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662章 小廷议,内廷监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华山皇宫,乾清宫,东暖阁内,朱皇帝的小范围廷议,叙旧,还在继续中。

“张尚书”

“朝廷打理的不错,功不可没”

“邹尚书”

“贵州的扫尾大事,清理的不错”

“程尚书”

“你也很不错,新朝的诸项事宜,礼部费心了”

“龚尚书”

“户部很不错,今年的赋税,朕很满意”

“杨尚书”

“乱世用重典,刑部好样的,敢作敢为”

暖阁内的中央,身穿金色甲胄的朱皇帝,撇下老叔公朱企鋘,慢慢走下去,逐个夸赞他的六部尚书们。

这就是他的留守朝廷,全部的留守核心啊。

朱雍槺带着大军,从2月份,一直干仗到12月,整整10个月时间,留在永昌和昆明的时间,没有超过1个月。

所以说,留守朝廷,最大的功臣是刘皇后,第二的是老叔公,第三的肯定是六部尚书了。

2月份的时候,永历朝廷就崩盘了,整个朝廷的文臣武将,降了跑了不少,被杀的也不少。

但真正留下来的朝廷大员,都是真正的大明忠臣,从磨盘山之后,就跟着朱雍槺了。

当然了,在这种乱世里,身为武夫皇帝的朱皇帝,肯定是优先接见、夸赞右侧的武将,再回过头来,叙旧文臣。

文臣不一样啊,没有兵权,动乱的源头就没了。

且朝廷的运转,有一套标准的流程,他们这些六部重臣,只要顺着套路,安排下去就够了。

所以说,在朱皇帝眼里,这时候的武将,肯定比文臣重要,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安抚。

“咚咚咚”

“陛下威武”

“吾皇万岁”

“大明万年”

、、、

六部尚书,吏部尚书张佐宸,兵部尚书邹简臣,礼部尚书程源,户部尚书龚彝,刑部尚书杨昌彦。

早就准备多时了,等朱皇帝嘴巴一停,立马站出来,正经的跪地磕头高呼,毫无拖泥带水。

这些文臣都清楚,回朝的朱皇帝,竟然身穿甲胄议事,证明还是武将第一位啊。

同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盛世文臣,乱世武将,亘古不变的道理。

没有强横的武力,没有武夫们的刀把子,他们这帮文臣,还不知道躲在那个角落里,甚至是身死道灭。

当然了,这5个尚书里面,最失落的人,无疑就是兵部尚书邹简臣了。

时过境迁啊,做了刘世子岳丈的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的,被朱皇帝冷落的时刻。

藩王和重臣联姻,千古大忌啊,就是一般的正常人,也能想清楚其中意味,更何况精明英明的朱皇帝。

这不,回朝的第一天,深更半夜的,宫里就传出来消息,蜀王府的蜀王,没了,以后就别想了。

理由有千万条,皇后为难了啊,什么外戚干政啊,什么影响皇室嫡长子啊。

归根结底,还是朱皇帝不爽啊了,影响朝廷的格局了,打破了朝廷的平衡状态。

杀伐果断,够胆够勇够果决的朱皇帝,快刀斩乱麻,没有丝毫的犹豫,先拿蜀王府开刀。

同样,有点失落的人,还有另一个刑部尚书杨昌彦,也是朱皇帝的便宜老丈人。

刑部尚书,确实是没什么权势啊,除了抓人,就砍人头,没啥技术含量。

没办法,身处乱世,一年时间里,云南又经历了两次大战乱,流寇盗匪一大堆,乱世用重典啊。

不过呢,杨昌彦也算是知足了,做了六部尚书,弟弟杨昌业,也从岷王府出来了,就任旧港府的知府。

还有一点,杨昌彦的嫡女,小妖精杨萱,做了皇妃,又挺着一个大肚子,那才是家族的希望啊。

现在,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杨氏的下一代了。

弟弟杨昌业,混的倒是不错,庶长子杨定,是朱皇帝的首席嫡系大将啊,战功赫赫,将来肯定要封侯了。

杨昌业的嫡子杨睿,也是一个不成器的家伙,从小被培养成商人,注定要接班杨氏的生意。

杨昌彦的嫡子杨旭,就非常恶心了,高不成,低不就,读书水平一般,只是一个勉强的秀才啊,有点难搞了。

“蹬蹬蹬”

啰嗦了两刻钟,终于搞定了中华王朝的重臣和大将,朱雍槺把目光看向后面,点了点头,一步一步,沉稳的走下去。

这才是今天的主菜,四川东部,夔州府的文臣武将,正统的大明文臣武将。

今天,朱皇帝为啥穿甲胄啊,其实就是给他们,有点下马威的意思,告诉他们,朕就是武夫皇帝。

“嗯”

朱皇帝的脚步停下,来到四川文臣监军面前,点了点头,把目光看向最后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人。

中等身材,穿着普通,一身的素袍,背脊挺直,看上去有点勇武的样子。

不用看,这就是潘应龙了,跟在文安之身边的阴阳人,内宫的太监近侍,夔东十三家的监军。

“潘应龙”

“潘公公”

“不错,很不错”

“一直跟在文总督身边,亲临大小战场,泰然自若,够胆识够魄力”

“很好,够忠够勇,没给大明皇室丢脸丢人,是皇室忠臣的典范”

什么样的人,就会跟什么样的人混,能被文安之接纳的人,肯定人品不错,够胆够勇猛。

更何况,那时候的永历朝廷,满清都干到了贵州,已经濒临绝境了,形势非常危急。

能被朱由榔派到夔东十三家,肯定在内宫有一定的地位,却混的不咋地,送到前线,去送死的节奏。

当然了,朱雍槺也让锦衣卫和东厂查过了,这个潘应龙,是朱由榔的随堂太监之一,历来不受重用的人。

在朱由榔的内廷,真正的心腹太监,是王坤、庞天寿、李茂芳、李国泰等人,这帮人早就滚一边了。

“咚咚咚”

流程都是差不多,内心狂喜的潘应龙,率先跪下去,磕头如捣蒜,咚咚直响。

“皇爷万岁,万万岁”

“老奴生是朱家皇室的人,死也是皇室的鬼”

“回皇爷,老奴不怕鞑子,更不怕死”

“满清狗鞑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

“入宫之前,老奴就学过些拳脚,冲锋陷阵是差了点,两军对垒的话,是绝不会胆怯”

这个潘应龙,能在内宫中生存下去,肯定都是聪明人,更何况是皇帝的随堂太监。

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得知道自己跟谁混的,这就是内宫生存法则。

以前的朱由榔,胆小懦弱无能,内宫的人,谁不清楚啊。

外朝做主的人,是秦王孙可望,晋王李定国,内朝做主的人,是皇后王氏,还有朱由榔身边的几个太监。

通吃内外朝的人,则是文安侯马吉翔,前大明朝廷的首辅,现在的东厂厂督,朱雍槺皇帝跟屁虫。

现在的朱皇帝,潘应龙身为皇室的家奴,肯定是多方打听了,了解不少啊。

一句话,看着身上的金黄色甲胄,就知道了,是武夫皇帝,马上皇帝,血腥味十足的皇帝。

在大明皇室里,内宫太监,东厂蕃子,锦衣卫,内宫12监,四司八局,全是朱家皇帝的家奴啊。

所以说,有了军队沙场经验的潘应龙,肯定是投其所好,专门捡一些朱皇帝喜欢听的话了。

只有把皇帝哄好了,他们才能变的有权有势,甚至是权势滔天的阉党。

“嗯”

身材高大魁梧的朱皇帝,居高临下,俯视看着地上的潘应龙,点了点头,甚是满意啊。

“是有点样子,军姿不错”

“这样吧”

“以后,朝廷的军队,就不再需要监军了”

“你呢,以后也不要随军了,回归内宫吧”

“还是司礼监,你最熟悉了,先跟着朕吧”

千万别小看太监啊,宦官可是一个团体,可专门对抗文官武将的存在。

在历史上,东汉,唐朝和明朝,是宦官干政最厉害的三个王朝。

特别是明朝的太监,大名鼎鼎的阉党集团,就是出现在明朝,专门吊打东林党的存在。

司礼太监王振,厂督汪直,八虎之首刘瑾,阉党魁首魏忠贤,明末太监曹化淳,哪一个不是权倾朝野。

还有,明朝的阉党太监,能领兵打仗的人,也大有人在,勇将猛将,也出现过的不少。

所以说,朱雍槺看到这个潘应龙,30多岁的样子,确实是有点练家子的感觉。

当然了,朱皇帝的内宫,也需要新人,需要够胆够猛够忠勇的人,上过沙场更好了。

“还有你们两个”

“是王文锦,张耀,对吧”

“很好,很不错,朕心甚蔚”

“能随军坚守在忠州、万县和梁山,吃苦耐劳,在敌后坚持抗清杀鞑子,很不错”

“放心吧”

“对待功臣,朕从来不会吝啬,有功就得赏”

“先回归内宫,随侍左右,朕再慢慢安排”

这两个近侍太监,也是朱由榔派往夔东的,作为三潭身边的监军太监。

去年的重庆之战,涪侯谭文,被两个亲弟弟谭诣和谭弘,联手里面的清军,密谋干掉后。

这两个太监,就一直跟在谭益身边,带着涪侯谭文的旧部,围着忠州、万县、梁山县,上山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