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听着周飞的话,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神情各不相同。

朱元璋是一言难尽,他觉得周飞所说属实小孩子气,治国理政怎么能如此草率?判案的权利如果不在皇帝手中,他还怎么掌控朝堂,治理国家?

朱标此时是比较赞同的,如果是以前的他估计是不赞同的,但自从他在周飞那边待了几天之后,他现在看待问题的方式和以前有了截然不同的视角。

从帝王权术来讲,朝廷上的案件皇帝是要亲自参与的,这不是出于伸张正义、维护法制而参与,而是出于朝堂权利平衡参与。

身为帝王,必须让朝堂之上的权力保持平衡,不能让一方利益集团独大。

利益集团,这也是朱标在周飞那边待了三天学习到的一个词,以前的他只是隐约有种感觉,凭借本身的直觉和过往的经验来看待。自从在周飞那边学习之后,他知道了“利益集团”这回事,朝堂的官员每个人都是大明的臣子,是他父皇朱元璋的臣子,也是他朱标未来的臣子,但这些人却不是每个人都站在大明的利益,站在他父皇和他的利益。

朱标心里门清,别说站在大明的利益一边了,哪怕是他父皇和他之间的利益也是分了出来,朝堂臣子各有站队。

繁复芜杂的利益纠葛之中,帝王要在其中掌握平衡,就要用到帝王权术、人事斗争,朝堂之上的每一个案件都可以拿来利用。

一旦皇帝不管案件,只是针对国家大事来说是,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们可以有太多的理由来搪塞。

但朱标知道,这种权利平衡的帝王权术只适合于“古代封建社会”,追求小农经济的静态社会,并不适合一个有志于高速发展的动态社会。

朱标所亲眼见到的,后世的治理是以政绩为先,《新闻联播》里面到处都是领导到各处去视察、考察、指导。

外行人看着这种新闻,只会觉得作秀、打官腔,没有一点意义。

但朱标作为一个拥有着二十多年丰富从政经验的大明太子,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些新闻背后代表的东西,它代表的其实是治国理念:以政绩为先!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说,叫做干实事!

以此延伸下去,干实事的官员才可以得到重用、升迁,越有成绩的,越升得快,反之则不用干了。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官员触犯法律的案件来搞人事斗争、平衡朝堂,不能说没用,但用处不大,因为归根结底还是要干实事,要任人唯才。

你大搞平衡,任人唯亲,结果干不了事,整个国家直接乱套了,那还谈什么治理国家?

反观“古代封建社会”,譬如他们大明,当官要干实事吗?说不干有点太伤人了,但要说会干就是昧良心了。朱标亲眼见到的,只要一个官员清廉,能把任上的事情尽责的办完了,就属于非常优秀了。

地方官员,到了地方只要搞无为而治就行了,因为无为而治代表不折腾,不折腾的话治下百姓就能有一个稍微安稳的环境开展种粮食、织布等生产。

如果能维护一下公正和法律,那这个地方官就是清汤大老爷了。

如果更进一步,能够劝农桑、带领百姓兴修水利,那就是了不得的好官了,声名远播,朝野内外一片称赞了。

至于在任上创造什么佳绩,像后世那样经济提升多少、推进了多少大项目,不用提,没有官员有这方面的意识,这个没有包括整个朝堂、甚至于他的父皇。

朱标很想转变一下大明朝廷的当官理念,但看着朱元璋一言难尽的神情,他很明智的没有抢先说话,只是把这事放在心里:“后续再慢慢和父皇讨论吧~”

周飞说了好一会,见两人都没有说话,神色也有些奇怪,意识到两人估计有其他的想法,于是说完之后又摇了摇头,接着说道:“算了,不说了,和你们说这些也是早了点,没有一定的基础,你们也理解不了。而且吧,说一千道一万,你们不开启工业革命,不断的发展生力解放生产力,你们怎么改到最后也是逃不过三百年大限。”

朱标:“……”

好家伙,又来刺激我们是吧?

“你小子!”

朱元璋气得破防了,骂道:“你小子就不能说点好听的,什么三百年大限?咱大明这次肯定能有五百~不,一千年以上。”

周飞眉头一挑,“哦”了一声后说道:“好吧,一千年。但一千年以后不是一样没了?”

“……”

朱元璋先是一怔,随即大笑道:“有一千年还不知足啊?咱知足了。”

周飞嗤笑道:“一千年后你朱家子孙被别人屠戮殆尽,你也知足了?”

“你~”

朱元璋“腾”的一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对他怒目而视道:“好胆!你不怕咱杀了你吗?”

周飞神色一滞,但很快回过了神来,挠着头说道:“不是,皇帝你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别动不动打打杀杀的,你哪来的自信能够杀我啊?”

朱元璋的目光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周飞的腰间,随即重新坐了回去,端起茶杯猛灌了一口茶后没好气的说道:“是你小子先不说好话的。”

一旁的朱标连忙打圆场道:“父皇,周小哥不是有意的~”

周飞冷笑一声,说道:“我哪里没说好话了?你们明明都看了历史了,刚才我听百官汇报,皇帝那么多儿子还在封地当王爷,作威作福,没有任何的改变。我以后,哪管洪水滔天是吧?”

朱标怔在了原地,瞬间面红耳赤。

朱元璋则是面色一沉,驳斥道:“你小子懂什么?现在边境之地不宁,咱不用咱的儿子们去镇着,还能派谁去镇着?大明江山到如今不过二十五年,北方之地收回来也不过十来年,民心未定,此时若有野心之人图谋不轨,立刻就是天下大乱。治理天下不是过家家~”

说到最后,朱元璋的语气变得格外沉重了起来:“……自唐之后,战乱不休,北方遍地膻腥,中华道统沦丧。大明虽已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但道统恢复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非百年之功不可完成。此时咱若是因为后来历史而因噎废食,不用咱那几个儿子,而改用他人,一旦倾覆,恐北方之地再也不是咱中华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