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往事莫回头 > 这条路究竟有多长(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我回头看时,母亲扶着堂屋的大门墙边的一侧,稍弓着腰,满头的白发随风飘飞,消瘦的脸庞上,深陷着有些呆滞的眼睛。正凝视着我离去的身影。

我强忍住盈满在眼中的泪,扭头走下了残破的门道台阶。转身又向塘坝埂走去……

前两年回老家看母亲,她呆滞的目光,皱巴的皮肤,银白凌乱的头发。

母亲总数落我:“总回老家干啥事?你孩子带好了吗?钱挣的够花不?……”

父亲生日给她带衣服,她却说:“活不了几年了,做那么多衣服也穿不完……”

我总认为太啰嗦了,不做声,把卫生做一下。我劝母亲——

“年轻时那么干净,怎么现在自己搞得这么乱糟糟的,到处随便扔日用品?也把自己弄得利索些……”

“已经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也不想动一下手了……”母亲回答着。

再回去,母亲说:“怎么总往回跑,县城里住着没事干么?”

殊不知,母亲见一次少一次,我也只能隐忍着她的唠叨。

近年生意不景气,总在亏本欠钱,已欠了不少债务,而给父母亲的钱也少了许多。孩子就读大学后,我也外出务工了。

临行前,路费是借的。回去看了母亲,留了两百元给母亲买零食吃……

“儿无能、父母苦”!我心中很自责地坐上了开往县城的私人运营车。

不曾想,这一别,竟然是我与母亲这一生中、最后一次的离别……

回忆写到这里,已是午夜时分,我真想痛哭一场,但“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想起了小时候,牵着我的手,送我上学,送我打工,一次次的离别……

母亲在我的脑际中,那时是天下最美丽、最庄重、最威严的。如庙宇中的观音像般慈祥、谦和,也如西方神话中的女神般尊耀。

我看着如今病魔缠身而又苍老的母亲,轻握了她那裂糙的手,强忍着泪走出了家门,心里酸酸的。

端午节的时候,我手机在公交车上被人“借”掏走了,用的是老家卡,只能回居住地补卡。那时还在工厂上班,只请了两天假,早上八点半下了火车,在县城补办了手机卡,又恢复许多丢失的数据与消费零用钱。占用时间久了,已到了中午十一点。由于下午三点的回程票时间紧,没能回去看望。叫熟人给父母捎去了我从五芳斋买回的特产——嘉兴粽子。

后来听小星传话,父母亲说很好吃。但这次国庆节与小星一起回来,也是我最后一次买东西给母亲吃了。

218

小星是族内的小兄弟,2008年春天,在“回乡创业”的浪潮之下,他放弃了在杭年薪十万的工资,与我一样回乡创业。与同村的小二黑开办了一家野猪养殖厂。

世上最难的莫过于创业之路。不论成功与否,首先是垫资。作为农民务工出身的,能挣上大钱的青壮年,在新县也是百里挑一。更何况我们创业,是没有多少资本的,只是凭一份火热的情怀,一份对家乡的热恋,一份对父母养老、子女上学所担当的责任而回乡。

自己没有管理、养殖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按照政府畜牲局出台的管控方针而开建。当种猪买到时,在乡里畜牧医生指导之下,一边学习一边养殖,当地人所说的“现学现卖”。

第三年春季的时侯,养殖厂出现了资金严重短缺,我把手中仅有的两万元流动资金,其中一万六千元,无利息借其挪用了一年多,并且连欠条都没让其签写。直到第二年春节前,我生意不景气,因交房款,才向其提前说明,到了卖猪出栏时才还了回来。

直至2012年,猪场发展成为淮南猪生产养殖基地。直至2018年冬,猪厂也开始出现了亏损。

直至2018年春节前,市场疲软,猪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了拓展业务售卖野猪肉,学习金华火腿的腌制技术。那年非洲瘟疫也同时在国内开始蔓延,由于小星多次到浙江学习,管理出现漏洞,至次年,瘟疫悄然进入其所管控的猪厂。

我从新县返回海宁之后,便想着自主经营服务业,成本低,投资少,而且靠手艺吃饭,再次创业,这种行业很适合我目前的状况。

开始寻找店铺,在南关厢,遇见了曾经在工厂务工时的美女小钱。她背临洛塘河岸,在文化街上开了一间茶楼。我随她进店点了一壶毛尖,并和她在茶室聊天。

小钱三十岁出头,身材很匀称,有着一副男人的自信,凸显海宁人的干练,略有强势的眼角透着微笑。

她知道我在寻店铺与当前的经济状况后,建议我去海马路,说那里人多,房子小而且租金便宜些,问我明天是否去高阳山,顺道一起登山看风景不?

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她把我当即拉入了此行后微信群聊。

中午去了海马路,午饭吃了一份快餐,下午走遍了整条马路的街面,空店面占百分之五左右,适合我的只有一间房,十六个平方,是居民楼后面的楼道用墙隔断形成的。每次有人上楼,还清楚地听见有脚步声。只有水源,但没有洗手间,租金每三个月两千元。门面房对面是广场。广场旁有公厕,还有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经济压力不大,我便起意,想出租此屋,重新发展自主起步。

尽管选择了自主开店这条路,在开始的那几年里,收入确实相对较少。然而,这种模式所带来的自由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相比起给别人打工时受到的种种限制和约束,自己当老板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工作时间和方式,不必再看他人脸色行事。如此一来,便能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可以尽情去做那些一直以来心心念念却没有机会尝试的事情。比如,可以深入研究一门新的技艺或爱好;也能够陪伴家人共度温馨美好的时光;甚至还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领略世间的万种风情。总之,虽然初期可能会面临经济上的压力,但这份自由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体验,足以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由于与小钱约定第二天七点半,在皮革城大门集合出发,所以我选择在水月亭路的旅店住了一宿,准时去时,众人已在等候了。

一行九人,两辆轿车,我们沿海宁大道向南,又转向沿江路(抗日战争时修建的杭沪公路),向黄湾镇驶去,到了镇上转向东,奔向高阳山脚下的一处叫“岭下人家”的农家饭庄停车后,看看时间,已经上午九点半开始步行登山。与小钱熟悉的,还有一位吴家二小姐,领头的是一位中年男士,很有绅士风度。他们都配有登山设备,

唯独我,只带了超市里厚实的塑料袋,提了一个装有两升水的不锈钢保温杯。牛仔裤,茄克衫,遮阳帽,脚上配着回新县所穿的黑色运动鞋。

那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视野开阔。在上山之前,需穿过一片稻田。稻田正是二季稻成熟的时令,西风吹起田间阡陌上的桔子树,稻香阵阵,泥土芬芳,黄桔在枝头摇曳。好一派江南仲秋的田园风光。

小钱告诉我,这阡陌上的桔子此时又酸又涩又甜,等过了半个月霜降到了,才会甘甜而无酸涩的口感。而此时高阳山上的金桔正甜。

我们翻过高阳山下延的一处山岭,过山涧,淌小溪,顺山谷转向北行,来到一处镌刻着圣旨的牌坊前一百米处,路两侧有三米高的一对石雕、狮头人面神像。过了牌楼,便是四方石亭,亭中矗立着约三米高的驮背龟石碑。

这便是高阳山的圣旨牌坊。徐用仪之墓——全称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忠愍公徐用仪墓”。

徐用仪(1826年10月22日至1900年8月11日),字吉甫,号筱云,浙江海盐人。晚清名臣。浙江人为其设立祠堂于西湖,与许景澄、袁昶并称“三忠”。徐用仪曾纂成《海盐县志》刊行,另着有《竹隐庐诗存》等。

它是此处规模较大的古墓葬,石牌坊上书“圣旨”两字。中轴线上依次为墓道、华表、石牌坊、石亭、半月池、祭坊、墓庐、石兽、石翁仲和祭桌、墓碑、墓冢等设施。

镌刻“圣旨”的牌坊、四方石亭方正的亭柱两侧,各刻着一副挽联。因时间太久,今天回忆起那处古建筑,我已忘记了遒劲有力的挽联内容。只是那么气势磅礴的历史遗迹,却静静地躺在山谷之中,在西风乍起,黄叶飘飘的仲秋,显得特别荒凉。让一行玩友感到缕缕惊悚而亘古、久远的幽思。

走出山谷,上山到了一处荒废的山村,旁边山中的桔子树可以尽情采摘,吃到你不想吃为止,又解渴又解饿。只要你能带得走、背得动,野桔子随便采。顺石板山道,再向上爬,这段路是绝望坡,过了绝望坡,看见一座古城,上书“谈仙城”。据传此处唐代为修仙炼丹之地,明代以后成为了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要塞之一。

我们一边走一边摄影,一边说笑。他们当地人、偶尔还介绍着高阳山古老的传说。过了谈仙城,下山拐过一条溪流,继续向东上山,就登上了海拔251余米的高阳山顶。那时已经到了下午三点钟了。

极目远眺,江、湖、海、天呈现于眼前,在秋日的山巅,环顾四周美景如画,远远听见传来了钱塘江起潮的声音,即兴赋五律《初登高阳山》——

寻径览高阳,浓浓稻桔香。悬亭浮美色,堆雪破苍茫。江上潮已老,身前影更长。雁儿鸣昃海,是否过吾乡?

我们一行人在高阳山顶、合影留念之后,沿山道下行,至情定门打卡摄影,到了新四军旧址,又瞻仰了许久,转身再上鹰窠岭、观景台。

登上观景台极目远眺,南北湖宛如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岸边葱郁的树木和远处起伏的山峦;钱塘江则如一条巨龙奔腾不息,汹涌澎湃地消溶向东海,那滚滚江水与天际相连,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雄浑力量。而眼前的东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广阔无垠的海面仿佛一直延伸到了世界的尽头。

此时,天空湛蓝如洗,洁白的云朵像一般飘浮其中。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与海面上的水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海天一色的壮美画面。这壮阔的景色经过南北湖平静的湖面反射后映入眼帘,更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韵味。只见湖中的倒影清晰可见,仿佛是另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虚幻又真实,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和震撼。站在这里,仿佛能够感受到与大自然同呼吸、同心跳,领略到宇宙的无限奥秘。

在鹰窠岭上,据说春季的清明前后、秋季的白露前后特定的日子,可以看到日月齐飞的美景。不禁思绪万千,流连忘返,后填词《高阳台 、登高阳山》——

突岭鹰窠,荷苞欲艳,倚游东海钱塘。天下奇观,日月齐并飞扬。矗山如此多娇媚,令激情倾赋潮妆。桔呈金,浅笑嘻萦,稻曲流香。

一亭南北湖中傲。任大江东尽,潮起潮狂,笑我憨询,淠河鸿雁何方?绝唱千古高阳立,湿两腮,把酒思量。独怀殇。稀有清风,难去凄凉。

那一天返回海市从谈仙城路过时,想着如果老家熊河,有经济能力建这种沙陀古城,不但彰显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还能吸引各地游客打卡,该有多气派啊。但如此,只是想一想罢了。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着脸庞,我们一群人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山脚下的岭下人家准备享用一顿丰盛的美食。大家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气氛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