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平听出高娥的拒绝也没有强求,毕竟那是人家赚钱的东西。
“范老爷若是担心数量,若有大的订单可以先写信问询,我们也好确定能不能接。”高娥无奈“毕竟这天生地养的东西,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
高娥这么一说,范世平心里也没了芥蒂,只以为是一个乡野村妇想的简单。
“天生地养。”范世平重复了一下这句话“这个好。”
高娥不知道好在什么地方:“好就行。”
两个人就这样商定了合作,这次范世平就打算带一些回去,高娥说得等几天,这积雪太厚,运石头下来不方便。
范世平一算时间等的起,就说了自己在合县的住处,等她准备好了直接送过去。
高娥也欣然答应,送范世平离开。
陆洪亮走远了回头看了一眼:“这合县就这么大,咱们自己打听一下哪儿有那种石头不就行了。”
范世平看了陆洪亮一眼:“赚自己那份钱就行了。陈夫人这样说定然是已经买下那座矿山,我们去打听了反倒会生出芥蒂。”
陆洪亮觉得这些人把事情想的真麻烦。
金如意站在高娥一边:“这个人倒也实诚。”
高娥也觉得范世平的气度有了变化,也许生死边缘走过一次,如今女儿进宫也有了底气,人就是不一样。
“我们明天去一趟鬼哭山。”高娥直接说。
这次去鬼哭山不单单是拉一些奇石回来,还要看看卫荣波的情况,了解一下如何关掉卫家院子里的机关。
她是去买院子的,又不是去献祭的。
下午高娥准备了一些去鬼哭山的东西。
彭灿成亲多出来的那些菜已经和村里人分了,但是之前高娥特意做了一些方便储存的肉。
比如腌好之后油炸的坛子肉,放到坛子里只有又用猪油封上,放个半年没问题。
还杀了几只鸡,放在外面一会儿就冻的梆硬,想坏都难。
第二天一大早高娥和金如意叫上罗大刚一起去鬼哭山。
如今雪厚路不好走,他们打算晚上就住在合县,顺便把奇石放在那里,过两天再给范世平送去。
就算出门的早,到了鬼哭山已经中午了,余兆他们已经开始煮东西吃,加上高娥带来的坛子肉,整个山洞都是香味。
“卫老伯现在怎么样?”高娥接过余兆端过来的饭。
“好多了。”余兆坐在一边“身上的伤已经彻底好了,手指头已经能动,之前天晴好的时候还能在外面走两步,这段时间太冷就只能在山洞里。”
高娥点头:“辛苦你们了。”
“这叫什么辛苦。”余兆不在意“天天有吃有喝还有工钱,到哪儿找这么好的事。”他说着抬头“兄弟们,是不是?”
“是!”后面的人热烈的回应。
高娥笑了起来:“等这里的石头开始往外面卖,你们可就不轻松了。”
“东家要是一直让我们这么轻松,我们都不自在了。”余兆说的爽快“说吧,有什么事。”
高娥把要挖石头和运石头的事说了:“最快也是年后,不过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到时候我也会再找些人来。”
余兆点头:“东家放心,我一定给办的妥妥的。”
“你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守着这里。”高娥提醒。
余兆点头。
吃了午饭高娥和卫荣波说要去覃州城买卫家宅院的事,卫荣波立马明白高娥的意思,艰难的画了如何关掉卫家宅院的机关。
高娥找他就是拿这个:“可还有什么叮嘱?”
卫荣波犹豫了许久写下两个:卫楷。
“人名?”高娥试探着问。
卫荣波点头。
“要我帮卫老伯找?”高娥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关系。
卫荣波依然摇头。
高娥觉得卫荣波是不想多说:“我记下了。”
卫荣波这才点头。
余兆他们给装了一车的石头,三个人才赶车离开,刚好在关城门之前进了合县。
他们住金如意住的院子,这段时间没人,屋子里冷的像冰窖一样,罗大刚忙里忙外生了火盆才好一点。
“你知道不知道一个叫卫楷的人?”高娥烤着手问金如意。
金如意摇头:“和卫老伯什么关系?”
“不知道,他只是告诉我这个名字。”高娥疑惑。
“那可能和你买卫家有关。”金如意猜测。
“有没有可能是卫老伯的儿子?”高娥觉得这个可能性更大一点。
“你不会觉得姓卫就是儿子。”
高娥的确是这样想的。
罗大刚把石头都搬了进来,又出去买了一些吃的,三个人吃完各自休息。
高娥躺在床上想范世平女儿进宫的事,不知道要不要和陶美云说一下,让她叮嘱一下云葙。
毕竟云葙的命运是她改变的,也许前世云葙并没有进宫,也没有为云家伸冤这件事。
想了想还是算了,既然云葙已经不在她眼前,那就各自有各自的造化,她们是敌是友终究是她们自己的选择。
第二天一早三个人才一起回了坝头村,路过大哥家的时候就听到大嫂在哭。
以前大嫂哭都是躲在屋里偷偷的哭,这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院子里哭的歇斯底里,在院子外面都能听到。
“你要不要去看看?”金如意小声问。
“这么丢人的事大嫂肯定不想别人知道。”高娥示意他们快点回家。
陈青坐在门槛上看杨氏哭成那样一言不发,关键他真不知道这事怎么办。
姜氏如今虽然瘫痪在床言语不清,但是晚上不睡白天不醒,喂饭不吃,给药不喝。
杨氏问她要不要方便她都摇头,翻身就方便在床上,高娥给她特制的床就像摆设。
就算杨氏孝顺脾气好,如此下来也被折磨疯了。
高娥以为避开了杨氏,结果回到家看到陈含月抱着小五坐在堂屋里,看到二婶回来就像看到了救星。
“二婶,你可回来了。”陈含月那叫一个激动。
金如意看向高娥,看来这破事还得她来处理。
高娥无奈,她就担心杨氏一个人应付不了姜氏,到时候又是一家人的麻烦,所以轮椅和特制的床都安排上了,没想到姜氏还能作。
“你不要着急,慢慢说。”高娥过去接过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