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吃饭的时候周有林特别高兴,还把上次剩的那一瓶酒拿出来,好好跟周慕言三兄弟喝了一杯。

还教育孙子孙女,让他们要跟三婶学习,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沈静瑶适时在中间插了一句,她说了一些读书的重要性和好处。

远的不说,说近的,城里招工的时候首先看中就是学历,其次才是其他。

她也希望周家的孩子能够多读点书,以后高考恢复了,对他们来说就是唯一的出路。

周承南和周小静还没有正式去学校上学,还有点懵懂。

但是周承东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半大小伙子了。

他现在已经读四年级了,明白上报纸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

他心里很激动,“爷,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习,以后长大了像三婶那些,写的文章都上报纸。”

周有林很欣慰地看着大孙子,“好志气,这才是我们周家的好孩子。”

又看向两小的,“你们俩要跟着哥哥学习,知道吗?”

周承南和周小静都点头,“知道。”

徐秀娥很骄傲地看着自己的大儿子,儿子学习成绩不错,一定要让他一直读下去。

又温柔地看着女儿,等两年也要送女儿去学校读书认字。

徐秀娥没有出嫁之前,是有一点重男轻女的。

嫁到周家之后,刘慧兰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小姑子也在读书。

她的那点心理也就被淡化了,现在有了三弟妹的影响,重男轻女更是连影子都没有了。

谁说女孩子不需要读书认字的?

看三弟妹就是书读得多,现在吃上了商品粮,写的文章还上报纸了。

真是光宗耀祖啊。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顾云芝,准备明年就送儿子去读书,她知道自己是个农村妇女没有啥见识。

但是身边有一个大城市来的厉害弟妹,跟着她的轨迹走准没有错。

吃完饭回去。

沈静瑶和周慕言手牵着手。

沈静瑶突发奇想,娇声道:“老公,要是以后我们俩的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周慕言笑着捏了捏她的手指,“现在还没有宝宝呢,就开始担心了。”

“没有啦,就是晚上看到小东他们几个,突然想起来了。”

周慕言温声说着:“没事,我们的宝宝不需要他学习有多厉害,万一他有其他方面的爱好呢,只要三观正确就行。”

沈静瑶抱着他的手臂,轻轻摇晃,“你说的对,我是太局限了,小孩子有很多的闪光点,学习好只是其中一个。”

“嗯,对。”

周慕言没说的是,他和瑶瑶这么聪明,生下来的孩子肯定比他们俩更聪明,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

秋收快结束的时候,周家村大队又迎来了一批知青。

还是周有林带着周慕言去接的。

这次不是周慕言主动去的,而是周有林叫他去的。

这次来了有三男三女六位知青。

周慕言全程都只是坐在牛车上,没有看新来的知青一眼。

但是新来的知青们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他,毕竟他的容貌气质摆在那里。

实在是跟他身上穿的破旧褂子不搭界。

不过看着他冷着一张脸,面无表情,肯定很不好接触。

下一秒,他们就看见周慕言从牛车上下来。

那张冷峻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温柔的笑意。

昨天晚上沈静瑶就知道今天他们要来公社接新到的知青。

她下班之后就直接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新知青们看见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骑着自行车来到他们的牛车面前。

男知青们眼睛都看直了。

女知青们看见沈静瑶带着审视的目光,她们在想,这是谁?

怎么会来这?

也跟他们一样是知青吗?

那怎么没有跟他们一起到呢?

沈静瑶淡淡的目光瞟了一眼牛车上的知青,转头笑着看向周慕言。

“阿言,爹呢?”

“爹去找领导了。”

“好吧。”

爹?

其他人也在听见他们说话,看着他们那亲昵的说话语气。

瞬间就明白了这两位的关系,他们是夫妻!

一个看着高大冷峻,一个娇软漂亮,站在一起很是般配。

不一会儿,周有林就回来了。

沈静瑶笑着叫了一声,“爹。”

周有林嘴角扯出一丝笑意,“老三媳妇下班了。”

“嗯。”

周有林看见老三那眼睛都快黏在自己媳妇身上了,嫌弃地摇了摇头。

他看着周慕言,“行了,老三你先带你媳妇回去,我赶车带着他们走。”

周慕言立即把手里的鞭子扔给周有林。

“好的爹,瑶瑶上了一天班累坏了,我先带她回去了。”

“走吧。”周有林摆了摆手。

沈静瑶笑了笑,“爹,那我们先走了,你赶车慢点。”

“好。”

换上周慕言骑着自行车带上沈静瑶回去了。

牛车上的其他人,也听明白了,那位女同志在公社上班。

那她应该就不是农村人,而且她说话的口音也不像。

不过,他们初来乍到也不熟悉,也不好意思开口询问。

周有林赶着牛车把知青们送到了知青点。

还是一样,明天放一天假,后天上工。

有啥事明天就去办了。

可以先去大队部借粮,年底用工分还。

说完,他就走了。

知青点的老知青们都已经下工了,在院子里等着他们。

林建军带着老知青热情的介绍了一番,新知青看到老知青们友好的态度,他们提起的心也放了下来。

双方都介绍一下,老知青们就带着他们去房间放行李了。

许爱丽看着这一幕,她想到一年前的场景。

转眼间,来到这里已经一年了。

不过她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虽然苦了一点,但是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她希望新来的知青们能够尽快地融入这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