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石头从远处射来,砸在城墙上,发出咚咚咚的声音,成都守兵也是惊惧万分。好在张任在梓潼挨过投石攻击,知道这玩意也就那么一回事,以成都的坚固城墙,就算挨上几个月都未必会塌陷。他尽量把士兵安抚好。

刘璋隔三差五地来到城头上,看到远处飞来的石头,初时也是畏惧,慢慢地才恢复过来。

……

早在刘敬大军来临之时,刘璋就做了充足的准备,囤积了足够的粮草。刘敬大军来临时,城门紧闭,街上也施了净街令,不允许百姓出来。

刘敬大军攻城已有十几天时间,除了最开始的一战后,其余时间都不攻城。百姓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开始走出家门,所谓的净街令也越来越宽松。为了生计,有些人甚至还开门做起生意来。当然,大多数百姓还是恐惧万分。

一天天亮之后,成都各街道的地上突然多了不少小纸条。有好奇的人捡了起来,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都是刘璋怎么无能,给成都百姓带来灾难的话。百姓虽然大多不识字,但城里识字的人可不少,这些内容在成都城内迅速传开。

又过了两天时间,街道上又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小纸条,里面的内容都是,刘璋如何忤逆上天,刘敬顺应天命,才会兴兵攻打成都,本想强行攻城,但不忍成都百姓受苦受难,才暂时休战。

不用说,这些小纸条都是暗影的士兵传播的。连法正和张松都觉得奇怪,他们这才知道,除了与他们能接触的几个人外,刘敬还在成都城内藏了不少人手。

两波小纸条谣言攻击,成都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刘璋曾派人调查小纸条的来源,却是一无所获。

刘敬大军驻于成都南门,并未攻打其中三门,但他仍派了些小部队,潜伏在三门附近,监视成都。

初时,三门动静不大。慢慢地,三门开始频繁打开,有些人从里面悄悄出来。刘敬得到消息后,并未阻拦,因为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幼,应该是城里面一些人的家眷。如今成都已是朝不保夕,里面的人自然会想办法把家眷送出来。

……

衙署里,刘璋正在发脾气。

“张裔,我让你镇守城门,你为何私下打开城门,让城里面的人出去。”

刘璋知道自己手下一些人正准备逃跑,有些人悄悄地把家眷弄出城,但法不责众,他不可能同时责怪那么多手下,只能责问负责镇守城门的张裔。

张裔,字君嗣,成都本地人,在刘璋手下效力多年,也是得到刘璋的信任。

“州牧,非我打开城门,乃是一些士兵私下打开城门,我亦无法阻拦。”

“你奉命总督三门,我早已下令,三门不许私自打开,若刘敬大军趁机攻入城,你该当何罪?”

张裔不敢争辩,连忙行礼:“我明白了,州牧放心,我必会看紧三门,必不会再放人出去。”

“好,下不为例,否则我必杀你。”

一顿责骂后,刘璋才让张裔离开。

这时,黄权站了出来:“州牧,今敌军细作潜伏于城中,散播谣言,使得成都人心惶惶,若长久下去,只怕民心崩溃,军心涣散,还请州牧谨慎。”

“公衡,从有何策?”

“这……”黄权犹豫了起来,此时,他也不再瞎出主意:“我亦实无良策。”

突然,一个亲兵跑进来:“报……州牧。”

“何事?今日有人想攀爬城墙逃出城,被士兵抓获。”

“哦,是谁?我必会严惩。”刘璋明白,如果是普通人爬城墙出城,士兵不会来报,既然来报了,那表明被抓获的并非普通人。

“是蜀郡太守许靖。”

刘璋大怒:“什么?许靖?真是可恶,当年他避战乱逃往交州,又嫌弃交州僻壤,是我派人招募于他,他才入蜀,今我危难之际,他竟背叛于我?来人,把他砍了。”

王累连忙站了出来阻止:“州牧还请息怒,文休先生之名,在整个天下亦是如雷贯耳,否则州牧当年就不会派人去交州延请于他,若杀他,恐失士林之心,今成都危急,州牧不宜多生事端。”

王累这话说得巧妙,许靖不过想出城投降而已,以成都目前的状况,想投降的人比比皆是。杀了个许靖,必会引起众怒,那些投降的人可不会害怕得不敢投降,反而会加速投降的步伐。

万一哪个人暗中勾结刘敬,暗中把城门给打开,引刘敬大军入城,那成都就完了。只是,这些话王累不想明说出来。

“好吧!”总体上看,刘璋对手下这帮人还算不错,王累这么一说,他就同意了:“但需把文休禁足于家。”

董和站了起来:“州牧……”

“哦,你有何话说?”

“敌军只投石不攻城,实为震慑我军,今成都城内,又是谣言四起,百姓惶惶不安,此乃敌军攻心之策,若继续如此,只怕用不了多久,成都必会不可守,届时不攻自破呀!”

“我亦知如此,那你有何计策?”

“我……我……如若我所料不差,敌军看似不攻城,实则可能分兵攻处,攻略各郡县,以孤立成都,成都迟早不可守……”董和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那你说我该如何?”

“成都迟早不保,州牧不如降了吧,如此也能保住性命……”

“胡说。”刘璋一声大喝:“刘敬大军长途跋涉,粮草短缺,我坚守成都,其必会退兵,我岂能投降?”

“州牧,形势已是至此,除了投降,别无他路……”

“住口。”

董和看到刘璋生气了,连忙闭上了嘴巴,退了回去。场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没有人敢说话。

过了一会儿,刘璋气消了些:“今我军仍有希望,为何会有投降之言?尔等要弃我而去吗?”他有些心灰意冷,这是他首次听到有人提出投降。

张松站了出来:“州牧……”自从暗中投了刘敬后,他很少在刘璋面前说话了,除非他认为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