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青玉麒麟佩已找到,但却破成了两截。侄儿到银铺,着银铺店家用银子将青玉麒麟佩包好了,放在衙门的公案上。侄儿担心这青玉麒麟佩破裂,便没了消灾挡祸的功力了。”周不易省去了如何找到青玉麒麟佩的事,满面焦虑地道。
周老爷沉思片刻,建议周不易:“不易,清阳寺的一方大师,能解凡俗万般疑难,你不妨前去拜会一方大师,求一方大师为你指点迷津。”
“好,叔父,我明日便去求见一方大师。”周不易似抓住救命稻草般连连点头。
周不易次日一早便动身前往清阳寺。清阳寺坐落在焦县南山之中,上往清阳寺的山路蜿蜒绵亘,晨雾缭绕。周不易心中忐忑,手中紧握着那包着银边框的青玉麒麟佩。
清阳寺隐于深山之中,古木参天,钟声悠远。周不易踏入寺门,见一位小沙弥正在扫地。周不易上前行礼道:“小师父,请问一方大师可在寺中?在下有要事相求。”
小沙弥抬头看了周不易一眼,双掌合十回礼:“施主来得不巧,一方大师正在闭关,暂不见客。”
周不易闻言,心中一沉,急忙道:“此事关乎性命,还请小师父通融,代为通报一声。”
小沙弥见周不易神色焦急,犹豫片刻,终于点头:“施主稍候,我去问问师父。”
片刻后,小沙弥回来,引周不易进入一间禅房。禅房内檀香袅袅,一方大师盘膝而坐,双目微闭,面容慈祥。
周不易上前深深一揖:“大师,晚辈周不易,有疑难之事相求。”
一方大师缓缓睁开眼,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一方大师示意周不易坐下,淡淡道:“施主请讲。”
周不易取出那青玉麒麟佩,递到一方大师面前:“此佩乃家传之物,据说有消灾挡祸之效。但日前不慎破裂,晚辈担心其灵力已失,恐有不测之祸,特来求大师指点。”
一方大师接过玉佩,细细端详,眉头微皱。良久,一方大师轻叹一声:“此佩确有灵性,但玉碎难全,灵力已散。”
周不易闻言,脸色煞白,颤声道:“大师,可有补救之法?”
一方大师沉吟片刻:“玉虽碎,心未碎。施主若能以诚心感召天地,或可重聚灵力。”
周不易不解,问道:“敢问大师,如何以诚心感召?”
一方大师微微一笑,道:“施主可愿随老衲诵经三日,静心忏悔,或有所得。”
周不易连忙点头:“晚辈愿意!”
于是,周不易留在寺中,每日跟随一方大师诵经打坐。起初,周不易心浮气躁,难以静心。但随着时间流逝,周不易渐渐感到心中一片澄明。
第三日黄昏,一方大师将周不易唤至后山一处清泉旁。泉水清澈见底,映着夕阳,金光粼粼。
一方大师道:“施主,将玉佩置于泉中,诚心祈祷。”
周不易依言而行,双手捧着玉佩,轻轻放入泉水中。周不易闭目凝神,心中默念:“愿以此心,感召灵力,护佑我仕途平安。”
忽然,泉水泛起微微涟漪,玉佩上的银边竟渐渐呈现黑色,连同周边的泉水,也开始变色泛黑。
一方大师脸色微变,垂下眼睑,口中念诵着。
周不易望着泉水中的青玉麒麟佩的变化,惊的目瞪口呆。
片刻后,池里的泉水全变成了墨色。一方大师轻叹一声:“施主,您结了恶因,恐难安生。”
听一方大师这一说,周不易吓得“扑通”跪在一方大师的脚下,哀求道:“大师救我……”
一方大师闭上眼沉思片刻后,睁开眼,望着跪在面前的周不易,一方大师的脸上,闪过一丝无解的神色。问周不易:“施主可是官道之人?”
“大师,晚辈是焦县县令,求大师化解晚辈的恶因。”周不易如实回一方大师的问话。
“周大人,起身来,回禅房说话。”一方大师不亢不卑地叫周不易起身。
周不易战战兢兢地站起身来,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二人回到禅房坐定,一方大师凝视着周不易,目光深邃如古井。
“周大人,此佩碎裂之前,可曾发生过什么异事?”一方大师缓缓问道。
周不易神色一滞,眼神闪烁:“这……只是不慎跌落所致……”
一方大师微微摇头:“泉水显黑,乃是怨气所染。若大人不言实情,老衲亦无能为力。”
周不易闻言,脸色煞白。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大师慧眼如炬,实不相瞒,这玉佩原主夫妇,已死于非命。”
一方大师示意周不易继续说下去。
“此玉佩原主将玉佩埋与自家的院门下,以镇宅保平安。然原主因贪没东家巨额银两,又勾结山匪欲反东家。被东家清算而毙命。他那妾室妇人……”周不易说到此处,声音渐低了下去。
禅房内一片寂静,只听的窗外的竹叶“沙沙”作响。
一方大师闭目捻动佛珠,片刻后睁眼道:“那妇人今在何处?”
“也已……已归入九泉之下。”周不易声音发颤。
周不易话音刚落,忽听禅房外狂风大作,吹得窗棂砰砰作响。案上的烛火剧烈摇曳,竟泛出诡异的青绿色。
一方大师猛然起身,手中佛珠啪地断裂,檀木珠子滚落一地。厉声道:“周大人,那妇人母子,皆是死于他人之手。”
周不易如遭雷击,起身来,又惊得跌坐回椅上:“这……这晚辈实在不知啊。”
就在这时,禅房门砰然洞开。一阵阴风卷入,吹得经幡乱舞。隐约间,似有女子呜咽之声随风飘来。
一方大师迅速双掌合十,闭目诵念真言。待风止息后,一方大师面色凝重,道:“冤魂不散,大人此劫难解。”
一方大师话未说完,周不易手中的青玉麒麟佩突然发出刺耳的碎裂声。包裹的银边寸寸断裂,玉佩竟在瞬间化为齑粉。
周不易面如死灰,瘫坐在地。窗外,暮鼓声沉沉响起,仿佛在为谁敲响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