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儿听了十分震惊,不过脸上还是极力的在保持着平静,她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饮料,又吃了一口蛋糕,才说道:“我也听说了一些,都说日本人迟早要打过来,到时候钱更难挣了。”
“没事的,咱们是给日本人做事的,到时候三井洋行只会开的更大,其他外国的洋行可就不一定了。”
桂儿听了假装高兴的说:“原来是这样,不过我现在做的并不开心。那个张小姐把所有的事情都丢给我了,我薪水又这么低,还不如像您一样找个好码头呢。”
顾圆圆一听神秘一笑,说:“我就说你我是同一类人吧,那些人老是背地里瞧不起咱们,其实他们心里羡慕的紧呢。”
桂儿叹了一口气说:“但是我长的不怎么样,不像顾小姐你,都找不到好码头,只能卖苦力了。”
顾圆圆听了叹了一口气,说:“其实各有各的忧虑吧,三井先生在别的地方也有其他秘书,你也知道的,我跟着三井先生身边已经两三年了,说不定哪天对我新鲜感一过就得换秘书了。”
“哎呦,这还真有可能,你不是说他答应给你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吗?赶紧搞到手啊,到时候要是有什么事情也不用怕了,一卖掉,到时候换个地方找个年轻才俊,穷一点也没关系,成个家,再用钱给他做生意也罢,买个一官半职也行,你说对吧?”
这话一出,可把顾圆圆给感动坏了,她激动的抓住桂儿的时候说:“吴小姐真是相见恨晚,这么久,真的我都没有遇到过这样一个知心的人。”
桂儿也假装惺惺相惜的说:“同是天涯沦落人,我对顾小姐也是一见如故啊。”
之后两人又聊了好久才分开,顾小姐还热情的邀约桂儿同自己一起坐黄包车回家,桂儿怕露馅,就以自己住的远为由去坐有轨电车了。
这天回到别墅,她把自己获取到的信息,告诉了沙延骁,沙延骁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说:“你能获取到这些信息已经很厉害了,就到此为止吧,我不希望你和那样的人搅和在一起。”
然后转头对吴鸣锵说:“找人去查一下这个顾圆圆和三井,还有沈局长那个情妇家里要去搜查一遍,找到那个文件。”
吴鸣锵点点头说:“是。”
桂儿想了想说:“但是,我们现在连沈局长放古董的仓库还没找到。只能肯定是没有在公和祥码头仓库,那又在哪里呢?就算知道有这个东西,也确实落入了日本人手里,但是听他们的意思就是想着过两年日本入侵的时候才公然占为己有,我们得赶在那之前找出来取走才行,我觉得这个顾圆圆是三井的情人,她是有很大机会可以接触到或者探听到这批古董的下落的,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哥哥,要不你再给我两天时间吧,就两天。”
沙延骁皱了皱眉头,许久,无可奈何的笑道:“好吧,早知道你那么拼,就不应该带你出来了。”
桂儿娇嗔地说:“我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宝贝落到日本人的手里?”
隔天,桂儿来到洋行,一上班,张经理就把她叫到办公室里面去了,严肃的说道:“吴小姐,当初我愿意给你一个机会,是看在你各方面能力都很优秀的份上,这个职位可是大把的人,在竞争的,你做事情要勤快一点,主动积极一点。”
不用说,肯定是张丽云去投诉打小报告了,桂儿心里面觉得超级麻烦,但为了继续调查下去,只好打着哈哈,说:“好的,多谢经理指教,我会努力的。”
之后从张经理办公室出来,张丽云果然得意洋洋的看着她,然后又拿了一大堆资料过来给她做。
桂儿为了能继续调查,只好忍气吞声,不过等到张经理和张丽云一走开,她马上就找顾圆圆诉苦,顾圆圆也是个在办公室没事做的人,两人一拍即合,叽叽咕咕的聊起闲话来。
桂儿叹了一口气说:“唉,真窝囊呀,还是你有福气,三井先生,到时候随便给你一个古董,就够吃半辈子的了。”
顾圆圆说:“我也想,这不是还没到手呢吗?你说我怎么样才可以把他哄到手呢?”
桂儿眼珠子一转说:“你先把那些古董放在哪里的地址找到了,自己上门去拿呀,你都拿在手里了,他还能不给?”
顾圆圆说:“我也不知道在哪里啊。”
“那你去套出来呗,我觉得他既然都告诉你是谁的了,肯定有跟你说过,只不过你自己不记得了而已吧。”
“嗯,我记得好像是在公和祥码头仓库的附近,说是三间房连在一起的。”
“这么近啊,走路都能走到了那咱们等一下吃午饭的时候顺便去找找了。”
“不好吧,他好像派了人把手的。”
“原来是这样哦,那太可惜了。”
桂儿确认已经不可能再从顾媛媛身上得到什么有利的线索了,于是就等着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跟张丽云吵了一架,当众说她不干活,还拿工资,又没本事不会英语,于是就顺利的被张经理解雇了。
顾圆圆还觉得挺可惜的,甚至想要和桂儿交换地址好,通信往来,不过桂儿以自己,住在亲戚家里,寄人篱下,不方便收信为由拒绝了,只收下了顾圆圆的地址,说到时候等搬出去了再给她地址。
当天晚上回到别墅桂儿把自己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沙延骁。
沙延骁非常高兴,说:“今天吴鸣锵也安排人把沈局长的那个小情人给骗到外地去了,然后进她的屋搜查了一番,找到了一些东西,疑似沈局长的遗嘱。
说着拿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从里面掏出了几张信纸。
桂儿拿起最上面那一张读了起来:本人沈兴业今郑重声明:余一生宦海沉浮,名下房产、田产、银钱及其他财物,皆为合法所得。若余遭遇不测,悉数由吾儿沈继祖、吾女沈凤淑继承,他人不得觊觎。望儿女和睦,善理家业,光耀门楣。特立此嘱,以为凭证。
立遗嘱人:沈兴业
后面的两张,一张写着各处的田产和房屋,一张上面只写着由日本友人三井功一先生暂保管古董珠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