,立刻与她们逐一握手,愉快地交流起来。一时间,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气氛十分融洽。
梅梅话还没说完,屋门突然被人猛地推开,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紧接着,一个衣着光鲜亮丽的女孩闯进门来。只见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容,看起来十分洋气。她一进门就皱起眉头,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是什么破地方啊?这条件也太简陋了吧,简直就是来让我们在这里修行的庙院嘛!”说着,她快速地走到自己的床铺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梅梅和另一名室友都惊呆了,他们看着这个不速之客,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梅梅忍不住问:“这位同学,你是谁呀?怎么进来不敲门呢?”那个女生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继续收拾自己的东西,嘴里还不停念叨着对环境的不满。
梅梅见状有些生气,但还是尽量保持冷静,说:“这位同学,如果你有什么不满意,可以跟老师或者宿舍管理员反映一下情况。但这样直接闯入别人的房间,是不是有点不太礼貌呢?”然而,那个女生似乎完全没有听到梅梅的话,依旧我行我素。
梅梅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这个新室友真是个奇怪的人。不过,她还是决定先不去理会她,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也许需要一些时间相互了解。于是,她转过头去,继续和另一名室友聊天。而那个女生则继续在一旁抱怨着,整个房间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众人皆惊,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抱怨。她们默默地注视着这位不速之客,满心狐疑与困惑。无人愿挺身而出助她一臂之力,仿佛都被她的怒气火焰给震慑住了。她猛地转过头来,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对何家杏喊道:“你们谁有空?赶紧过来给我搭把手!”彼时,目睹她满脸怒容,众人皆心生怯意,不愿近身相助。唯独何家杏与众不同。尽管内心也有所抵触,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提起那女孩的背包,尾随其后走向后院。一路上,这位名为要书荣的女同学,似乎怒火难消,仍在喋喋不休地向何家杏宣泄着她的不满情绪。
“自己从出生开始就是不幸的,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双胞胎,家里大人又都讲封建迷信,觉得一男一女不吉利,这是什么破理由啊!所以从小我就得离开父母,被送到奶奶家生活。现在插队下乡已经好几年了,本以为终于可以摆脱这个噩梦,没想到却跳进了另一个火坑——来到了这么个破烂的学校……我弟弟呢?他可不用下乡插队,直接就进入了工厂工作,轻轻松松地过上了好日子。而我呢?只能留在这里继续吃苦受累,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要书荣越说越激动,情绪愈发失控,声音也越来越大,似乎要将内心深处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要宣泄出来似的。
听着她的叨叨,何家杏心想,莫非她是向阳中学那个要书才的双胞胎姐姐、李晓的表姐?怪不得一见面就看着她有些眼熟呢,仔细瞅瞅,她和要书才长得还真有些像,真的是不像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何家杏跟着她进入了另一间女生宿舍,看到条件相差并不大,何家杏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要换宿舍?这差别也不大呀。“哪屋住的都是一帮从乡下来的,说活都听不懂。”姚书荣喃喃的回答着。何家杏看看这个屋子里住着的同学,听口音,多数也是属城郊附近农村的,只是语言比较接近城区而已。
何家杏心里明白,姚书荣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来自城里,与那些来自乡下农村的同学有隔阂。但其实大家都是来学习的,何必在意这些差异呢?然而,何家杏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她决定尊重姚书荣的选择,但同时也希望她能慢慢打开心扉,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的生活当中。
要书荣在何杏报到前,就找到学校负责后勤的老师,软磨硬泡、死缠烂打,甚至不惜用眼泪攻势,终于让老师答应给她换宿舍。老师无奈之下,只能将还未报到的何家杏与她互相调换了一下宿舍。
何家杏心中不禁暗暗发笑。她觉得自己真是太傻了,被别人卖了还不知道,还跑去帮人家数钱。不过,何家杏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她知道自己来学校是为了学习,而不是和同学闹矛盾。而且,她已经对要书荣有了初步了解,觉得她这个人很单纯,只是想跟自己做朋友而已。
何家杏想到这里,心情变得格外舒畅。她意识到,虽然自己不能选择室友,但可以选择如何与她们相处。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度过一段儿美好的校园生活。于是,何家杏决定以后要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进步。
回到自己的宿舍,那个名叫苏英的同学,已经帮忙整理好了自己的床铺。何家杏非常感激的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她一边开始整理自己的其它随身物品,一边与新室友们打着招呼。尽管一开始有些陌生,但她相信通过交流和相处,她们会逐渐熟悉起来的。而对于姚书荣,何家杏也打算找个合适的机会跟她聊聊,让她知道其实城乡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差距,大家都可以成为好朋友。接着,家杏便和几个新结识的同学兼室友,在熟悉学校情况的梅梅带领下,几个女同学叽叽喳喳,结伴而行,去熟悉校园中的各种环境了。她们几个一边走一边聊着。
年龄最小的梅梅说:“姐姐们,你们谁读过小说《晋阳秋》?”
“我!”家杏回答说。
“好啊!那你说说看,这里当年是什么地方呀?”梅梅问。
“这里是不是就是当年地下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晋阳秋》文中的主人公郭松和兰蓉经常在这里秘密接头的地方呢?”家杏有些好奇的问道。
“怪不得呢,我一进来,这里的环境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原来如此。”家杏接着说道。
这时,一个叫小敏的同学问道:“家杏姐,你能给我们讲讲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吗?”
“当然可以啦!”家杏说。于是,她开始讲述起《晋阳秋》的故事……
《晋阳秋》是由老革命作家慕湘所着的长篇抗日小说,讲述的是“七七”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龙城的晋阳地区,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火热斗争的生活。故事是以共产党人郭松赴晋阳县开展牺盟会工作,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劣绅、反投降、反封建斗争,组建抗日队伍上山打游击的主要线索来展开的。
围绕这一主线,通过对郭松与兰蓉、江明波的革命三角关系,杨守业与吴姨太、丁来昌的反革命三角关系,以及高世俊与小娥的农村青年恋爱关系,杨洪文与李凝芳的知识青年恋爱关系等几组不同的恋爱关系及其一波三折的过程,来刻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同身份、地位、阶层人们的情感世界,从侧面反映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组建到壮大的艰难而又传奇的历程,剧情烘托“革命加爱情”这一崇高的主题与格调。
在抗日战争的初始阶段,年轻的郭松和兰蓉投身于抗日事业,加入了牺盟会,他们的行动果敢激烈,用一把火烧掉了父亲储存的日货。他们在晋阳与反动县长马宜轩和公道团长杨守业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情节紧张刺激。在庆祝绥远抗战胜利的游行中,日本特务代号狼的阴谋被郭松巧妙地识破并挫败。
随着日军的逼近,牺盟会成立了决死队,郭松和兰蓉作为其中一员,投身于保卫晋阳的战斗中。他们在敌后坚持抗战,而杨守业因选择投靠日军长谷川,成为了可耻的大汉奸,他回到晋阳,成为了决死队的威胁。郭松在斗争中不断成长,以智斗勇,使日军狼狈不堪。
国民党人兰华泉对决死队的壮大深感不安,试图利用日本人消灭他们。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斗争中,郭松成功地活捉了马宜轩。然而,长谷川设下圈套,抓住了郭松的养妹玉秀。出人意料的是,玉秀正是长谷川寻找多年的妹妹雅子。为了保护真正的哥哥,玉秀英勇牺牲。在内外夹击下,决死队攻入晋阳,长谷川绝望中自刎。郭松带领决死队,带着胜利的希望,迎着黎明的曙光,坚定前行。
“不好意思啊!时间有限,我今天只能给大家简要的讲一个故事梗概,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等我有空的时候再仔细讲讲。”家杏微笑着对大家说道。从那以后,大家对家杏的学识和为人都充满了敬佩之情,她们之间的友谊也日渐变得更加深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