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易问陶珪:“请问陶尚书,大楚开国时,人口几何?如今几何?”

这是陶珪的专业领域。

他张口就答:“本朝初年有三百二十多万户,如今超过八百万户。”

宁易点头:“不错,八十年翻了一倍还多,算得上国泰民安。”

大殿上的君臣都与有荣焉。

宁易又问:“那田地了?”

陶珪犹豫了一会儿才说:“开国时约有七百五十多万顷,至于如今嘛……”

如今谁也不知道。

大量的土地隐匿于士绅手里。

乾元帝之前的泰宁帝,搞过一次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

人口普查还算顺利,但土地普查最后却不了了之。

因为官员士绅不配合,到处都是瞒报漏报。

连泰宁帝自己都觉得,这样统计上来的数据完全没有意义,便草草了之。

宁易替陶珪说下去:

“如今肯定是比开国时要多,但多出一倍应该不至于。

而且,汤相告诉过我,从三十年前起,田税就没有再增长过。

这说明,大楚的可耕种土地,在三十年前就停止了增长。

至少朝廷在册的耕地没有了增长。

汤相,我说得对不对?”

汤铭贤只能点头。

宁易又说:

“在一个王朝的初期,往往君臣一心,励精图治,

这会换来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会繁衍生息,人口大增。

但请注意,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随人口一起无限增长。

而且随着王朝的承平日久,土地会慢慢向少数人手里集中。”

他对着殿上的文武百官和皇帝,发出了灵魂一问:“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问题并不难,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答案,但没人敢说出来。

宁易替他们说出来:

“这意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

他们饥不果腹,居无定所,成为王朝的不安定因素。

当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一如前朝的河北暴乱、前前朝的红巾之乱。”

皇帝脸色苍白:“太保是说,我大楚也会像前朝一样……一样灭亡?”

多新鲜呐!

你还真以为会江山永固,大楚永存?

宁易大声道:“没错!王朝更替,治乱循环,这是无法避免的宿命。以前发生过的事情,现在正在发生,将来依然会发生。”

这种绝望的前景,似乎把年轻的皇帝吓坏了。

刘尚奇跳出来反驳宁易:“宁太保莫要危言耸听。我大楚圣君在上,众正盈朝,只要轻徭薄赋,体恤百姓,必定不会重蹈前朝覆辙。”

肤浅,太肤浅了!

但皇帝备受鼓舞。

他拍着龙椅的扶手大声叫好:“刘相说得对,我们君臣一心,必能打破这治乱循环。对了,朕要彻查隐田,谁要敢瞒报或对百姓巧取豪夺,朕绝不姑息。这事就劳烦太保了,朕只信得过你。”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下面的群臣,眼光冷飕飕的。

皇帝看着大臣,大臣们都看着宁易,眼光也是冷飕飕的。

宁易连忙说:“陛下,您这想法,以前的君王也有过。您这方法,以前的君王也试过,但并没有什么用。”

“怎么会没用呢?太保不用怕,放手去做,朕给你撑腰。哪怕满朝文武与朕为敌,也胜过天下百姓视朕为仇雠。”

这话说得太重了。

汤铭贤领头,除了宁易,所有人哗啦哗啦全跪下了。

“陛下息怒!”

“臣等忠心耿耿,绝无异心!”

“臣这就回去散尽家财,将田地全部赠于百姓!”

宁易也连忙劝阻:“陛下何出此言?他们可是大楚层层选拔出来的,最有能力最忠心的一批人。您要换了他们,情况只会更糟”

皇帝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了,连忙找补:“诸位爱卿请起!朕刚才急不择言,众卿莫怪!”

有了皇帝这个台阶,百官纷纷起身。

大家看向宁易的眼神都柔和了一些。

人家刚才说了,自己是大楚最有能力的一批人。

这评价不低了。

只有沈望山狠狠瞪了他一眼:“你要有什么主意,就快点说出来。”

宁易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不敢再铺垫了。

“陛下,臣刚才说治乱循环是无法避免的宿命,其实是口误。”

“哦!”

皇帝惊喜的问:“这么说,有打破治乱循环的办法?”

他答道:“确实有!”

曹梦迎在一旁说:“这方法,不会就是太保说的振兴商业吧?”

他回道:“就是振兴商业!”

他转向皇帝:

“陛下不要怪大臣们名下的土地越来越多。

就是臣,被陛下和先帝赏赐了些金银之后,

家母第一件事,就是到京城周边购置田产。

为何?因为除此以外,再无其他生财之道。

这就是我为何说严查隐田没什么用,

因为土地向少数人有钱人手里集中,是大势所趋。”

皇帝似乎有些明白了:“没错,如果朕和众卿异位而处,朕也会千方百计去购置更多田产。那该如何应对呢?”

宁易一指雷云德:“其实鄂国公已经给我们指出了应对之策。”

众人全都看向雷云德,看得他手足无措。

宁易继续道:

“鄂国公没有去购置田产,而是做起川锦生意,

想必川锦生意的收益,是要远远高于土地收益的。

如果朝廷放开对商人、商业的限制,

那么大楚的有钱人,肯定都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类似的生意上来。

毕竟,同样一笔钱,投到土地上,可能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可如果投到川锦这样的生意上,也许五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如此一来,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说到这里,他转向雷云德:“鄂国公,话说川锦生意的收益到底怎么样?能不能让我也参一股?”

众人都笑了起来。

雷云德道:“要是有太保加入,那当然求之不得。”

这时大殿上的气氛已经轻松了很多。

陶珪打趣道:“鄂国公还没说收益到底怎么样,五年能收回成本吗?”

雷云德摇头。

陶珪问:“哪几年能收回来?六年、七年?”

雷云德微微一笑:“一般三年吧!运气好的话,两年就行。”

众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这家伙是京城最富的国公。

眼看话题有些偏了,宁易赶快把众人拉回来:“减缓土地集中的速度,只是商业繁荣的第一个好处。”

汤铭贤此时也变得兴致勃勃:“还有其他哪些好处,请宁太保为我等解惑。”

宁易道:

“商业繁荣第二个好处,就是能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

就算土地集中不可避免,有些农民会注定失去土地,

但他们还可以依赖商业为生。

比如川锦生意,除了源头的桑蚕种植养殖,

后面的洗染、纺织、运输、销售,都需要大量人手。”

众人想了想,都觉得很有道理。

“商业繁荣的第三个好处,就是能提供大量税收。也许有一天,单靠商税就足以支持大楚朝廷运转,到时就可以取消田税,我等就永远不用担心农民朝不保夕,流离失所,进而揭竿而起了。”

众人听得瞠目结舌。

陶珪道:“怎么能取消田税了?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要知道,大楚可完全靠田税撑着。

宁易道:“怎么不可能?我……”

我前世那个国家就取消了农业税。

“我保证,只要让商业繁荣起来,能从中征收的税款会是你们难以想象的。到时国家富足,百姓安康,治乱循环的魔咒将在陛下手里终结,各位也都将彪炳史册,名垂千古。”

这个“大饼”里面的逻辑经不起严格推敲。

但在场的这些人却被震撼得不轻。

他们不知道千年以后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只觉得宁易给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门外面是一个崭新的、美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