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宁远的那番话,老僧没有什么神色,转头又让小沙弥沏了壶茶过来。

倒满一碗,推给对面的年轻人后,老僧笑道:“宁施主,你是已经打算好了?”

“斩了老衲,取我金身,这都不算是什么大事。”

老和尚笑呵呵的,说道:“宁施主,老衲今天说的这番道理,听着可还好?”

宁远伸手轻轻握住不算多大的茶碗,“大师说的,不是佛法吗?”

老僧摇摇头,“贫僧向来不太爱说佛法。”

一袭青衫笑道:“大师是觉着,小子我听不懂佛法,所以接下来,准备略施手脚?”

老和尚再度摇头,“贫僧之修为,虽然放在这座天下内,可以说是武道宗师,但真要跟宁施主交手,唯有一死。”

宁远笑了笑,对这种话,只当做无稽之谈。

这位心相寺主持,佛法之高深,哪怕只是坐在那,自己这道魂魄都有些颤动,像是被天然压胜。

真要动手,倾尽全力厮杀,不动用两把长剑的情况下,自己的胜算不到三成。

人要有自知之明。

先前踏入心相寺大殿之时,里头供奉的那尊菩萨神像,其佛光照射下,都不足以压胜宁远的魂魄。

但这老僧却能。

当然,有剑不用是傻子。

无论是槐木剑,还是长离剑,放在这座藕花福地,都是真正的天地至宝,要是给人知晓,免不了要被无数人觊觎。

哪怕是放在浩然天下,一把半仙兵层次的长剑,一经现世,都足以让各大宗门仙家抢的头破血流。

手持任意一把,宁远对上藕花福地的任何江湖高手,不说肆意打杀,也能做到跟谁都能打一打。

老僧喝完了一碗茶水,忽然说道:“宁施主,其实贫僧之前所说,自己的佛法不太到家,不算什么谦虚之言。”

老和尚眯起眼,望着院内啄米的几只鸟雀,慢悠悠道:“贫僧自幼没了双亲,被师父他老人家捡回来后,成了和尚,直到如今。”

顿了顿,老僧继续道:“我那师父,就是一位谪仙人。”

“那时候我总会问他老人家,外面的天地,是什么光景,是不是也像这边一样崇尚佛法。

那些古籍中记载过的御剑仙人,是否真的存在。但是直到师父圆寂,他都不曾告诉过我。”

“师父只说,若我知道了外界天地的种种,回过头来,再看眼前的话,就会觉着周遭事物,皆是黑白。”

老僧叹息道:“如此一来,心相之内,魔障滋生,何谈正果。”

“但是老衲至今,活了百余载光阴,依旧想要亲眼看一看那座天地。”

“想着那些仙人御风,神人在天,搬山倒海之术,颠覆乾坤之法。”

宁远好奇问道:“主持大师,小子我有个疑问,既然你如此想要离去,为何没有专注于修行?”

“凭大师之佛法,倘若潜心修行,哪怕没有一本像样的登山修道之术,恐怕也早就超脱飞升。”

宁远所说,句句属实。

这老光头的佛法之高,在宁远见过的出家之人里,能跟他相比的,只有原先坐镇剑气长城的佛家圣人。

这种‘佛法’,并非是论境界的高低,而是一种类似于剑修的‘剑心’。

道家有道心,儒家有浩然之气,佛门,自然也有所谓的功德佛心。

一名剑修,哪怕修道资质不太行,甚至是朽木一根,但只要剑心澄澈,又能吃得住苦,怎么都该有一番作为。

这种人,即使终生无望上五境剑仙,跻身个中五境,也不算是稀奇。

吃苦不是没用,只是上限不会太高。

世界本就算不得公平。

就像同为爹娘的孩子,宁姚就是万古无一的剑道妖孽,而自己就只是个寻常的剑仙胚子。

老僧的修道资质,因为大限将至,死气缠身,宁远看不太出来,但光凭这份无瑕无垢之佛心,上五境不去说,中五境,一百多年来,怎么都该有了。

而藕花福地的芸芸众生,因为天地太小,灵气稀薄的缘故,普遍寿命不长。

能活百余载,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寻常中五境修士,只要未曾跻身金丹地仙之境,寿命相较于凡人来说,也高不了多少。

老僧摇摇头,反问道:“宁施主,倘若老衲潜心修道,就一定能修个仙人,飞升离去?”

年轻剑修顿时哑然失笑,只当自己问了句无关紧要的话。

老和尚真要一心修道,八九不离十,就凝聚不出一颗舍利出来了。

宁远轻弹剑身,寺庙之内,顿时有嘹亮剑鸣之声响起。

惊吓那群鸟雀,惹来几位扫雪僧人的注视。

一袭青衫开口道:“主持大师,可还有遗言要留?”

老僧回望一眼寺庙后院,嘴唇微动,以纯粹武夫的聚音成线之术,与几名扫雪僧人言语几句。

几位弟子朝着师父双手合十,陆续离去。

片刻后,院内只剩两人。

一名年轻剑修,一名暮年和尚。

老僧双手合十,庄重肃穆,佛唱一声阿弥陀佛。

老人微笑道:“宁施主,可曾看见这座人间,出现了一朵莲花?”

宁远抬头,视线穿过头顶枯枝,望向天幕。

哪里有什么莲花,妄想罢了。

宁远按住剑柄,问道:“住持大师,今日我动屠刀,他日醒悟,能否洗脱罪孽?”

“不谈正果,不说成佛,我剑一出,往后可会有恶念缠身?”

老僧笑道:“宁施主出剑至今,可曾后悔?”

宁远摇摇头,“不曾。”

到底是有过的,他的来时路,认真说来,很多事,只要稍稍出现些许偏差,都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

只是当年轻人少有的后悔过后,往往都会随意打散了这些念头。

所以也可以说是不曾后悔。

老僧又问,“既然不悔,出剑之后,何来孽障缠身?”

老僧视线模糊,低头喃喃一句。

剑光一闪,长离出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