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次回到大堂,宁易明显感觉到众人的态度不一样了。

这年头文尊武卑。

之前宁易再勇武,也只是一个厉害的武夫。

但一个能作诗的武夫,那就脱离了武人这个低级范畴,称得上雅士了。

之前作诗讽刺宁易的那人,诚心向宁易陪酒道歉。

宁易也没为难他,大度接受他的道歉。

又过了一会,崔志平放下酒杯,冲着宁易叹气:

“我们都明白总管的意思,但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

“外人都觉得我们家大业大,府中仆人杂役众多。”

“可这些人都各有职守,各有各的用处。”

“我们也不是傻子,不会养一堆没用的闲人在家里。”

“要是都借给了总管,府里的事情就没人做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开始向宁易倒苦水。

宁易打断众人的抱怨。

“事有轻重缓急,眼下当以守城之事为重!”

他心里有些纳闷。

沈小姐不是说要帮他解决问题的么?

这崔志平看着不像是帮忙的样子啊!

崔志平又说:“说起守城,总管手里的钱粮不少吧?我看给乡勇们定的赏格,算得上相当优渥了。”

宁易点头承认。

他确实不缺钱,给乡勇们定的赏格也是公开的。

这些都瞒不了人。

“要不这样,总管干脆花钱雇我们的人得了!”

崔志平的这话引起了张越景的不快。

“崔公何出此言?国有难,民尽其力,这是本分,以往朝廷征用民夫,从来没有花钱的,这不合常例。”

崔志平道:“如果鞑子真的围城,我们大家当然没话说,但这不是还不确定么?”

崔志平转而看向宁易:

“我代表在座诸位,和总管打个赌。”

“我们可以先把人借给总管,随总管征用。”

“如果真像总管说的那样,鞑子三日内围城,那我等无话可说。”

“但如果鞑子没来,那总管就得为这些人付工钱,总管觉得如何?”

宁易笑了。

他明白了崔志平的意思。

那沈小姐真是个聪明的姑娘。

他看向其他人。

其他人纷纷表态:

“我们听崔公的!”

“为国纾困是本分,可如果不是,那就得付钱了。”

“请总管体谅我们的难处,我们雇这些人,也是花了钱的。”

宁易咳嗽了一下,打断这些人:“如果三日内鞑子不来,我保证给你们的人发双倍工钱。”

宴席上的各家家主全都愣了一下,随即面露喜色。

这些下人每月的俸钱,对他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如果不用给下人们发钱,反而利用他们赚钱,倒是一个意外之喜。

至于鞑子三日内会不会来,他们并不担心。

有大提督的十万大军在外线扛着,鞑子怎么可能来端州?

还三天就到!

荒谬!

“我家仆役护院,加起来有八十多人,我再把店铺里的伙计匀一些出来,凑足一百人给总管。”

一家大家族的家主当即表态。

其他人纷纷跟进。

“我家也出一百人!”

“我家出八十!”

这些大族豪强拼命往宁易手里塞人,自己几乎一个不留。

难得碰到这样一个大傻子。

羊毛能多薅一点就多薅一点。

于是,一顿饭的功夫,宁易又从这些家族手里榨出了二千多人。

他当场签字画押,承诺鞑子若不至,将付给这两千多人双倍报酬。

众人皆大欢喜,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宴席气氛重新变得融洽。

大家看宁易这个冤大头更顺眼了,纷纷请求他再赋诗一首,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他又不打算去考状元。

他可是要成为军神的男人。

他的事业还是要以砍人为主。

吟诗作对,装逼打脸,只可偶尔为之。

夜深之后,这场宴席才告结束。

第二天,各大家族生怕他反悔,早早地就把人送到了军营。

有了这两千多人的加入,城防加固陡然提速。

一架架床弩被架设好。

一捆捆箭矢被搬上城墙。

一堆堆滚石被码放整齐。

之前的五千人,经过几天的训练,效果也开始显现,无论精气神还是纪律性,都明显增强。

宁易都有点期待突竭斯人赶快出现了。

不过,随着整个端州的人力资源被他榨干,负面效果开始出现。

端州城里百业凋敝,各个行当都缺人,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运转。

但突竭斯人随时会出现。

让他把人还回去,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开始打起了城里妇女的主意。

他号召女子走出后宅深闺,大胆出来做事。

为此,他还让人在城里各处刷满了标语,比如“巾帼不让须眉”之类的。

还别说,他这法子还真起了些作用。

大楚民风开放,并没有出现前世禁锢女子的理学。

燕山更是地处边陲,没中原腹地那么多讲究。

因此有不少女子听从号召,真的出来抛头露面。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寓居崔府的沈小姐。

沈小姐带着崔府丫鬟,为守城将士带来点心吃食,并亲手为宁易奉上香茶。

沈小姐人生得漂亮,家世又显赫。

她这番做派,不得不令人心生遐想。

没过多久,她和宁易是京城旧识的消息便传了出来。

张越景竟也难掩八卦之心,跑来向宁易求证。

这种事情,宁易也不好公然撒谎,只得点头称是。

此后,谣言便越传越离谱,连二人私定终身的说法都出来了。

好在一天之后,这种说法便戛然而止。

因为突竭斯大军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