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拂晓时分,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清军的号角声在寂静的晨曦中响起。
在7门轻便马炮的猛烈火力掩护下,革命军整装待发,准备对叛军阵地发起猛烈的攻势。
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革命军如潮水般涌向叛军阵地。
旌善骑兵作为先锋,冲在最前面。
他们策马奔腾,势如破竹,很快便突破了叛军的第一道防线。
骑兵们如同猛虎下山,鱼贯而入,直扑叛军阵地。
然而,就在这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叛军伤兵们不顾生死,全身捆绑着炸弹,他们抱着革命军骑兵的马腿,以血肉之躯将骑兵连人带马一一炸毁。
爆炸声此起彼伏,战场上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黄万鹏将军目睹这一切,震惊得无以复加。他征战沙场多年,历经无数战役,却从未见过如此惨烈的自杀式攻击战法。
黄万鹏意识到,这种战法对革命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他果断下令全军撤退100米,在安全距离内重新组织防线。
同时,他命令火器部队迅速调整射击位置,继续用猛烈的火力对敌军进行压制。
战至下午,阳光已经开始西斜,战场上的硝烟似乎更加浓重。
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叛军女营的头领白大娘在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清军炮火击中头部,壮烈阵亡。
失去了领袖的叛军女兵营士气大受影响,几乎死伤殆尽,战场上女兵们的身影逐渐稀疏。
革命军骑兵见状,迅速下马,沿着山脊分别向南、向北包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傍晚时分,回军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部被清军攻破,形势岌岌可危。
悍将马元,面对如此绝境,依然指挥部下坚持抵抗。
他率领剩下的两百多人退往一个石垒,做最后的挣扎。
然而,革命军已经将加特林机枪抬到了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向石垒疯狂射击。
加特林机枪的火力如同暴风骤雨,无险可守的回军残兵在密集的弹雨中如同破布一般,成片地被打倒在地,血染红了石垒的每一寸土地。
眼见石垒已无法存身,马元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
他率领最后三十多个女兵,迎着炮火,奋力冲出石垒,试图冲上山脊逃跑。
这些女兵们虽然身心俱疲,但仍然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心。
然而,革命军此时已经四面合围,东南西北皆密不透风,如同一个铁桶一般。
马元和女兵们的突围行动几乎是在自杀,革命军的火力网密集得让人无法呼吸。
在革命军的围剿下,马元和他的女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的英勇最终化作了战场上的一缕英魂。
夜幕降临,革命军彻底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而叛军的抵抗也在此刻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次日,天色微明,俄军驻突厥斯坦司令杨诺夫少校已经提前部署,派出一支队伍在纳伦河畔等待马明及其残部的到来。
杨诺夫少校站在河岸高处,目光如炬,注视着远方。
当叛军艰难地翻越了险峻的恰克马克山口,出现在河畔时,杨诺夫少校立即下达了放行的命令。
俄军的士兵们迅速移动,搭起浮桥,引导马明的部队过河,进入俄国的领土。
此时,黄万鹏率领的旌善骑兵紧追不舍,终于赶到了纳伦河边。
他们眼看着叛军就要渡过河去,急欲上前拦截。
然而,当他们抵达河边时,却发现俄军已经架起了11挺机枪和数门火炮,形成了严密的防线,横加阻拦。
黄万鹏心中清楚,若是此时强行交火,将会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承担的责任。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无奈地下达了停止追击的命令。
旌善骑兵的士兵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服从命令,停止了前进。
黄万鹏命令部队在河岸边就地下营,同时派出使者与俄军进行交涉,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一问题。
他知道,此刻的局势已经超出了单纯军事行动的范畴,需要更为谨慎和周到的处理。
河对岸,叛军的残部在俄军的保护下缓缓渡过纳伦河,马明回首望向河对岸的革命军,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而黄万鹏则站在河的这一边,望着远去的敌人,深知此次追击任务的遗憾,但也深知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外交危机。
战场上的一时胜负,终究抵不过国家利益的大局。
至此,新疆战役结束。
在古都长安,远方的战事消息总是缓缓传来。
马岱得知马明撤出新疆的消息后,他的思绪飘向了那片遥远而多舛的土地。
他坐在府邸的书房中,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看到新疆的广袤天地。
“新中国成立四年,新疆全面收复,再下来就是伊犁问题,是打还是和平解决?”马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傅善祥坐在马岱的腿上,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此时沙俄断然不敢与我等开战。因为此时只有西域与沙俄接壤,其南下与我国华夏中间还隔着满清的地盘。沙俄虽然野心勃勃,但亦深知战争的双刃剑会伤及自身。再者,我国新生之国,民心所向,国力渐盛,沙俄不会轻易冒险。因此,暂时伊犁问题应该通过和平外交来解决。”
傅善祥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派遣使臣,与沙俄进行谈判,明确我国对伊犁地区的立场。同时,加强边境防御,显示我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特别是那些与沙俄有利益冲突的国家,以此来增加我们的谈判筹码。”
马岱听后,微微点头,他明白傅善祥所言甚是。
和平解决伊犁问题,不仅能避免无谓的战争,更能为国家赢得发展的时间,巩固新生政权的基础。
“那就依你所言,着手准备外交事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