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包青天之冤案 > 包青天之冤案(38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江湖的某个角落,有一个名叫清明镇的小镇,镇中平静的日子却因一桩冤案而变得风起云涌。

这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镇子的街道上,包拯骑着黑马,身披一袭绛紫色的官服,威风凛凛地走入镇中。他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冷峻,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洞悉万物的智慧。就在这时,展昭从一旁飞身而来,轻盈的身姿如同一只白色的虎豹,落地之后就向包拯恭敬地施了个礼。

“包大人,听说镇上近日出了件命案,受害者的冤屈不断在街头流传,令人心疼。”展昭道,声音中透着一股急迫。

包拯微微颔首,眉头微皱,“我已听闻此案,死者名叫李青,是镇上的一位绣女,颇受欢迎。她的惨死,引起了镇民的哀伤与愤怒。我们需尽快查明真相,为她伸冤。”

这时,公孙述从人群后走出,手中拿着一卷纸,一脸严肃,“包大人,我刚刚调查了李青的身世。她自幼家庭贫困,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为维持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听闻她近日结识了一位富家公子,这或许与案件有关。”

包拯目光一凝,“富家公子?是否有人见过他?”

“据说他名叫韩君,乃是镇中有名的公子哥,家境殷实。”公孙述道,“不过,韩君却始终避而不见,仿佛有所忌惮。”

“这条线索值得深入探查。”包拯抬手指挥站在一旁的王朝和马汉,吩咐道:“你们两人去查验韩君的行踪。”

王朝和马汉互相点头,便朝镇外奔去。此时,包拯和展昭也随公孙述进入李青的家中,想更深入地了解案情。

李青的家是一间简陋但温馨的小院,墙上的绣品尚未收回,细致的针脚中透着她的灵巧与勤奋。包拯凝视那些绣品,心中暗自感叹,这样的智者,她本应有更好的未来。展昭则在一旁默默打量,似乎感受到了那种无法言喻的悲伤。

“李青生前是否和人结怨?”包拯问李青的母亲,后者因女儿的惨死而泪流满面,回答道:“她虽然勤劳,性子温和,但前几日却因小事与邻家女子发生争执,那女子性格刁钻,我怕她会……”

“且慢说!”包拯心中一动,“那女子可有名字?”

“她叫苏月,平日里与李青关系不错,却因绣品的评比而争吵。”李母痛苦地说道。

“再问你一事,”包拯凝视李母,“李青走的那天,有无异常?”

李母想了想,摇头道:“没有,她很早便起了床,心情似乎不错。”

这一番询问,让包拯心中陡生疑虑。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这案子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感纠纷。随后,包拯决定分头行动,他和展昭前往邻家打探苏月的情况,而公孙述则在家中寻找其他线索。

到了苏月家,包拯打量着这个女子。苏月约莫十七八岁,肤色白皙,眉目如画,只是此时眼中却闪烁着不安的神情。展昭上前一步,直接了当:“你与李青有何恩怨?她的死与否与你无关?是否心中慌张?”

苏月虽有几分美丽,然此时心如荒野,无处诉说。她面露惶恐之色,连连摇头:“我与她无冤无仇,前些日子虽因争执而有不快,然我并无伤她之意。”她话音刚落,一声尖锐的耳环声打断了他们。

在一旁的包拯心中一震,冷冷一笑,“苏月,你那耳环形状奇特,为何不是双耳对称?”

苏月神色大变,紧咬嘴唇,欲言又止。包拯见状,双眼如炬,心知此中的诡异。正欲深入追问时,便遭到了一名黑衣人的袭击。正是荆棘门的暗影刺客,展昭身形一跃,轻松化解了这一击,但刺客显然已通过这次袭击传达出一种威胁。

“此人乃荆棘门中人,看来你与他们有所牵连。”包拯冷冷道。

在一番打斗过后,刺客终于被展昭捕获。当他撩开黑衣,露出一张青白的面庞时,包拯心中一震。他问道:“你为何袭击苏月?”

刺客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嘲弄的笑容:“她不该知道太多。”

包拯微微蹙眉,再问道:“李青的死,与她何干?”

刺客突然露出一丝恐惧,似乎意识到自己被包拯看破,令他不由得骇然失色。他咬牙切齿地道:“你们不知道吗?她因谋取韩君而致死,苏月不过是助纣为虐的工具!”

苏月惊愕,满脸震惊;而包拯则从中察觉到了事情的复杂,眉头收紧。“你的话简直无稽之谈,李青虽有心仪者,然绝无此等心思。”他严肃地说道。

而就在此时,王朝与马汉回来了,他们手中握着的,却是一个玉佩。王朝一脸凝重:“我们在韩君的居所发现了这个。”

包拯见状,立刻紧盯着那玉佩。它雕刻极为精美,正是李青生前左手所佩之物。显然,她是在和韩君相约时遗失的。

“难道李青曾与韩君密会?”展昭心中一震,“若是如此,那她的死是否另有隐情?”

经过多次反转,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包拯心思缜密,开始在证据与环境中纠缠,陷入深思。最终,他决定再回到李青的家中,寻找新的线索。

而当他们再次走入李青的小院时,包拯突然在一只破碎的花盆后发现了一封信,上面用细致的笔迹写着:“我已不再是那个你爱的女子,背负着沉重的命运,我将离开这个小镇。”字行中透出一抹无奈与决绝。

“看样子,她不是想与韩君相依,而是要断绝与这段感情的羁绊。”包拯试图联系种种线索,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一个新的念头,便抓住展昭的手,向王朝和马汉道:“我们得去韩君家!”

到了韩家,却发现其内空无一人,只见韩君的母亲正在以泪洗面。包拯心中明白,事情一环扣一环,逐渐清晰起来。

“多日不见,韩君可曾在外做过什么?”包拯问道。

韩母轻声道:“我家少爷原本与李青情深,但自从听说她寻求婚约,少爷便尤为心烦,不见了人。你可以去我家书房一探究竟,或许会有所发现。”

书房内,包拯四处走动,最终在一扇掩闭的木柜后,翻出一封书信,上面赫然写着一段尽显失落的情愫。李青曾向韩君表白心意,但被断然拒绝。此时,包拯才意识到,原来李青的死,竟是情感上的错乱导致的误会。

在一番倾心发现后,李青的死,是因为她无意间得知韩君的秘密,进而被逼得岌岌可危。

最终,包拯带着所有证据,在镇上的集市上召集众人,揭破了华丽的手法,揭示了这一复杂纷繁的悲剧。真相大白,韩君冷静过后的悔恨和痛苦,令整个清明镇的风波也暂时平静下来。

包拯微微叹息,走出人群,展昭紧随其后,看着他眼中的坚定与决然,心中感慨万分。这场案件,虽无赢家,却是正义再次占到了上风。

此情此景,仿佛山水相依,江湖儿女只为那一份真情与正义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