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间到了和关于山约定的日子。

刘平安早上跟师兄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

不一会,就来到云居胡同四十三号,看样子是个一进院,朱红色的大门,上面黄色的铜环锃亮锃亮的,大门两边是一对抱鼓石,是一座比较精致的四合院。

刘平安走上前去提起门环敲了两下。

不多时紧闭的门就打开了些许,从门缝之间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探出头问道:“您是谁啊?”

“我叫刘平安,来找关于山,我们之间约好了,麻烦通报一声。”刘平安回道。

“爹,有人找。”这小孩大声往院子里喊道。

刘平安看了小孩一眼,嚯~这娃原来是关老爷子那不靠谱的娃。

这时关于山从院里走了出来:“小兄弟,您来了,快,里面请,这是犬子关大海。”

领着刘平安走了进去,走到正房客厅看到还有个五十来岁的老者,身穿对襟袄褂子,头戴瓜皮帽,胸前还别着块怀表,坐在那里喝着茶。

“小兄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周老板,他有个院子要出售。我看过了,院子不错,价钱也挺合理的。”关于山介绍着说道。

这时周老板也站了起来打量了一番,把关于山拉扯到一边,语气略带不满的质问:“关爷,你莫不是耍我呢吧,他一半大的孩子能买得起房子?”

老话说的好,人配衣服马配鞍,狗配铃铛跑的欢,又说先敬罗衣后敬人。

刘平安穿着一身粗布衣服不说,任谁看到他这身打扮后,也不觉得他是个有钱人,更何况还是一半大孩子。

再加上周老板还是个生意人,早就习惯了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来判断这个人的经济条件如何,所以他有这种质疑倒也不奇怪。

关于山却拍着胸口,笑嘻嘻的的保证道:“周爷,这点,您大可放心,这位小兄弟如果付不起钱,您那套房子我买了。”

看着关于山如此信誓旦旦的模样,周老板瞬间把怀疑的心放了下去。

刘平安听到那个周老板那样说,也不生气开口说道:“周老板,您那个院子怎么个卖法?”

周老板听到这话,感觉有戏,说道:“我那个院子在大栅栏十九号,和关兄的这座整体差不多,但是比这院要大点。

我和关兄也是多年的老街坊,5个大黄鱼或者2000大洋,法币不要。”

刘平安瞥了眼关于山,关于山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说道:“好,咱们先去看看。”“那咱们走着。”周老板也跟着应了一声。

三人不一会就来到大栅栏十九号,周老板随身掏出钥匙,打开大门率先进了院子,对着刘平安说道:“小兄弟,瞧瞧吧。家具什么的都送你了。”

刘平安看了一圈,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带着耳房,南房四间,院子里有个小花园,旁边是口水井,和关于山的宅子差不多,这个大概三百多不到四百平。

屋里的家具也是上等木料打造的。

刘平安心里比较满意的说道:“周老板,你地契和房契带在身上吗?咱们现在去法院登记处办理过户。”

北平城现在还没有房管局,但有法院登记处。

周老板也想尽快处理完房子的事,利索的说道:“都带着呢,咱们现在就去,法院登记处管事的是我远房侄子。”

仨人又马不停蹄的朝法院登记处所在的巷子赶去,一处挂着“北平特别市地方法院审判厅登记处”字样条牌的大院门前。

仨人走了进去,刚到大厅周老板就大声喊着:“小九,给我办房子过户手续。”

其中一个窗口就俩人,一个工作人员站了起来说道:“好嘞!三叔。我现在就给你办。”

过户手续办的很顺利,没一会新的地契和房契就办好了,刘平安拿着地契和房契交了办理费用和房捐。

仨人走出法院登记处,刘平安从挎包里拿出五根大黄鱼递给周老板:“周老板,咱房钱两清了。”

周老板接过大黄鱼,挨个用牙咬了一遍,笑呵呵的说道:“两清了,小兄弟我还有几间房子,不过是在大杂院里,您随便添点,一起拿去。”

“说说。”

刘平安来兴趣了。

“在南锣鼓巷95号院,前院东厢房外加两间耳房,不过那是一处大杂院,二百大洋您拿去?”周老板商量着说道。

刘平安想了下,大姑家也住在南锣鼓巷,以后有什么事也方便,于是点头同意说道:“好吧,我回去取大洋,一会在关老哥家里碰头。”

关于山这时也说话了:“眼看快晌午了,我让泰丰楼的伙计送来一桌酒席,吃过中午饭,在去南锣鼓巷。”

“怎么能让关兄破费呢,我现在就去泰丰楼订酒席,关兄你赶紧回家沏壶好茶等着我们。”周老板拒绝道。

说罢,三人分开各自离去。

.......

中午关家,几人吃着饭聊着天,通过聊天才知道关于山的老婆去年病逝,自己又一心醉于古玩也没有续弦的打算,在说关大海已经事半大孩子了,也不需要怎么照顾。

周老板名叫周兴业,本来是琉璃厂开钟表店,可现如今生意不好做,见天都在寅吃卯粮,最终撑不下去了,只能把多余的院子卖掉,好拿钱去维持生活。

刘平安又让关于山帮忙找下工匠,打算把买的院子重新装修一下,约好傍晚见面。

南锣鼓巷,位于北平东城区,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呈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长787米,宽8米。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蜈蚣街。

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属镶黄旗,改名南锣鼓巷。

刘平安和周老板来到南锣鼓巷95号院,周老板感叹的说道:“这处院子本来是咸丰年间三品大员一处四进宅邸,这位大员的后人不争气,只知道吃喝玩乐,后面没了进项,陆陆续续把这处宅子卖了出去。

这么多年过去渐渐破败,现在成了一处大杂院。那处东厢房加耳房也是做生意的时候,别人抵给我的,平时偶尔来看一下。”

“走吧,咱们进去瞧瞧。”

周老板说着抬腿就迈进了大门,刘平安跟着也走了进去。

两人走到垂花门,一排倒座房的门都关着,从门房走出一老头开口道:“周老板,您又来看房子了?”

“呵呵,是赵老头啊,这处房子我也不住,打算卖掉了。您忙着,我带这位小兄弟去看看。”周老板笑着说完便带着刘平安穿过垂花门到了前院。

“平安,东厢房这一排都是,外加旁边的耳房。进来瞧瞧吧,不过想住人的话,得要好好规整一下。”说着话,周老板打了房门。

房高4米多,间东厢房50平米左右加上外面两间耳房,整体大概80平米,还算不错。

这可没有公摊面积,算上房屋门前的一条游廊自用,比后世一百多平的房子都爽多了。

刘平安细细打量完,然后说道:“成,周老板咱们去过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