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某人的话在满朝文武们看来,无非是另一个‘商鞅’罢了。
而且比起‘商鞅’更加的过分和狠辣,因为这种‘扩大化’的变法改革,归根结底是要革他们的命。
之前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他和新政派早就触动了太多旧贵族、地主士大夫的利益。
一开始虽然让他们损失了部分的利益,但韩某人通过旁的途径也算是变相补偿他们了,随意闹就闹吧。
可是这一回,他竟然想要拿绳索和利剑给整个朝廷与官僚阶级上强度,约束名为‘权力’的公器,这能好使吗?!
短暂的沉寂之后,整个朝堂之上,瞬间甚嚣尘上,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如同惊涛骇浪般压在韩某人和王介甫二人的头上。
在他们看来,整个新政派当前的核心与支柱,就是韩、王二人。
当然这俩人一个定策,一个执行,属于妥妥的狼狈为奸、一丘之貉。
不过看在韩大相公和吕大相公的面子上,就当韩某人是无心之罪,逞一时口快。
但是对于王介甫,他们可就没那么好心了,必须给他一撸到底,贬谪岭南吃荔枝去!
面对群情激愤,这一刻的韩某人和王介甫都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事实摆在这里,他们就算解释什么,也不会有人听。
约束‘权力’这个公器,自古以来就是难。
甚至可以说自社会阶级产生的那一刻,人们就没有任何办法约束名为‘权力’的公器。
古人靠着个人的品行道德操守,主动寻求制约,例如先秦的孟子、前唐太宗等人的思想,都是‘民重君轻’的典范。
他们都会主动而克制自我对于权力的滥用,这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但却是基于古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对于国家统治的利益而来的。
一旦人性丧失,道德底下,或者不在乎国家统治利益,那么‘权力失控’就会拖着社会步向灭亡。
至于近现代的社会,虽然尝试在法律和设立监察机关上下功夫,但是在层层的社会利益关联下,以及内部的侵蚀下,最后也只会草草了事,让‘权力失衡’,‘为所欲为’。
韩明的观点放在千百年后,属于近现代社会老生常谈的最简单论调。
监察和制约,这种简单的道理,所有人都懂,但是不会有人主动把脖子套上枷锁,也不会让脑袋上竖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更不会让这套绳索和利剑,进入和来到老百姓的手中。
让百姓们来监察和制约他们,内部还要时刻进行自我内省,怎么可能?
他们可是大宋的统治阶级,大宋的顶层,大宋的话事人,怎么能让泥腿子来把他们束缚住。
然而坐于高处的神宗皇帝却沉默不语,只是目光深沉地打量着韩某人。
韩某人心知肚明,自己就像站在悬崖边缘,一步走错便是粉身碎骨。
不过他多少也能摸索出这位新任帝位的神宗皇帝几分心思,这在后世着名的‘元丰改制’中可见一斑。
元丰改制表面上使官员居其位谋其政,有了定职定位,同时裁撤了一些闲散部门和官员,打通了官员的升迁的阶数,客观上减少了政府的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
而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是由于宋初皇帝的权力受到宰执制约,而无法强有力的实现皇帝的个人抱负。
鉴于此,神宗为了实现自己乾纲独断的目的,推行了元丰改制,目的就是削弱宰相的权力,使得皇帝可以直接管理朝政。
也因此通过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元丰改制后,中央集权越来越得到强化,在清朝时达到顶峰,权力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这才是元丰改制最深层次的影响。
韩某人这一手,既是为了主动迎合上意,约束官僚梯队的权力膨胀,同时也是为了防神宗皇帝突然来一手,强行‘改制’。
虽然‘元丰改制’有着客观上改善了大宋中期官场上日益突出的冗官现象,有利于官员的合理流动。
但是归根结底,这对于后世国家君主专制创造了给养地,使得封建势力之大,成为近现代革命的三座大山之一。
韩某人顾不了千百年后的华夏大地,但是至少不能让君权完全脱离相权的掌控,在积重难返中越陷越深。
这是一场聪明人之间的博弈,韩某人想要用主动约束‘官僚权力’这个投名状,换取神宗信任的同时,打消他‘君主高度专制’的想法。
神宗皇帝和韩明没有任何问答环节,走到这一步,他们都清楚知道对方内心的想法。
整个朝堂的嘈杂声,似乎根本影响不到他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时空,二人就这么简单对视着。
“肃静——!”
神宗皇帝的声音不大,但是威势浓郁,让人不敢小瞧,瞬间整个朝堂二度陷入沉寂之中。
他们眼神熠熠的盯着神宗皇帝,就等着官家开口呵斥训诫对方,然后他们好集体讨伐。
“韩侯之言,虽是大胆,却也有几分道理。”
“前唐太宗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可见对于意在统治和管理整个天下的人们来说,自我内省和变革是不能停歇的。”
“而道德只能短暂的束缚人心,而不能有效根绝统治者的私心和欲望。”
“若想天下长治久安,就必须约束每一个人,不论是官员,还是朕!!!”
从神宗皇帝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底下站立的官员心里一沉。
随着最后一句落地,所有人都只觉耳朵发鸣,脑袋晕乎,有点转不过弯了。
官家竟然能说出‘约束自己’的话,这岂不是主动给韩某人背书了吗?!
连皇帝都主动站出来表示为了天下苍生百姓,主动约束个人欲望和权力滥用,那他们这帮人还有什么说的。
虽然官僚梯队并没有如同‘太监’这一类人一般,成为皇权的依附品,但是他们手中的权力和个人利益,多是基于这个国家和皇帝的认可。
若说这帮官员想要效仿前隋唐时期,或是更久远两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轻视皇权,根本就是说笑。
他们这帮人不是曾经的世家贵族,他们现在叫做文人士大夫阶层,隶属于地主阶级。
是从唐末兴起,逐渐代替世家贵族成为中华大地上新的统治阶级。
而这多少得益于一个人和一件事儿,人是黄巢,事儿是五代乱战,科举为重。
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以及上升通道,经过五代和宋初的发展,他们有了足够的话语权,能够一定程度影响朝廷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不过想让他们跟皇权全面对立,那结果不说有多好,但是一颗人头是保不住的,利益的损失以及新的阶层崛起取代他们,也是不好说的。
原本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就是知识为主,也就是俗称的学阀一级,现在因为新政的推广,大量底层学堂出现,以至于话语权都开始被剥夺。
要是再套上监察和自省的绳索,他们可就真成了皇权的奴隶了。
当然韩某人也不是傻子,怎么能听古代君王一面之词,归根结底还是要利用权力制约权力。
看着上首脸色稍霁的神宗皇帝,韩某人突然来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