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科幻小说 > 地球遗弃?我反手改造成行星飞船 > 第259章 能量供给跟不上需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9章 能量供给跟不上需求

对于这样的文明曾考虑占领我们的家园,有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到底该彻底消灭还是毁灭?

不过韶叶子毕竟不是邪恶之人,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地球的目的地是比邻星,如果那里真有一个生存条件如此糟糕的文明,我们还会去那儿吗?”

“有时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事。

之所以称为比邻星是因为它距离较近,即便是现在科技水平较高的拯救委员会来说,这种星球间的大规模流浪行动也极其困难。”

虽然拯救委员会已经掌握了超光速航行的技术,但考虑到地球的质量问题,即使是技术高超的阿尔沃克也不能造出适用于如此大规模的曲率引擎。

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能量供给跟不上需求。

位移过程消耗的能量是巨大的。

其实文明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如何高效利用以及利用什么样的能源形式。

尽管曲率推进系统在总体能耗上并不低于传统动力装置,但它拥有更强功率及不同释放方式。

能够改变周围的空间环境从而实现加速移动的目的。

三体人研发的舰载爆燃发动机给了韶叶子不少启示。

地球上其实也有类似技术应用到了新型战斗机上,主要依靠快速燃烧特定燃料或物质来瞬间产生极大推力,以达到极快的速度。

这项原理如果运用到星舰上则又迈进了一步:将化学能转化为更高效的爆发式能量。

而这一点却从未出现在阿尔沃克的研究笔记里,因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下并不需要这东西。

因此,这项工作只能靠韶叶子自己去摸索。

宇宙级别的爆燃式引擎概念有点类似于高压电力变压器的操作流程——保持稳定的供电并增加压力,并结合推力器使用。

目前三体人已经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将飞船速度提升到了五分之一光速。

在这个层面上来说,韶叶子对他们表示敬佩不已。

对无法跨越基本定律壁垒的文明而言,这是一种巧妙的曲线救国之道。

从理论上看即使这种技术发展到了极致也无法突破光速限制(前提是不违反已知自然规律)。

韶叶子作为一名科学院荣誉成员及领导层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关于开发行星级别爆燃推进系统的设想。

依据阿尔沃克的标准来看这也算是一种受限科学,只是其潜力相对有限罢了。

项目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可能是韶叶子名声在外,听说此消息后许多科研工作者纷纷请求参与进来。

如今他这个名字几乎成了科学院内保证项目成功的金字招牌。

对联合政府来讲完成这一工程将大幅度缩短地球到达目标的时间。

原有版本的行星推进设备本质上就是一个巨型离子喷射口。

依据离子驱动理念把一定比例的物质混合能量一同发射出去。

要知道任何大体积物体都有吸引力作用,比如我们脚下的大地也如此。

如果你尝试往外扔苹果并不会让这颗星球移动位置;相反它会受重力影响落回到地面。

所有力量彼此抵消掉了。

尽管表面看来好像你对苹果施加的作用导致了它的移动,但实际上即便有一万亿人同时这么做结果也是一样的。

所以在空间转移问题上必须借助外力来进行物质抛射。

换句话说就是要制造出一款强力推进器,给予苹果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其克服地球引力束缚。

目前已有行星驱动装置已经初步实现了向外投掷物品的功能,然而它的效率依旧不足、威力仍然不够强大。

韶叶子决心要做的就是让它变得更强悍!

利用合成材料制造出来的几款监测仪器消耗了很多电能,但技术水平之先进连现时代的救世会也只有听说过名称而已。

至少属于LR5标准范畴——即阿尔沃克提到过的那个瓦肯种族所属层级。

让人费解的是作为银河系中独一无二LR5级文明的瓦肯竟然愿意和低一级别的人类联盟建立星际共同体。

这几个探针悄悄地收集了许多宝贵信息,特别是关于动力装置的关键数据。

针对这个问题,三体人找到了独特的解决方案:通过特定类型的磁感线条组合。

但是与常规的电磁装置不一样,这里使用的则是由精细颗粒组成的物质。

经过特殊加工形成新合金并在进气端安放撞锤部件,带电粒子流经过时会受到极大程度上的挤压然后再从出口端迅速释放出来。

原理类似于现有的发动机结构,不过复杂度和材料要求更高。

有了明确方向之后,研究进展便突飞猛进起来。

解决了大部分结构问题后,只剩下最后一个但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了。

材料。

三体人的解决办法非常特别。

他们使用了一种只在自己星球上发现的矿物,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完成必要的物理变化。

地球显然无法跑那么远去挖矿,即便能也得看人家乐意不乐意。

虽然地球上也有不少具备类似特性的材料,但却有一个棘手的难题。

价格太高,生产量少。

考虑到需要为一万两千座大型行星引擎提供原料,必须能够量产才行。

少量生产几个实验品意义并不大。

尽管进行了大量试验,在材料方面依然进展缓慢。

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毕竟,搞新材料研究就好比摸黑捞泥鳅一样。

哪怕戴上手套可能好一点,但还是挺难的。

只能靠不断尝试,加上一点儿运气。

科学院组织了一场有关未来科技方向的会议。

韶叶子本不想参加这种费时间的事儿,因为他还有一大堆紧急的工作要干。

不过由于公众压力太大,他最终还是去了。

是的,确实是公众的压力。

在网上,韶叶子每天都会多出大量的新粉丝,人数以指数速度增长。

到目前为止,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已经有了超过三点二亿的关注者。

这级别的知名度即便是前生的明星也难以企及。

要知道,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