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来很愉快,读过以后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的,那就是诗。”诗是真、善、美的结合,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们沉醉其中。诗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心田,给人带来无尽的愉悦与宁静;又似一缕清风拂过脸颊,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诗是观察力、想象力、概括力和语言感染力等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诗人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其化为灵动的文字;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通过高度的概括力提炼出事物的本质,赋予它们更深远的意义;再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许多诗篇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启迪我们的智慧,指引我们走向真理的彼岸。这些诗句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思维的大门,让我们对人生、社会、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诗也能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感受生命的真谛。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道出了诗对于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即使不能成为一名诗人,但只要多读诗、品诗,就能够培养出诗人般的气质。这种气质体现在言行举止间,使人散发出高雅、知性的气息,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因此,我们应该多欣赏优秀的诗作,感受诗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总之,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还能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让我们沉浸于诗海之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人。
这是何家杏决定以解读诗歌的形式,传承华夏文明的初衷,于是,关于传承诗词文化精神的讲座在一首优美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序幕——
何家杏用缓缓的口气说到:小时候有一首我们小伙伴们都很喜欢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下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现在月亮还在云朵里飘荡,可是如今的孩子已经不想在听那过去的事情。但是祖国今日的辉煌,是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积淀而成的,所以文化传承功不可没。
今天结合我自己对古代诗歌的体会,谈谈诗歌文化的精神传承。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对这个问题也只是一知半解,只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点结合自己读诗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以下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和大家交流探讨。
首先,谈谈我自己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简单理解——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深刻、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说,中国诗词是一部通过文学语言艺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智慧的心灵史。
在上古时期,人类社会还没有文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诗歌的存在。这说明,诗歌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比文字更早地诞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可以说诗歌是源于心灵之歌,是从劳动人民心底喊出来的。这种心灵之歌最初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为了力量的统一,人们喊出了“嗨哟、嗨哟”之声。这些声音虽然简单,但却铿锵有力,能够凝聚人心,成为团结协作的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呼喊逐渐演变成了更复杂的诗歌形式,表达着人们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感悟。
文化的含义是以文教化,以文化成天下。以文教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秦始皇时代是武统天下,但寿命很短。武功建国,或许可以一时称霸天下,但不可长期t统治天下。汉朝总结教训,开始以文教化,传承400余年。诗歌文化为什么是其中的精华?
(一)诗歌是具有活力的艺术精品。 因其起源于上古时代文字产生之前、是发自心底的口传心授,是心灵之歌。其源于生活、感悟深刻,非常接地气,其中包含了无穷的智慧。所以诗歌很有活力。
说着何家杏站起身来,用手势做左右,高低,远近的几个简单的动作。说“大家猜猜,这是咱们课本中,你们都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诗....没有等到她的话音落下,大家就喊起来:《题西林壁》
何家杏笑着说到:大家真聪明,你们猜对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在他被贬官之后,迁任途中游庐山的收官之作,因为是以他自身的切身体会,发自他内心的感受,而成为了富含哲理的千古名句。
(二)诗歌是充满魅力的文化精灵。它根植于心灵,灵魂永固,因诗人视觉敏锐、体会独特,情真意切,将文字深化、凝练为精神,所以魅力无穷;同一内容,不同时期,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即使同样的人群都会有不同的体悟。举例来说:竹子原本就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诗人们却能够将爱,恨,情,愁赋予其身。有很多人赞扬竹子“劲节心虚品绝殊”,也有人恨之入骨,抒发出了“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仇恨之情,更有诗人表达了“斑竹一枝千滴泪”的情思。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三)诗歌是生命的精神支柱。因诗人经历、体验、环境、境界各不相同,所表达的内容也是气象万千,或指点迷津,或讴歌美好,或讥讽某种现象.......都能够给人以极大地精神支撑。诗歌几千年传承不衰,不仅充满哲理,还有风骨气韵,更有灵魂在其间。例如:苏轼在《定风波》中“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达观的风骨气韵跃然纸上。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放气概,令人肃然起敬。诸如此类等等很多。因此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总之,诗歌文化不仅根深蒂固,源于心灵,有活力;还妙语连珠,紧密连接地气,有魅力:更充满哲理,气象万千,有极强的生命力。
其次、是谈谈我对诗歌文化精神传承的点滴体会。下面举例说明
我大概在三四年级的时候,读到四句话让我终身受益-------“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相信每个人听到它,读到它,都会心有所动。因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老少皆宜。
最初它教给我的是一种坚强精神。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会想起这四句话。后来读到<松树的精神>听到<泰山顶上一棵松>爬华山,游黄山,登泰山对青松都似乎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受。以前一直不知这通俗易懂的诗歌出于何处?这次在备课时,才查到其来头还不小。原来最早出自南北朝时期,高僧慧光和尚写的佛家颂词中,后来,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引用,据说在北京故宫的瓷器上也刻有这个诗文.
这首诗出自慧光大师的《圣言善语》第九章 。全文如下:
“克已修道 ——
因果分明定不差,古今种豆岂生麻。 善恶如无罪福报,圣贤岂肯信服它。
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他。有朝一日冰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
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 铁打犁头年年换,未见田中换烂泥。”
其中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是讲因果报应,确实不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第二,是讲只有经历风雨,经受风寒,才能够成才。其中展现的是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节;第三,蕴含着以柔克刚的善恶各有报的哲理。
人们都说我想得开,其实我是有一种知足常乐的乐观心态,这也和一首我喜欢的诗有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诗的作者也是一位高僧,是宋代的无门慧开禅师,这首诗录入其评释古代禅门公案《无门关》一书中。
世界万物祸福相依,利弊同在。悲观的人只会看到机遇背后的问题,乐观的人总会看问题背后的机遇。他教给我们的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讲到这里不由得又想到了另一个故事。六尺巷的故事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中。据史料记载。张文瑞的老家宅基地旁有些空地,邻居吴氏修建房屋想用之。张家人驰书于京都,张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对方也退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为人处世的智慧。其实,只要细细品味,每首诗歌中都具有某种道理在其中,也就是诗歌的意境。
这三首诗歌看似互不关联,细细思考,很像人生三部曲。每个人只有经风雨,历艰难,才可成才;在成长过程中扬长避短,求真存善,方得智慧;在人生过程中要包容礼让,和谐共生,才可以齐奔小康。这通俗易懂的三首小诗,却饱含了人生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
第三、谈谈传统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任何民族的发展都需要有民族精神的支撑。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现在的伊拉克、印度。至今只有我们中华文明依然光彩照人。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性很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马克思主义源于欧洲,却在中国开花结果;佛教源于印度,却在中国发扬光大。另外,还有广泛性,通俗性等。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 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大国交锋,文化不同,风格不同。某些国家的人盛气凌人,唯我独尊;中国人和颜悦色,柔中带刚,不卑不亢。和谐共享。我们为什么有文化自信,是我们有丰厚的文学宝库,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底蕴,有无价的精神代代传承。
共同富裕的含义。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全体人民在历史规定的条件下,按照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来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既是物质积累的过程,也是精神丰实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更有精神文化的传承使命需要我们承担。“诗文随世远,无日不趋新”我们应该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的进程中添砖加瓦,为国家振兴,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一点贡献。
华夏文明结硕果,深穿土壤根宽阔。繁枝茂叶向阳光,愿做其中花一朵。
最后我们用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振奋人心的三句话与大家共勉: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