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奇真山主摆摆手,笑了笑,问道:“有一段时日没见你前来请教难题,最近可有遇到什么困惑?”

“有的,有的。”

方霄杰也不客气,将自己在研读《龙脉天机卷》时,所遭遇的重重难题,如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奇真山主耐心地一一解答,偶尔也会让白梦攸代为讲解。

白梦攸解答得极为精准,有的放矢,言简意赅,令人茅塞顿开。

显然她对《龙脉天机卷》的理解非常透彻。

随后方霄杰又将在炼制阵法器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说了出来。

在详尽的解答中,他无论是材料的选择、符文纹络的篆刻,还是炼制过程中的细节,都收获了不少实用的技巧和启发。

厅内安静了片刻。

奇真山主轻轻呼出一口气,神色肃然道:“还有一件事,初素山主自知大限将至,决定于明日午时兵解转世!方霄杰,还需劳烦你代为师前往,恭送初素山主最后一程。”

方霄杰点了点头。

他和初素山主达成的交易并没有对师尊隐瞒,于情于理,也应该去一趟。

想到人皆有生老病死的铁律,方霄杰有叹息、有敬畏、有唏嘘!

若说生老病死是天道循环,那么修行就是逆天行事,证道长生,可纵观古今,不都还是人死入土!

什么是长生之路?

莫名想到星辰寻宝指向得到青铜戒指,如果里面真的存在上古时期大能的灵魂,记忆完整,意识清明,那么这又算不算是一条另类实现长生之路?

方霄杰犹豫了片刻,还是开口问道:“上古时期,有些大能预见自己大限将至且破境无望,便苦心钻研寄神秘法,使元神出窍离体,寄生在这些至宝奇物中,借此躲避兵解轮回之厄,并在未来寻找合适的肉身进行夺舍重生。如此一来,似乎另辟蹊径实现了长生久视。敢问师尊,这种事情真的存在吗?”

奇真山主怔了怔,大概是没想到他会问这样的问题,微微蹙着眉头思索了半晌,方道:“是真实存在!”

无形之中,方霄杰呼吸沉重起来。

一旁的白梦攸瞪大眼睛,一脸匪夷所思。

奇真山主看着两位徒弟一副求知的模样,缓缓开口解释道:“不可否认,通过寄神秘法寄生于养魂木之类的至宝奇物中,确实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灵魂记忆完整无缺、意识清醒如常!然而,其中亦有诸多限制。”

“比如无法自由行动,一身修为与诸多神通也会付诸东流,仅余些许神识之力可供驱使。然而,元神若长时间脱离真正血肉之躯的滋养,便如无源之水,神识难以再生,只减不增!没了克敌手段,就像老虎被拔了牙,倘若不幸落入不怀好意之人手中,便如同待宰羔羊,毫无反抗之力,极有可能落得个魂飞魄散的下场,失去进入轮回的资格。”

“再说到夺舍重生,相当于夺取了他人的生命和机缘,会背上沉重的业力!业力缠身如跗骨之蛆,在修炼过程中不断显现,阻碍境界的提升,渡劫之时引来的天劫更是凶猛异常!夺舍重生虽能延续生命,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重生。寿元并不会因夺舍而有所增加,只是将夺舍前的剩余寿元续接下去罢了。这意味着,即便夺舍成功,修士依旧要面对那日益逼近的大限之期。”

“因此,境界高深、深谙天道循环之理的修士,对夺舍重生是避之不及。唯有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才会选择夺舍重生之法,以求一线生机。”

一口气说完,奇真山主此时的心情很复杂。

这些内容,一部分有她从古籍看到,另一部分则是她从师尊那里道听途说。

辛苦求长生,到头来不还是无足轻重的枯骨一副。

她经历了父母和兄长的寿寝正终,也见证师尊的坐化兵解。

对生死大事,她早就看得云淡风轻,想了想,奇真山主补充道:“长生,是无数修士穷极一生的追求,但寿命多长才算长生?回首望去,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凡人若能活上百年,已算是长生,若这一生顺遂,儿孙满堂,未必不比那些长生不死的仙人来得快活和逍遥!”

方霄杰嘴唇微微翕动,最终还是没有反驳什么,陷入沉思。

白梦攸缓缓闭上双眼,思考这番话的深意。

奇真山主也没有继续语重心长传授道理,静静等候着两位弟子自行领会深意。

良久之后。

方霄杰缓缓开口道:“师尊的意思是,不该以追求长?不死作为道心的依托!真正的长生正道,是去探寻自身最本源的追求,也就是道?通明,明?见性!修行路上,本质上是一场不断认识自我的旅程,而所谓的长生不死,不过是这一过程中自然结出的附带之果罢了。”

白梦攸蹙着细细的柳眉,心头似乎隐隐抓到了一些东西。

奇真山主眸中掠过一抹赞赏之色,情不自禁地拍掌赞赏道:“正解!若以长?不死为终极追求,从?修仙得道,那么你长?不死?为了什么?譬如那磐石,虽能历经十万年而不朽,然其存在之意义何在?世人孜孜以求之长生,其意义又究竟何在?”

奇真山主忍住笑意,继续解释道:“昔年为师曾览阅一部奇书,名曰《九问》,其中所载上古遗闻轶事颇多妙趣!书中提及,佛门有高僧发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宏愿,证道长生不朽,此为道心;儒家孔圣先师以‘仁’为??的道?,立身行道,其志可昭日月;浩然圣人取‘义’为立身之本,虽九死其犹未悔,以生命扞卫世间至理;也有以以中兴宗门、光耀家族为己任,于激流中勇进;也有以复仇作为动力,于逆境中图强;也有为寻亲、为活着、为逍遥......总之五花八门,只要把握??的本?就可向天问道!”

“唯独不能是追求长?不死,否则越惜命怕死,反而是???魔的前兆,在渡心魔劫时,容易沉沦在营造的长生幻境中,无法逃脱,直至神魂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