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 > 第299章 官店的另一个作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张九德考察了巩县的官店,他见过京城的官店,规模相当庞大,从锅碗瓢盆到绫罗绸缎,从油盐酱醋到大米白面应有尽有。

而巩县的官店,麻省虽小,五脏但全,去京城的官店就更接地气,主要供应底层百姓所需要的柴米油盐,布也是棉布和各种粗细麻布,货架上还摆着铁质农具。

见他拿起一把轻巧的镰刀仔细察看,那掌柜的凑上前介绍道:“大人好眼光,这是用工部出产的焦炭钢,打制的新式镰刀,别看它小,这个排列整齐的锯齿型刀口,却是越用越锋利,根本不用磨刀,省时省力…”

罗士弘也在旁边介绍道;“据百姓讲,用这种镰刀割麦,比旧式镰刀快多了,原来割一亩地的功夫,现在能割一亩半。”

张九德看到,不但有镰刀,还有砍柴刀、锄头也用上了焦炭钢,价格与外面商店里卖的铁制农具齐平。

“你们卖这个价格,外面的商店没意见么?”张九德问。

“没意见啊,”罗士弘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他们也可以从官店进货来卖,不过要交十五个点的税,跟官店一样。”

张九德沉默了,大明的历代帝王,一直想提高商税,却一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抵抗。

万历帝为了收税,向全国各地派出税监,闹得天怨人怒,到他儿子一上台,就在官员们的怂恿下,撤回了税监。

当今这位太后,看来也盯上了商税这块肥肉,她虽然没有明确下旨要收商税,但遍布十三省的几千家官店,掌握着盐、铁、粮、棉、麻等大宗商品的批发和零售业务。

最主要的,是掌握着工部出产的优质工具,还有诸如玻璃镜、玻璃杯等新奇用品吸引消费者,其他商人想要销售这些商品,必须从官店里进货。

从官店进货,必须交十五个点的税。

如果不交税,继续售卖原来的商品,迟早被官店和那些交税的商人抵死!

张九德见店里的各种粮食敞开卖,不由担心地问:“如何防止有人抢购粮食?”

那掌柜递上几种颜色的粮票,回道:“大人请看,这是官府发放的粮票和盐票,店里凭票售粮,价格比外面的商店便宜二到三成……

如果没票,粮食价格和其他粮店里是一样的。”

罗士弘在旁边补充道;“官店里批发的食盐,比外面的私盐还便宜,其他商人要想从官店里批发食盐,就得纳税…”

张九德相信,随着官店售卖的商品种类越来越齐全,收取商税的商品会越来越多,最终,大明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商品,都会收取不同程度的商税。

他曾经在《明报》上读到过一则故事,说是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滚烫的水里,青蛙会猛地跳出去。

但是,如果把青蛙放进一只装着冷水的锅里,青蛙则会舒服地待在锅里,不会往外跳。

然后,在锅下面添柴,慢慢地烧火,青蛙就会慢慢适应,等到水滚的时候,青蛙已经没有力气跳出去,最后死在锅里,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大明历代帝王收不上来的商税,被裕安太后,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解决了!

张久德觉得,太后在清理官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诸多计划。

一开始,官员们只看到了官店在平抑物价、保障供给、稳定民生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只有像他这样下到基层的官员,才能看到官店在税收改革上发挥的巨大作用。

因为灾民集中安置,进店的客人并不多,店里卖得最好的,是焦炭钢打造的铁锹、镐头、锄头。

一个青壮汉子进店买铁锹,指明要“钢铁锹”。

伙计热情地问道:“大哥报上名了?上河堤挣大钱去?不在安置点喝免费的粥了?”

汉子叹着气道:“老人孩子喝粥还说得过去,我一个大老爷们,每天等着两碗粥,还有脸么?

也是我们来得迟了,安置点里那些挣钱的活计,早有人了。

这不,县衙里贴出告示,说是河堤上招民工,一天三顿饱饭,还有三十文工钱……

唉,也不知这水几时能退,家里的房子,估计都淹塌了,去挣点钱,回去也能重新修房子……”

“说得好!”张九德拍掌赞许道,“早日去修好河堤,早日重返家园,去挣点钱,把田地里的损失也挣回来!”

罗士弘道:“巩县的第一批民工,明日就出发……”

他昨日被张九德臭骂一顿,巴不得挣点表现,今日见他对民夫的表现赞赏有加,心里稍安,忙汇报一下工作上的亮点,希望这位大人,不要因为惠民医馆的事,给他记上一笔。

“很好,”张九德赞许道,“送他们去巩县那段决口,先把本县的河堤修好。”

张九德离开巩县,沿着黄泛区走了一圈,因为有《救灾备要》的指导,各县的救灾工作,经过初期的忙乱后,也慢慢地走上了正轨。

在当地安置的灾民,给送去了粮食和药品。

当地无法安置的灾民,都转移到了安置区,万幸的是,整个黄泛区,还没有发生疫病。

在京营官兵的严厉打击下,盗抢案件几乎绝迹。

半个月后,张九德回到洛阳,刘衍手下的三万卫所兵,总算全部到齐。

决口最小的巩县地段,在方以智的指导下,已经挖开了一条五里长的引水渠,大大分流了决口处的水流,可以封堵决口了。

张九德大喜,不顾疲劳,执意要第二天赶去现场,观看决口封堵的实况。

不止张九德,河南省的几位高官:张梦鲸、陈柯、刘衍、汪乔年,以及十二位赈灾御史,全都来到现场,准备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封堵工程的现场总指挥,是城投集团的方以智,现场劳作的,是后来赶到的卫所军。

天空阴雨绵绵,黄河里水气蒙蒙,能见度很低,让封堵工程,平添了许多难度。

现场参观的官员都由随从撑着伞,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则披蓑衣戴斗笠,全都紧张地注视着河面。

经过日夜抢修,河堤上还剩下十来丈的决口,虽然河水已经被分流走七八成,决口处的水流,依旧湍急。

巳时一刻,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从上游驶来一支船队,看那吃水线,就知道船上搭载着重物。

待到近了,众人才看清,船上装载的,是三角锥子似的巨大石块,让人惊讶的,是那些石块,全都是一样大小…

有人惊呼道:“哪里来的能工巧匠?短短半个月就开出这么多石头?而且还是大小一样的?”

有人嗤笑他见识少:“听说现在开山取石,都是用火药炸的,轰隆一声,那真是山崩地裂……”

有人说:“你就吹牛吧,山崩地裂?那崩出来的石头,全都一样大小?怕不是神仙手段?”

议论声中,有人惊叫道:“快看快看,放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