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景元帝坐立难安,甚至想着要把裴煜召回,可见大楚的形势有多糟糕。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列国争霸赛后。
西陵,后周,南越三国,分别出兵边关。
不为别的,就是要为死去的梁奕宸,周圣,荣亲王讨要说法。
要求大楚,给他们一个交代。
好在三国出兵都不多,各自只有一万兵马。
三关守将率领守军依仗城池坚固,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就算冲突不断,依然能够将其挡在关外。
于是景元帝那时候,也没有觉得问题有多严重。
而且他认为,这件事情,本就是三国理亏。
陈兵关外,也就是做做样子,造势而已。
毕竟死的三人,都是位高权重之人,三国皇帝要是不闹出一点儿动静。
首先没法跟本国的官员百姓交代,以后还有谁会为他们卖命?
其次,也是给其他诸国看的,证明他们不怂。
景元帝认为,三国皇帝这是在作秀。
要不然,怎么每个国家,就派了一万兵马?
戏演完了,过段时间就会撤兵。
所以当时有官员提议,召回裴煜的时候,他十分强硬的拒绝。
并且将那几个官员,全部降级,以作惩戒。
但就在昨天,朱雀,白虎,青龙三关,一起送来军报。
说是三国各自增兵五万,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景元帝一见,当即就慌了。
三国同时增兵,就是傻子也能看得出来,这是约定好的。
面临十八万大军的围攻,就算是三关将士暂时抵挡的住,还没有被破关而入。
但形势已经岌岌可危,只要被撕破一个缺口,三国联军就能守望相助。
而大楚的将士,就会面临前后夹击,左右包抄,陷于挨打的境地。
到时候,三国联军兵合一处,就可以向着京城推进。
十八万大军,要是联合在一起,那力量绝对是摧枯拉朽,无人能当。
大楚,绝对有被灭的可能。
所以,景元帝才会如此的焦虑。
甚至,不惜自己打脸,要将裴煜请回来主持大局!
因为他心里清楚,现在的情形,也只有裴煜能够震慑三国,力挽狂澜!
但是,他迟迟没有下旨。
因为纠结,更是担心!
纠结的是,裴煜一回来,好不容易收回的兵权,又要还回去!
担心的是,自己跟裴煜已经撕破了脸!
要是裴煜重掌兵权,会不会直接将自己轰下台!
当初太后在荣禧宫的话,让他心惊肉跳,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经常梦到太后带着裴煜在百官面前,揭露自己的罪状。
然后,他被拉下龙椅,裴煜坐了上去。
所以,就算形式如此的严峻,他也不想让裴煜回来。
好不容易坐上的皇位,他不想拱手让人!
景元帝最终也没能下定决心,因为他不敢赌。
就这样,纠结了十几天,边关的形势,却是越来越危急。
三国大军随时都会破关而入,事态已经迫在眉睫。
这一天清早,他顶着一对硕大的黑眼圈,上了早朝。
本想着跟百官商议一下,看他们有何提议。
毕竟一人智短,这个时候,也只有集思广益,共度难关。
却没想到,百官一个个面对他,就像是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
这时候,只要有人说一句,不如召战王回来御敌。
他都会直接下旨,将裴煜叫回来。
但是经过上次的事情,百官早已有了教训。
一心想着明哲保身,不发一言。
景元帝看着下面如同泥塑木偶一般的臣子,心头火起。
恨不得将这些人,都拖出去斩了。
也省得在这里滥竽充数,看着心烦!
就在他想着,找一个最不顺眼的倒霉蛋,杀鸡儆猴,敲打一下这些没用东西的时候。
殿外突然传来喊声,边关急报!
景元帝一听,当即手脚冰凉,面上没了血色。
心里想着,边关急报?
哪一座关隘?朱雀?白虎?还是青龙?
是敌人破城了吗?朕该如何是好?
难道大楚的江山社稷,要断送在朕的手里?
朕才坐了六年的皇帝,不想成为亡国之君,千古罪人啊!
早知如此,还不如今早把裴煜召回御敌。
不,当初就不该收回兵权,让裴煜离京就番!
景元帝满心苦涩,双手颤抖的从海公公手中,接过了那份八百里紧急军报。
一看封面,是青龙关主将卫风送来的。
景元帝心里想着,果然,被自己猜中了,最先被攻破的是青龙关。
因为,后周摄政王周柯瑞,为了给长子周圣报仇。
这次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增援,攻打青龙关。
景元帝心里想着,也不知,五万青龙军,还剩下多少。
城破之后,退守到了哪里,还能坚持多久?
接下来,周柯瑞是率军直捣黄龙,向着京城而来,
还是南下与南越大军里应外合,攻打朱雀关?
无论怎样,大楚都是岌岌可危。
自己这个皇帝,也当不了多长时间了!
想到这里,他的手已经不听使唤,就连军报的封口都打不开了。
最后,还是海公公上前,将火漆封口撕开。
将里面的军报抽出,展开,放到了他的手中。
景元帝仰起头,努力不让自己眼中的泪水滑落。
他不敢看上面的内容,深呼吸几次,才将头低下。
目光浏览过上面的文字,他脸色突变,满眼的不可思议。
然后,猛地一拍龙椅的扶手,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天佑我大楚,天佑我大楚啊!”
景元帝一脸喜色,仰天高呼!
文武百官都被吓了一跳,不过从景元帝的行为来看。
军报上,应该是好消息!
所以一个个,一改之前缩头缩脑的佝偻模样。
将身子站直了,耳朵竖起,准备听景元帝宣布。
“诸位爱卿,大喜啊!
天佑大楚,祖宗保佑!
青龙关守将卫风送来急报,说是后周已经退兵!”
景元帝激动地将那军报看了又看,确认了几遍,才坐回了龙椅,高兴地说到。
百官一听,当即对着景元帝贺喜,高喊着全凭陛下洪福齐天!
景元帝一听,相当的受用。
只是,马上就皱起了眉头。
因为镇国公出列,说了一句话。
“后周怎会无缘无故退兵?莫不是南下去了朱雀关。
与南越兵合一处,全力攻打朱雀关?
要是那样,朱雀关将面临十二万大军的进攻,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