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皇:柴荣 > 第17章 宰相有了野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议政厅里。

范质坐在上头,皱着眉头在那想事儿。

王溥说道:“李昉这人咋样?他是前朝考中进士的,在咱们这儿当屯田郎中、翰林学士,工作干得很不错。蓟州那地方被契丹占了好多年,不服咱们的管理,得派个品德和才能都好的人去教化百姓。李昉这人宽厚温和,有君子的风范,能担得起这个重任。”

一般来说,刺史大多是武将当的,只有极少数情况才让文官来当。

不过现在文官地位提高了,尤其是他们三个宰相权力又管文又管武,都觉得可以试试让文官当刺史。

毕竟那些当兵的哪会管理州府啊?

这种动脑子的活儿,还得靠他们文官来。

这次正好拿幽燕的百姓不服管理当理由,试试武将们的反应。

然后一步步提高文官当刺史的次数,慢慢在新朝里占据主动。

魏仁浦说道:“我觉得行!这人的名字我听说过,确实是个能干的官儿。”

王溥看向坐在上头的范质。

见他在发呆,王溥喊了一声:“文素兄?文素兄……”

王溥提高了声音。

“啊!”范质回过神来:“咋啦?”

王溥说:“我们在讨论蓟州刺史的人选呢,我提议李昉,道济也觉得合适。”

“哦!”范质应道:“你们觉得合适,那就没问题,就他吧。”

王溥皱着眉头说:“文素兄这是咋了?最近看你老是心不在焉的?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范质一脸严肃,微微摇头说:“不是,是圣人最近批改的奏章,让我有种不好的感觉。”

王溥脸色一沉,没说话。

魏仁浦向来正直,惊讶地说:“我觉得挺好的啊!圣人不愧是贤后,她批改奏章,给出的意见很有想法,让人高兴。”

范质反问:“道济不觉得圣人太有主见了?”

魏仁浦严肃地说:“范相公,你这是啥意思?”

范质摆摆手说:“道济别生气,你听我慢慢说。圣人还没垂帘听政呢,只是陛下暂时处理不了政务,她在旁边帮忙。但是她对咱们审批的奏章,有很多看法。尤其是安排文官当刺史,她很不情愿。”

魏仁浦说:“这也说得过去吧!”

范质说:“可要是现在罗统军在这儿,道济你觉得圣人还会向咱们妥协?”

魏仁浦听明白了,说:“文素兄是担心外戚权力太大?”

范质一脸正气地说:“是啊,圣人很有主见,以后肯定会是一代贤后。让她垂帘听政,教导晋王,确实是咱们大周的幸运。

魏仁浦摇头说:“不会的,文素兄你想多了。魏王没接到诏书不能进京,天雄军也不像以前了。就一万多兵马,哪能是咱们十多万禁军的对手?”

范质紧皱着眉头长叹道:“也许是我想多了。我就怕咱们朝也出个梁冀、王莽那样的人……”

魏仁浦生气地说:“文素兄,说话小心点。”

范质见一时说服不了魏仁浦,也就不说了,心里暗暗着急。

就符皇后现在的表现,明显不会对自己言听计从,自己可是百官之首,难道真要被一个女人压一头?

王溥坐轿子回家,一进家门,就让人准备茶水,说一会儿有贵客来。

然后走到后院,给母亲请安,磕头行礼。

王溥出生在官宦人家,来自太原王氏祁县的分支,特别看重礼节,甚至到了偏执苛刻的程度。

一天看望三次,早上晚上各一次,下朝回来一次,就算身体不舒服,也不会落下。

甚至母亲心情不好,不想见他,他也会在门口磕三个头。

所以京城上下都知道,宰相王溥特别孝顺,名声传遍天下。

王溥恭恭敬敬地说:“娘亲,父亲来信了,问母亲啥时候回去。”

王母说:“不回去,除非那老家伙死了,不知羞的东西。”

王溥的父亲叫王祚,很有心眼,文的武的都行,管过盐铁的事儿,也带过兵抵抗契丹,当过三司副使管财政大权,也在地方当过刺史,保护一方平安。现在在郑州当团练使,负责郑州的军事防务。

王祚去年跟府里的丫鬟眉来眼去,干了见不得人的事儿,被王母抓了个正着,气得王母病倒晕过去了。

王溥知道后,马上把丫鬟处理了,把这事儿压下来,把母亲接到身边照顾。

王溥说:“母亲,事情都查清楚了,那丫鬟家里穷,才动了歪心思。父亲知道错了,把府上的侍婢都打发走了,就留了些老仆人。”

他苦口婆心地劝着。

主要是父母分开太久,容易让人说闲话。

王溥最受不了家里有不好的事儿,影响自己的名声。

把母亲说动了,王溥退出内堂。

果然听到下人报告,魏仁浦正在客厅等着。

王溥快步走到客厅:“道济兄!”

魏仁浦也回了礼,然后着急地说:“齐物兄,官家病情严重,已经没法处理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求稳。只有稳才能度过现在的难关。可文素兄最近做事太激进,倒不是不能理解他担心的事儿。但事情有轻有重,有缓有急,这四周都不安稳,江南、巴蜀、河东、岭南,都有二心,强大的契丹就更不用说了。”

“不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就想着以后的事儿,这不是有远见,是蠢。”

魏仁浦气得不行。

这世上有人看重利益,有人看重名声,但也有一些真正愿意为天下着想的好人。

魏仁浦就是这样的人。

随着大周的主心骨倒下,大周开始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魏仁浦看着情况越来越危险,却没办法改变,那种感觉让他抓狂。

王溥想了一会儿,说:“道济兄,你得理解文素,官家让咱们掌管文武,为了啥?不就是为了防止武将权力太大……防止那些骄兵悍将乱来?免得天下又乱了,又出现礼法崩坏,道德沦丧的情况?”

“这……”魏仁浦一下子不知道说啥了,确实是这样,在郭荣改革之前,那些军头太不像话了。

王溥说:“皇上很清楚武将掌权的坏处,想必也会理解文素兄的。”

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魏仁浦一下子明白了,范质这就是专挑外戚欺负。

外戚有好心肠,明白事理,知道局势,懂得事情的轻重。

范质拿大周的未来逼外戚退让妥协。

他就赌外戚不敢闹,一旦大闹,大周很可能就完了。

要是换成李重进、张永德这样的武将,范质可不敢这么大胆,因为他们不讲道理。

而外戚恰恰是讲道理的人……

魏仁浦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开口,扪心自问,他不想看到武将掌权,这几十年来,血的教训太多了。

可另一方面,他对范质有点怀疑:范质管理政务的能力没问题,可面对周围的强敌,内部的骄兵悍将,范质真能镇得住他们?

确实……

郭荣给了他们很大权力,已经压过武将了。

可魏仁浦觉得不太靠谱,他们的调兵权在正常情况下是能调兵。

不正常的情况呢?

统兵的大将抗拒,士兵是听他们的调令,还是统兵大将的命令?

王溥说:“再看看吧,文素兄还是有分寸的。真要是太过分了,你我再出面劝劝阻止吧。”

魏仁浦长叹道:“也只能这样了。”

历史上魏仁浦就被范质、王溥给忽悠了,以为认识多年的朋友跟自己一样,一心为了公家。

结果到最后赵匡胤黄袍加身,他才反应过来,组织一些朝臣反抗,最后因为势单力薄,被镇压下去了。

送走了魏仁浦,王溥微微摇头,叹气说:“文素太刚硬,道济太迂腐。你们两个,怎么能做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