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都再建:劳力材困
卫渊听闻周村长的话,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疑虑?
他心中暗忖,那些刁民又在顾虑什么?
难道是嫌给的钱少了?
还是怕这重建是个空头支票?
临时指挥所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卫渊站在正中,目光扫过一张张面带忧色的脸庞。
他深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再宏伟的蓝图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看来,不亲自跑一趟是不行了。”卫渊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他需要亲眼看看,这些村民究竟在担心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翌日清晨,卫渊便带着吴谋士,跟随周村长前往落霞村。
村口,三三两两的村民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目光中充满了怀疑和观望。
周村长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乡亲们,世子殿下亲自来了!有什么话,都敞开了说吧!”
卫渊走到人群中央,环顾四周。
村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心中叹了口气,知道这些百姓是被苦日子磨平了棱角,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
“乡亲们,”卫渊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我知道大家对重建旧都的事情还有顾虑。是不是觉得报酬不够?还是担心安全没有保障?”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小声嘟囔:“世子殿下是贵人,哪里知道咱们穷苦百姓的难处?”
“就是,重建那么大的工程,万一出了什么事,谁来负责?”
卫渊将这些话听在耳中,心中了然。
他提高声音,承诺道:“大家放心,参与重建的百姓,每日都有足额的工钱,绝不拖欠!而且,安全方面,我会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万无一失!若是有人受伤,医药费全部由我卫家承担!”
即便如此,村民们依旧半信半疑,场面一时僵持不下。
“世子殿下说得好听,可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站了出来,语气尖酸刻薄,“咱们这些泥腿子,谁信你们这些当官的?”
卫渊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想要赢得这些百姓的信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想出办法。
“这样吧,”卫渊沉声道,“我给大家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愿意参与重建的,来这里报名。我卫渊在此立誓,绝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说完,卫渊转身欲走,突然顿住脚步,回头道:“对了,三天后,我会让苏姑娘给大家展示一下旧都重建后的效果图。到时候,大家就会知道,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多么美好的未来……”
三天后,落霞村的晒谷场上人头攒动。
一张巨大的画布被悬挂在临时搭建的木架上,上面正是苏姑娘绘制的旧都重建后的效果图。
画中,巍峨的城墙环绕着崭新的房屋,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商铺林立,一派繁荣景象。
原本破败不堪的旧都,在苏姑娘的笔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村民们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图画,更未曾想象过旧都能够重建得如此美好。
他们伸长脖子,指指着画布,议论纷纷。
“乖乖,这要是真的,那可比以前好太多了!”
“是啊,你看这街道,多宽敞!以后赶集也不用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了!”
“还有这房子,都是青砖瓦房,比咱们现在住的茅草屋强多了!”
卫渊看着村民们脸上露出的憧憬之色,心中暗喜。
他知道,苏姑娘的画作已经成功地打动了他们。
他趁热打铁,高声道:“乡亲们,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画上的景象就能变成现实!只要参与重建,不仅每日工钱照发,我还会额外提供一些粮食补贴,让大家都能吃饱穿暖!”
此话一出,人群中顿时沸腾起来。
粮食,对于这些饱受饥寒的百姓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我愿意参加!”
“我也愿意!”
村民们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参与重建,原本死气沉沉的落霞村,一下子充满了活力。
卫渊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解决了劳动力问题,新的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建筑材料。
李工匠愁眉苦脸地向卫渊汇报:“世子,虽然我们改进了生产工艺,但材料产量还是跟不上,而且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运输?”卫渊看向吴谋士,“怎么回事?”
吴谋士解释道:“从最近的石料场到旧都,要经过一段山路,路况崎岖,运输十分困难。”
卫渊与吴谋士商议后,决定开辟一条新的运输路线。
然而,他们的计划却遭到了旧都势力的暗中阻挠。
第二天,当卫渊派出的勘探队前往新路线勘察时,发现路上堆满了巨石,将道路完全堵塞。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重建旧都啊……”卫渊看着眼前的巨石,他转头对吴谋士道,“传令下去,今晚,我们……”
卫渊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巨石,心中怒火升腾,但他深知,硬碰硬只会正中对方下怀。
他眯起眼睛,扫视着周围的地形,心中快速盘算着。
“吴谋士,立刻召集所有工匠,让他们详细勘察附近的地形,务必找到一条可以绕过巨石的道路。”卫渊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崎岖的山路上。
卫渊率领着一队精锐人马,在工匠的指引下,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进。
这条小路极为隐蔽,两侧都是茂密的树林,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
凭借着工匠们的丰富经验和卫渊的果断指挥,队伍成功避开了旧都势力的封锁,绕过了巨石堆积的路段。
当第一辆满载石料的马车出现在旧都城门外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工人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旧都势力的首领得知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他狠狠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怒吼道:“废物!都是一群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卫渊站在高处,望着一车车运进旧都的石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
重建现场,苏姑娘正一丝不苟地指挥着工人们。
烈日当空,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几缕秀发黏在白皙的脸颊上,更显娇艳动人。
卫渊走到她身边,轻轻地用衣袖拭去她额头的汗珠。
苏姑娘抬起头,看到是卫渊,
“你来了。”苏姑娘轻声道,声音温柔如水。
“看你累成这样,我心疼。”卫渊深情地望着她,目光中充满了爱恋。
苏姑娘微微一笑,指着远处正在搭建的房屋,骄傲地说:“你看,我们的旧都正在一点一点地恢复生机。”
卫渊点了点头
重建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卫渊和苏姑娘的共同努力下,旧都的面貌焕然一新。
百姓们看着日益崭新的家园,对卫渊充满了感激之情,卫渊的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一日,卫渊和苏姑娘并肩走在重建后的街道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喜悦。
“卫渊,你觉得我们重建的旧都会变成什么样?”苏姑娘突然问道。
卫渊停下脚步,望着苏姑娘,温柔的说道:“定会成为这片土地上最璀璨的明珠。”
重建后的旧都,青砖黛瓦,商铺林立,处处透着一股欣欣向荣之气。
然而,这份生机勃勃之下,暗流涌动。
苏姑娘一身素雅衣裙,站在新修缮的城楼之上,指点着工匠们精雕细琢。
她力求将现代建筑的理念融入旧都风貌,让这座古老的城池焕发出新的活力。
“苏姑娘,这飞檐斗拱,乃是我旧都的精髓,怎可随意更改?”一个身着绸缎长袍,留着山羊胡的老者吹胡子瞪眼,他是旧都德高望重的宿老,对苏姑娘大刀阔斧的改造颇为不满。
苏姑娘柳眉微蹙,耐心解释道:“李老先生,我并非要摒弃传统,只是想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让建筑更加实用,更加美观。”
“哼,实用?美观?老夫只看到了你破坏了旧都的韵味!”李老先生寸步不让,声调也高了起来,引得周围的百姓纷纷侧目。
“韵味是死的,生活是活的!如果一味守旧,那旧都永远只能是破败不堪的空壳!”苏姑娘也有些动气,她辛辛苦苦设计重建,为的是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满足这些老顽固的虚荣心。
眼看双方争执愈发激烈,气氛剑拔弩张,卫渊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他俊朗的面容上带着一丝疲惫,显然是连日来的操劳让他有些吃不消。
“都住口!”卫渊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走到苏姑娘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用眼神安抚着她。
“李老先生,苏姑娘的用心良苦,大家都看在眼里。重建旧都,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喜好。”卫渊语气温和,却掷地有声。
李老先生被卫渊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
他梗着脖子,想要反驳,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卫渊的话,字字句句都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让他无从辩驳。
卫渊转头看向苏姑娘,柔声道:“苏儿,我知道你一心为民,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旧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不能丢弃的根。我们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就在卫渊思索着如何进一步缓和双方矛盾时,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脸上满是惊慌之色。
“世子殿下,不好了!工坊出事了!”士兵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绝望。
卫渊听到“工坊出事”四个字,脸色骤然一变。
他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向工坊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