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往事莫回头 > 男儿有泪不轻弹(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86

二十年前,往事如烟。

七年之痒,无法避免。

务工带来经济的拮据,在孩子成长的岁月中逐渐凸显。生活中的琐事,相互包容的矛盾逐渐激化,热情被麻木替代,压力被沉默默许,笑容被抱怨斥责。

深知妻务工的艰辛,过罢春节,便一同又去了浙江。

妻仍在工艺品厂上班,我也进了一家民营制鞋企业。“中国制造”正是我们那批七零后、八零后的农民工双手所堆砌,而换来的工资报酬,养家真的是一分钱想掰开用最好。放眼长三角到处是工业区,到处是务工的人潮。

清明节的时侯,工厂放了一天假,我去了周王庙镇寻到了程华的住处。吴友奎、刘小禾同在。

程华的妻子刘秀,是我第一次相见。虽说小孩五岁了,身材保持的特好,林黛玉的脸型着了淡妆,走起路来,腰部轻扭臀部微晃,1米65的身高,特拥有西施的范。

程凤也驱车过来了,变得珠光宝气。留着学生头,带着金耳环、金项链,左腕翡翠镯,右腕金手链,握着诺基亚的手机。她在镇上的酒店准备了丰盛午餐。海鲜、缸肉,狮子头,那是我第一次吃海宁特产。

春江水暖,岸上桃花,乘着酒兴,由程凤带着,我们一起去了杭州西湖。

我们都是第一次观光誉满天下的“人间天堂”。随着徐志摩、郁达夫等文章的足迹,竟然第一次我作了大家的导游。

说不尽苏堤春晓,雷峰夕照,讲不完南屏晚钟,宝石流霞,沐浴着平湖夜月,倾听着曲苑风荷的歌声,沉醉在西湖的春色之中,不觉间便是午夜,我们才怏怏而归。若年以后,当与吴友奎提及这次游西湖时,留诗《梦回西湖》记之——

断桥虽语名天下,堤柳入春依吐新。远处画船盘白鹭,亭前游客摄流粼。栖霞一片故乡色,梦里几回忘我身。难等红颜真情送,熊郎本是断肠人。

87

鞋厂工作了半年之后,觉得收入不行,又跳槽到针织厂,针织厂的工作熬夜很频繁,收入还是不行,一个月仅能挣到七八百元,同鞋厂差不多,又跳换到皮衣厂,工资是多了些,收入在每月一千元,但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三个小时,对于我这种拿过高薪,工时又短,工作量又少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煎熬。我又自作主张离职了,这样断续地换着工作,时间又过了两年,并没有挣到多少钱。与前些年在广东的务工收入相比较,一年连那时的三分之一都没有,情绪上很是低迷,与妻的争吵也多了起来。便负气回了家。

归家之后,便去了岳父家,刚好遇上大舅子回乡为浙江海宁的一家工厂招工,并说同我按招工合同赢利分成的利润对分,在大舅哥的蛊惑下,帮其各乡贴招聘信息,联系工人。

那是2006年,新县乡村还很好找到廉价的劳动力,一个星期之后,妻哥带着前来应聘的八十多人,独自租车去了海宁。走的时候,却并未带上我。那年秋天我又去了北京,为光山县的个体老板做车工。

春节前,随着务工潮的回归,我与妻哥又见面了,而妻哥向我解释他独自去浙江的原因,是他没有把握能让我挣到钱,说现在稳定了,过罢年再让我一起去。

明知他是糊弄我,办得是过河拆桥的事,却碍于妻的情份,过罢春节与妻又一同去了浙江。

到了他所在加工沙发的工厂,我与妻只充当了缝纫学徒工,两个月下来,每月才能挣五百元钱,对于那些初中毕业刚出学堂的少男少女,学徒工的收获很值得,对于我这婚后的壮年,收入相对却是很少了,一夜回到十年前,还没有在东莞的工资高,与妻商量后,她回到了原来的工厂,我也又一次回到了家中。

2008年的春节之后,在回乡创业的号角下,在狭隘自负的认知中,为了生计,为了即将长大的孩子未来教育,带着我的憧憬与美梦,留守在新县,并在县城开始了新的生活。

从农村走向城市,是发展中国家不可逆行的潮流。也是那五年开始,大量的国企重组下岗,大量的城镇土地开发,国家开始了以土地支撑经济开发新一轮扩大资本市场的序幕。房价以阶梯式的倍涨,地产商、开发商、银行开始了收割经济开发的红利,也开始了疯狂收割农民工的剩余资产。也是那一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也开始暴发。

以务工养家糊口的我,拿着手上少得可怜的积蓄,免强上县城的朝阳门,在内侧东边巷子,租来二十几平方的一间门面房,开了缝纫小店维持生计。也是那一年,我也开启了敛财购买商品房的序幕。

那一年,我步入33岁。

88

? 万事开头难。

从寻到此处座东向西的门面房之后,便开始做招牌,将房子又做隔断一分为二、充分利用其空间,幸好房后有大窗,窗上隔层用作睡觉的地方,窗下又隔断,南侧作厨房,北侧作洗手间。余下大门经营十三个平方的空间,也足够了。缝纫机平车,锁边机摆在大门内侧的北边,墙边挂上我曾在熊河桥头开店时剩下的布料,就这样开始营业了。

开始的第一个月,缝缝卖衣服门店与顾客裤脚修理旧衣服,仅能维持生活费。第二个月便有少数客户定制服装。小店的生意逐渐地开始迈向了正轨。

那时儿子十岁,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店后每个星期五下午,皆回村子,等儿子放学后坐上私人的运营中巴车,接到县城同我一起住。

从家里到公路上乘车,经过村西口的旧时村部(也是我小时侯读小学的地方),里面传来隆隆的机器加工声,而河对面,则是整个熊河村及附近的乡邻榨油的油坊。

我每次回村的时侯,眼晴总是不经意地瞄一眼、村西头河对岸的一排青瓦房油坊,但是在这排青瓦房里,很多年很难再听到从那里传来那种粗犷的毫迈的榨油撞击声了……

一九七九年立秋后我六岁,还不够资格到上学的年龄,跟着母亲去村西头菜园里去摘黄瓜吃。那时把黄瓜当零食水果享受,在童年里是非常奢侈的盛宴了。

那是立秋后生产队第一次分田到户后大丰收,父母亲很勤劳,我也开始吃上饱饭了,精神头儿特足,在后面挎着母亲给我的小竹篮儿一蹦三跳地跟着。

刚出村口,拐过村西头的大队部,我家的菜园便历历在目了。而此时,却突然从河对岸,传来了“嘣通”的巨大撞击声,而不黯世事的我,立即扔掉了竹篮,吓得赶紧跑上前抱住了母亲的腿,接着又接连传来了撞击声,而母亲微笑着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说:

“别怕,这是对面油坊里在榨油呢,吃饭炒菜不可或缺的东西。大白天你怕什么呢!”……

上小学二年级时,由于初级中学搬迁到了我们村东的小学,村西头的大队部变成了村小。立秋后开学不久,便常听到这种粗犷野蛮的撞击声了。

那时教室外我大伯租连环画小人书,上面有兵士扛圆木撞城门的画面,而正看时木搾的撞击声响了,同学们都笑着说士兵在撞城门呢!

河道上那个年代没有桥,而是河埠石与纤陌田埂小道,偶尔好奇和同学们放学后一起去看榨油,为了安全,油坊的大人们不让进,只能在门口偷看几眼,那巨大的圆木被四个壮实的大人推动着撞击木榨的触点,震得房子都跟着轻轻晃动,那种粗犷的野蛮撞击声有节律地幌响着,并携唱深沉又而浑厚有力的号子。火热的青春在澎湃激昂中迸发,血与肉的灵魂在原始中诠释。在那深秋蔚蓝的群山中回响,击漾着深邃的空间,甚是雄壮豪放,在静谧红叶翻飞的山林与夕阳西下的河堰之中,向周围回荡。似仿于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征战的号角炮。

到了九十年代 ,在当时老支书与在信阳任职的行署专员努力行动,政府财政的拨款与民间资肋之下,建了“乐意桥”,方便了此处的通行,并延用至今。

渐浙长大后,才知道大别山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成就了这古老的木榨榨油技法的传承技艺。除各个家庭里需榨油外,勤工俭学也拾捡茶籽,由老师带队背柴送茶籽榨油。逐渐便熟悉了这村西头河对岸的油坊。

茶籽米分离晒好,拿在耳边摇响声音清脆后,便可以送到油坊加工了,父亲便叫我帮牵着耕牛,去拉石捻子,捻碎成面的茶籽上蒸笼筝蒸熟做成包饼,放入榨堂中排成一排,塞上木楔子挟紧,然后用圆木撞击法挤压榨堂中的木楔,受到巨大压力与承受挤压的茶饼便流淌出了清亮的茶油。

木榨榨油用圆木撞击木楔挤压茶籽包饼时需三至六位成年男子,前来榨油的乡邻都循环着轮换互助完成过程,在原始野性的力量操控暴发下,相互谐调默契地配合,向木楔点完美粗犷地有节律地撞击着。并伴随着传唱古老而深厚优美的号工调子。

除了榨压茶籽油,还用来榨压花生、芝麻等植物油。压榨花生油时,首先把清洗干净凉晒好的花生炒熟,再用石捻捻碎成面,然后再上蒸筝蒸熟后制成饼坯,放入木榨榨堂内压榨。在大别山一带,木榨的榨堂在制作与设计时,根据木料材质有大小,我们村子的木榨油坊,榨堂中可以放入二十至三十个饼坯,压榨一次可榨起三十至四十斤植物油。每压榨一次植物油称之为“一响”。

而压榨花生油炒花生这个时间段,香飘四溢,浓浓的香气随风漾荡,这时就招来了在四周耕作的乡亲,就寻着香气来油坊喝喝茶 ,间歇一会儿,品一品这香韵十足的花生,相互之间谈侃着今年的农事收益,压榨油的主人与油坊主盛情相待,如人手不够用时,并挽留帮忙打罔工(无工资待遇帮工)推撞圆木榨油。我们孩子在油坊门口的稻谷场上玩耍时遇上了,客气大方的主人便用洋瓷碗或者葫芦瓢装送出来,招呼我们玩耍的孩子,除了饱吃以外,口袋里也装得鼓囊囊的,那时的花生,吃得可真香脆啊,多少年过去了,梦中时时还在油坊品尝乡亲们的花生呢!

如果在闲聊中,有乡亲们说:“今年花生丰收了,除了卖了三百元,还榨了足三响油。”三响油就知道大约有一百三十五斤,需要四百斤花生压榨。童年那时凉晒好的花生卖五角钱一斤,这位乡亲家里那年花生收获了一千斤多点。而压榨茶籽油时,每一个饱响就只能在四十斤左右,花生大约需要三斤压榨一斤植物油,而茶籽米粒大约需要三斤半才能榨压一斤植物油了。

记得陪同父母每次路过村西头听见熟悉的榨油撞击声时,父母亲总会露出会心的笑脸。

“又是谁家在榨油了……”

后来捻碎茶籽改为柴油机作动力。

又过了几年改成粉碎机。

时代在变迁,生产力的与时俱进,随着机械压力榨油机的出现,古老的木榨榨油就慢慢闲置了下来,静静地躺在油坊里。这些年再也难得听到那回荡在村西头河对岸的撞击声了。

在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里,每次陪父母路过听到原始野蛮的榨油撞击声时,便浮现出父母亲满足的笑意。在现在务工生涯里缺少儿女陪伴的岁月中,那是一种久违的幸福回眸记忆,如在自然界演奏的一场盛大的交响音乐会,在夕阳西下霞辉相映的白露河古道边回肠漾荡……

89

望着荒废的旧时村部与旧时村小,在近半个世纪支离破碎的记忆里,村西头荒废的老房子,仍静静地躺卧在古老的村庄角落。

在这里,曾安抚了生活,见证了时代发展史。在曾经充满荒凉的记忆年代,也只是仰天长歔……

村西头舍地坟向西,曾有唐时所建谷丰祠,在文革中被毁,参杂着挖掘的墓砖,盖起了村西一排青砖黛瓦的大队部。

文革时太爷因坐镇了一年的武昌府,让参过红军的爷爷背负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大高帽。儿时仍记得红卫兵推着爷爷游村示众,在村西的大队部挨批斗,弄得全家人一脸愁云。一九七九年被平反,一九八三年还领到了参红军补贴的工资。随着爷爷身份的转变,着实让父亲高兴了一回,在为爷爷领到工资的那天晚上,父亲在家自斟自饮兴奋的喝醉了酒。

大队部靠东还有一片水田,依稀记得生产队长用抽水机把河水抽上来,然后用人力水车把水又抽上大队部后小山腰上,然后又用一部抽水机把水抽过村庄后山岭,灌溉后冲的那畈水田,生产队三十多个劳力轮番上阵,大队干部亲自指导,还来了乡干部,场面很是壮观。而晚上,把生产队的劳力组织起来,打着火把,彻夜不眠地挖山,修成一道道梯田。现如今的大部分山上,还依稀留下那时采挖的痕迹。那时叫“翻山取水,翻寨为地“的形式教育。把”农业学大寨”发挥的淋淋尽致。其实在山那边有个水塘,把水放了也能灌田,现在想想那些年,大集体时代生产队里乡亲们有些“工程”干得叫啥事?

后来听爷爷讲,为了搞大办钢铁,生产队炼不出铁来,除了农具,把家里所有铁器都搜去上交,连做饭的铁锅都交出去,砸碎了炼铁上交任务。

那时大队部还有一部东方红牌拖拉机,到责任田分到户后,那台拖拉机就被闲置在哪里停放着。

到了一九八一年,大队部改组村委会,又在宽阔的大院四周盖了东南西三排红砖瓦房,围成了一个四合大院。

一九八二年秋,高山村的初级中学搬迁至本村庄,原先靠村东面河边的村小变成了初中,因教室不够用,村庄西村委会大院东面的新房子,便腾挪成了小学一年级与二年级的教室。

我那年读二年级便在村庄西头读书,课外休息同学们免不了去攀爬村部的拖拉机,有位同学不小心跌下来摔破了头,第二天那台老旧的拖拉机当作废品被人拖走了。

那时学校门口偶尔来了提竹筐卖瓜子的老奶奶。但在那个年代,买瓜子的也只能是村干部与老师了,而我们学生哪里有零花钱买瓜子呢?也只是路过时瞟几眼罢了。

但是校门口每天午后,在阳台上有一份借阅连环画的小摊,摆书的人是我叔公,所以吃午饭后去学校,我都能看一些连环画小说,也让同学们羡慕不已。下午放学后,叔公的书摊摆在合作社的阳台,有时我放学后没有什么事的情况下也赶去哪儿观看。那也是我儿时最热衷的课外“图书馆”吧。叔公是参加淮海战役的解放军战士,虽早已辞世,但我常去新华书店或图书馆,有时不自觉地便想起了叔公那苍老而又弱不禁风的身影。

农村那时侯武打电影很流行,有时村西头旧村部的大院便有人租来放电影。到了晚上,附近村庄的人都赶了过来,旧村部与小学校的大院很是热闹。我们小孩子不用买票。放学后有时不吃饭,就扛着长板木櫈占位置,等着家人的到来。天刚黑,姐姐带来了包着咸菜的米饭团,那时吃得有滋有味、甜甜蜜蜜的,那米饭团吃得可真香呵!

一九八五年,因河对岸敬老院搬迁走了,村里办的地毯厂因销路受阻倒闭了,村委会搬了过去。这样,村西头的房子就变成了村小学。

一九八五年,由于父亲后来当选了生产队长,几个生产队的劳动力日夜奋战,以发放完成村部义务工票的形式,开出了一块操场,供孩子们课间活动或做课间体操,说是操场,也只有蓝球场那么大。后来村小迁至现在的新址,村西的小学被租去做了加工白色荧火石的工厂。

因工厂在村子西头,噪音对住户有一定影响,对环境保护也有一定影响,五年前被勒令停产。而村小也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就荒废在村子西头。

这两年县里在红城旅游的带动下,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对古村落的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加强,村庄里修好了基础设施,美化了环境,保护了古代建筑,为整合旅游铺平道路。

而原村西头荒废的小学,村委会已租用给个人。面对着集体土地的逐渐流失,在对集体土地逐渐转变成个人财产的演变,在现实农村中屡见不鲜,但村民的利益却无从谈起,这种现实的土地纠纷,随着农村土地经济价值逐渐地被升值利用,成形的纠纷所带来的矛盾,也正在社会中滋生酝酿……

到了现在,旧村小已经全部拆除,只剩一块荒废的场地,村里准备建旅游接待点,虽说大搞乡村振兴,但目前疫情之后带来经济不景气,地方财政亏空负债,资金到位不及时,就停放搁置了。

?90

? 再回头看一眼,村西头的那片莱园又荒废了,已经是春意盎然的小树林,旁边一丛丛山竹迎风飘荡,还保留着一丝往日竹园的影子。

小时候,爱玩水枪,是父亲给我做的,取一竹节处锯掉,形成一只能装水的竹筒,然后在竹节交界的节壁内钻一细小的洞,另一边用筷子缠上废棉布,把竹筒口填得密实,形成简单的活塞。用手一推一拉筷子,便可喷水、吸水,节壁的小孔钻得越小,水就会越喷洒得越远。走在五彩斑斓凸凹不平的石板路上,不小心却摔了一跤,同时也摔破了心爱的水枪。

那一年有四五岁吧,竟然悄悄拿起了家里的镰刀,跑到村西口后山的竹园,砍断了一棵竹子,还没将竹子斩出一截,就被看竹园的叔叔给抓住了。

这一下可不得了啦。叔叔把镰刀给挟下,当场甩了两耳光,并拧着我的耳朵拖着我,另一只手还拖着被我砍断的竹子去队长家邀功。

那时是集体时代。\"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呢?怎么能搞小自由呢?这孩子是父母叫来搞破坏的?这家庭的人怎么这目无管束呢?”队长吼着,\"马上放工了开批判会,毛主席语录是怎么学习的,叫这家封建地主分子好好学习,好好背背这毛主席语录!”

闻讯赶来的母亲,看着被拧红的耳朵,把我抱在怀里,轻声安慰着我。问明我是为了摔破了水枪,而想再做一个时,便哭闹了起来。

\" 他还是个孩子,知道个啥呢?连个孩子也不放过,看都打成啥样了?”

母亲在队长集体办公的公家屋子里叮咛我,下回千万不能再砍竹子了,没有下次了。在小队会计的调解下,帮助写下保证书,叫母亲按了手印,扣除父母三天工分,并且扣发三天家庭口粮才领走了我。

那时哥姐姊妹五个,我最小,父母也最疼我,又多病。家里又是缺粮户,因太爷曾任职武昌府,属封建地主分子,成份又不好,家里经常挨饿。

父亲放工回来的时侯,己然是正午了。由于家里揭不开锅,我在河边上的草坪上,寻了两颗酸地母的草类植物吃,肚子还是咕咕叫,面对着父亲回来,我亲昵地拉着父亲的手。

\"爸,我好饿呢!”

父亲蹲下来,面对面瞅了我两眼,缓缓转身背起了我。

\"小孩谁要?卖孩子啰?”

……

父亲从差不多一里地长的村子上塆喊叫到下塆,然后背着我去了十里地开外的乡政府。

在接待室里,乡干事是一个精疲的老者,端来了米饭,还有肥肉。我同父亲吃得瞒香,那是我儿时记忆里吃得最饱的一顿饭。

回来的路上,遇上邻村高山塆的东方红拖拉机、在乡政府办事,便顺道带回了我和父亲。

那是我第一次去乡里,第一次坐车,第一次出的最远的门。回来后,村里的人笑着问我们。

\"没卖掉孩子又回来了哈!”

父亲回来后,拿出乡干事专批的一百五十斤大米的专项补贴照顾,下午从集体仓库里一担担回了粮。晚上母亲煮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家里的人又跟着吃了一顿饱饭。

村西口的竹园儿时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进去过了,只是偶尔从那路过,也是望而生畏,心里便想起了看守竹园的叔叔。小伙伴们玩耍时,只要钻进竹园,我就望而止步。

有一次塆里有个叫小黑子的伙伴钻进去玩耍,被本地的偷狗子蛇(蝮蛇的一种)咬了,幸亏他父亲是村医,发现得早才幸免一死。而父母叮咛我时,我小时就倔强的性格只说了一句——\"我死了,也不会进那片竹林的!”

我八岁那年,田地承包到户,我也上了一年级,在学校旁村南头也有片竹林,同学们邀我,也是不进里面去玩耍的。只是偶尔看着,摇曵在风中的竹浪,听那低沉的啸鸣声。

村西头靠后山那片竹园,在我十岁时就乱砍乱伐而落败了,后两年乡亲们逐渐开垦成了菜地。

回家时便经过那片菜地,也就不由忆起这里曾是一片竹园,还有那历历在目的往事。

偶尔驻足在那片莱地,那段酸楚的回忆也飘荡在心头。护竹林的叔叔多年前已向我解释,那时也是迫于无奈,是队长发现叫他去的,不然要扣他工分。我笑着原谅他说,是那个时代的无奈。

又过了几年,护林的叔叔与小队的老队长也相继辞别了人世。

村南头河边的竹园依在,而且护理得特别好,护理竹园的乡亲并送给了我新鲜的竹筝,这也是我自从东莞务工后第一次吃村里竹园的竹笋。才发觉也是美味中的佳品,清香透着一份甘甜,又含有那么一丝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