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166章 明齐日月,量合乾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明齐日月,量合乾坤

水脉真的是特别好的载体,金陵城当中的几处规模宏大的灵源之地,被护城河与秦淮河连接在了一起。

夏先衍在去往钟山灵源之地的路上路过了明故宫灵源之地。金陵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的皇宫,又称明故宫,旧称紫禁城,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那巍峨壮观的宫阙已经不复存在。

夏先衍只得在那静静伫立的遗址公园之中,去寻觅那曾经辉煌的记忆碎片。

他静静地站在这片遗址之上,用心去感受着灵源之中所蕴含的那份属于这座故宫曾经的辉煌与宏大。

每一块残留的城垣,每一尊精美的石雕,每一根坚实的石柱础,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那环绕四周的茂盛绿树和如茵草坪,更是为这沉寂的遗址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与韵味,仿佛在默默见证着那段辉煌岁月的逝去,又似乎在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来领略这份独特的历史沧桑。

金陵明故宫的规模非常庞大,其皇城面积为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为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金陵明故宫的布局遵循了《周礼·考工记》中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原则。皇城周长10.23千米,宫城周长3.45千米,洪武门至承天门两侧为中央官署区,承天门至午门两侧为太庙、社稷坛;前朝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核心,东有文华殿、文楼,西有武英殿、武楼;后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核心,东有春和宫,西有柔仪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西宫,两侧为东西六宫。

金陵明故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历时二十六年。

金陵故宫开创了皇宫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也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

其建筑形制为燕京故宫所继承,是燕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

明故宫作为明初三朝皇宫,长达 54 年,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燕京。它记录了洪武大帝登基后的诸多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明初文化。

金陵明故宫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所承载的那些辉煌记忆却永远铭刻在了历史之中。

识海中《人文经》再一次翻开,守护之灵开始记录明朝的历史文化。

当夏先衍静静地看着灵源之中那不断凝实的景象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期待。那灵源之中似乎蕴含着某种神奇的力量,仿佛能够将曾经的辉煌重新演绎出来。

他有些期待灵源成长起来后的最终形态会是什么。

他想象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灵源能够完全还原最初辉煌的明故宫,那巍峨的宫殿、庄严的布局、精美的装饰,一切都将重现世间,让后人再次领略到明初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那段历史的雄浑魅力。那将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奇迹,一段永不磨灭的传奇……

沿着中山东路继续前行,车刚刚起步就到了金陵博物院灵源之地。

不得不说,这苏省还真是别具一格,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历史的悲欢各不相同。

不愧是散装的苏省,连带着这一省的重要象征——博物院,都是以金陵市名称来加以命名的。

夏先衍并没有进去只是站在广场上,感受着这里灵源的气息,这时候守护之灵已经进入了灵源之中,正在接受灵源之中的信息。

他望着金陵博物院古朴庄严大殿感慨道:“还是守护之灵的速度快啊!”

一旁的李风禾满脸好奇,忍不住问道:“以后都这样操作?”

夏先衍轻轻摆了摆手,“哪能啊,守护之灵被金陵的历史刺激到了,所以亲自出来接收灵源之中的历史记忆,等我们去其他地方,还是跟以前一样。”

李风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偶尔这样,也挺好的。在你的描述中我感觉前辈越来越亲切,越来越有人味!”

“对啊,这才是让我们政府放下戒备心的地方,我们要的不是一个神。”

随后夏先衍颇有些惋惜,“这样你们就没时间观想博物院的文物了。”

“我已经确定好了紫府中的五件文物,等有时间把整套编钟观想完就好了。再说我们又不是主修人文心经。”

“也是哈,一直在忙着调查灵源之地,我都忘了咱们主修的是斗极心经了。”

这时候王言凑了过来问,“队长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晋升通灵境,我怎么感觉修行速度越来越慢呢!”

夏先衍解释道:“很正常啊,修为要是蹭蹭的涨我们体魄也承受不了,沉下心来慢慢来,做好以年为单位的打算。”

接着,他略微思索了片刻,又继续说,“守护之灵曾经特意提醒过我,千万不要刻意去过分追求修行的速度,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打牢基础,在每一个境界当中都竭尽全力去突破,力求达到最为完美的极境状态,然后再晋升下一境界。”

王言听完,有些担忧地嘟囔道:“队长,您这么说的话,那我们岂不是会比其他修行者慢很多很多吗?那可怎么办才好呀?”

夏先衍认真地说,“是会慢很多,但要想走极境之路,每个小境界至少达到圆满。再说了只要不是超过一个大境界,修为差距没那么大。”

他又接着说,“还有我们虽然一大半时间都在灵源之地,但静下来修行的时间又不是特别多,这才是让你没有感受到修为有多大的提升。”

王言想了想,然后提议道:“要不实在不行晚上少睡会儿?”

听到这个建议,夏先衍笑了笑,说道:“难得你有主动减少睡觉时间的想法,现在整座城市都有灵气,你可以半夜爬起来修行。”

历忱雨也跟着打趣道:“哈哈,要不要我起来监督你?”

王言听后,连忙缩了缩脖子,笑着回答道:“还是算了吧,咱们共进退!”

就在这时,夏先衍突然感受到守护之灵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识海。于是,他冲着众人喊道:“走了,我们去下一个灵源之地。”说完,他们一行人便朝着新的目的地出发。

距离金陵博物院不远便是那宛如仙境般的钟山灵源之地。

这钟山之上,有着两处最为宏大的灵源,其一乃是承载着明朝皇家记忆的明孝陵灵源,另一处则是象征着革命先驱精神的中山陵灵源。

进入钟山风景区后,仿若瞬间穿越时空,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山林间,枫叶如火,层林尽染,一片片红叶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斑驳的黄、深邃的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秋日风景画。

阳光洒下,落叶如蝶,翩翩在石板路上飞舞。

脚下是厚厚的落叶铺就的金黄色地毯,每一步都踏出了沙沙的声响,仿佛自然界的低语,讲述着季节更迭的故事。

继续深入钟山之中,第一站便首先抵达了赫赫有名的明孝陵,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昔日王朝的辉煌与沧桑……

明孝陵坐落在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陵寝,始建于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到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历经32年之久。

明孝陵景区以明孝陵陵宫区为主,包括大金门、四方城、神道等附属设施,以及周边的下马坊、梅花谷、梅花山、明东陵、紫霞湖等景区。

华夏守护之灵感受到了这里辉煌的历史气息,那时候的华夏还站在世界之巅,于是他没有出来继续在识海中整理账本。

于是夏先衍带着众人进入了明孝陵。

漫步在陵园的石板路上,两旁的树木换上了金黄、火红与深褐色的华服,落叶如同时间的碎片,轻轻铺满了路径,每一步都踏出了历史的回响。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庄严的皇家陵寝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柔和。

明孝陵的神道,古老的石兽在,更显庄严肃穆,仿佛在静静守护着这片

神道两旁,石象、石马、石麒麟等神兽雕像静默地守护着这片历史的厚土,它们身上也落满了季节的馈赠,在斑斓秋叶的簇拥下,显得更加古朴而庄重。

秋风拂过,带来阵阵凉意,也似乎在低语着六百多年前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份宁静与肃穆之中。

陵墓的宝城之上,明楼巍峨,琉璃瓦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柔和而神秘的光泽,与周围斑斓的秋色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显其庄严不朽。

远处,紫金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与近处的明孝陵相映成趣。

夏先衍蹲下身子触摸着脚下的大地,灵源的意识感受到了他的亲近,只见落叶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仿佛一场金色的雨。

灵源的意识在高兴的起舞,那些落叶仿佛是它翩翩起舞的裙摆,随着它的节奏在空中旋转、飞扬。它在热烈地欢迎着夏先衍的到来,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喜悦与接纳。

灵源在向夏先衍诉说着明初的历史,诉说着洪武大帝与马皇后的故事。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府称帝,立国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他出身贫寒,早年历经无数磨难,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崛起。

马皇后生于 1332 年 7 月 18 日,原名马秀英,宿州人。她出身书香门第,后因家族变故被养父郭子兴收留。

元至正十二年,郭子兴在定远起兵响应农民起义,次年二月攻下濠州后自称元帅。朱元璋收到发小汤和的召唤,在皇觉寺出家的他毅然投军,成为郭子兴帐下亲兵。朱元璋精明强干,很快得到郭子兴赏识,郭子兴为笼络他将养女马氏许配给他。

此后,两人在乱世中相互扶持。朱元璋遭郭子兴猜忌被关禁闭时,马皇后偷送大饼给他,自己前胸被烫伤,还四处奔走为朱元璋求情。在朱元璋领兵打仗期间,马皇后亲自为将士缝衣做鞋。陈友谅大兵临城时,她拿出私房钱犒赏士兵稳定军心。

册封为皇后后,她保持节俭朴实生活作风,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粗茶淡饭,缝补旧衣。她还在朱元璋猜忌功臣宿将时多次劝谏。

朱元璋对马皇后也深情满满。他记得贫贱夫妻恩情,从乞丐到皇帝,一直感恩马皇后的陪伴。朱元璋爱马皇后爱了一辈子,1382 年(洪武十五年)农历八月丙戌日,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帝恸哭,遂不复立后”。他们的感情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感受着不断传来的历史,识海之中的华夏守护之灵停下了手中的笔,将账本搁置在一旁,开始关注《人文经》的变化。

明朝起于应天府,在夏先衍进入金陵后,《人文经》一直在记录应天府的关于历史的记忆,将明朝这一段辉煌而又曲折的历史逐渐补齐。

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都仿佛在《人文经》中活了过来,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历史片段,在人文经中变得清晰起来,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人文经的书页间展开。

他带领着众人找了一处极为僻静且充满灵气的地方,静静地等待着明朝历史的编纂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夏先衍带人找了一处僻静之地,静静地等待着明朝历史的编纂完成,也期待着能够从这浩如烟海的明朝历史文化之中创造出修行功法来。

而此地的灵源仿佛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期盼与决心,默契地配合着《人文经》,源源不断地调来了大量的造化之气。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日头也渐渐偏西。华夏守护之灵开始牵引着造化之气进入识海之中,

刹那间,只见无数的金色文字如同漫天星辰般在《人文经》中涌入识海,它们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宇宙万物的奥秘。

这些金色文字在空中不断汇聚、交织,最后缓缓凝聚成为一册散发着古朴气息的修行功法,封面上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明经”赫然映入眼帘。

当这册《大明经》正式诞生的那一刻,一股磅礴的气势瞬间弥漫开来,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之震颤。

华夏守护之灵赶紧出手,遮掩住了气象,而夏先衍赶紧稳住心神,放空思绪脑海一片清明。

明齐日月,量合乾坤——《大明经》,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