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萧麦来到铸铁庐时,练铁正在挥汗如雨地打铁,炉火映得那身古铜色的皮肤忽明忽暗,锤下火星四溅,敲打剑胚的节奏恰好与远处的琴音暗合。
“麦子,你的剑已经修好了!”见萧麦过来,练铁抹了把额间汗珠,指了指挂在梁下的无双剑,“呃,能看见吗?”
“当然。”萧麦摘下无双剑,指尖轻掠过剑刃上的空气,顿感到一抹削铁如泥的气息,“修旧如新,练师兄果然神乎其技。”
“哈哈,过奖了!”练铁听到夸奖,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练师兄,小麦子,吃饭啦!”这时一个青衣少女跑到庐外,双手放在嘴边,大声呐喊道。
原来是李疏狂的五弟子,名叫林小碗。
她十八九岁,相貌娇俏可爱,因平时贪嘴多食,整个人看上去肉乎乎的。
与其他机缘巧合拜入风云岛的弟子相比,林小碗的经历跟她的身材一样圆润。
她的父亲,是荆湘当地号称“厨王”的林一刀。
林一刀十分仰慕李疏狂,死乞白赖把女儿送到了岛上当大厨。
林小碗为人很机灵,依靠不断地讨好师母,终于成了李疏狂的正式弟子。
但因为是带艺投师,她是李疏狂诸多弟子中,唯一一个用刀的人,随身带一把菜刀,一把长刀,一把切菜,一把砍人。
切菜的刀有些钝了,砍人的刀倒是光亮如新。
“今天加个菜!”
声先到,人后至,一个卷着裤腿的少年,身体轻盈如风地踏步而来,一只手背着鱼竿,一只手提着两尾鲜鱼,正是李疏狂的六弟子风无忌。
他跟萧麦年纪相仿,是个性格很跳脱的少年。以前在街上流浪,因有幸见证李疏狂行侠仗义,便一心拜李疏狂为师。
李疏狂设计了几道难题来考验,风无忌一一通过,终得以加入风云岛。
四人有说有笑地来到厨房。
此时,七师妹柳昭瑶正在指导年纪最小的九师妹玉怀瑕练剑,八师弟洛痕则旁若无人地哐哐喝大酒。
李疏狂座下的八个弟子,各个身怀绝技,整个风云岛卧虎藏龙。
因风无忌刚钓回来两尾鲜鱼,林小碗便钻入厨房,准备给众同门加个菜。
她最擅长做鱼,尤其是剔骨本领出神入化,可在不粘连一丝鱼肉的情况下,将鱼骨从鱼身上整个剔下来。
趁上菜前的闲暇工夫,众人在一起闲聊,萧麦好奇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都在,怎么唯独不见大师兄?”
白连翘闻言,轻轻一笑,宛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大师兄之位,暂时空缺呢。”
萧麦不解:“空缺?”他还没听说过,大师兄之位可以空缺的。
陆青儒雅地笑了笑,眼神中透着一丝谦逊:“我等天资有限,不足以继承师父的真传,所以都是记名弟子。”
练铁挠了挠头:“师父说了,谁能继承他的真传,谁就是大师兄!”
风无忌笑嘻嘻地说道:“小麦哥,你想不想做大师兄?”
十五岁的八弟子洛痕,正值心高气傲的年纪,满脸稚气地说道:“当然,做大师兄,得有能让我们信服的能耐才行。”
七弟子柳昭瑶排行偏后,却与四弟子练铁同岁。
与其他机缘巧合拜入风云岛的弟子不同,柳昭瑶是正统太乙门弟子,她在太乙门的表现十分出众,受推荐来到了太乙门学习。日常穿着太乙门的黑白道袍,言行举止十分持重。
听到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不由笑道:“大家都要把萧师兄绕晕了,还是让我来总结吧。”
经过柳昭瑶的介绍,萧麦终于明白,太乙门重视长幼次序,不论武功强弱,唯有掌门大弟子可以继承基业。
问题是,师父收的第一个徒弟,未必就一定是最强的。
举个例子,谢祖师虽是上清派掌门孟祖师最优秀的弟子,但因为排行小,无权继承上清派,所以才会离开大宗,成立了太乙门。
同理,李疏狂也是谢祖师最小的徒弟,所以无权继承太乙门,才出来开辟了风云岛。
好在谢祖师和李疏狂的大师兄,虽不及师弟,但也算师父精挑细选培育出来的人中龙凤,管理好偌大的门派没问题。
李疏狂性格疏阔,收徒只重眼缘和人品,资质倒在其次。
然而,李疏狂收徒可以不论资质,传武不可能不论资质,导致无人能接过他的真传。
江湖上,名不副实的宗门,往往会成为其他人扬名立万的垫脚石。
风云岛盛名在外,李疏狂不想让后人成为垫脚石,就必须慎重对待掌门大弟子的人选,所以这个位置就长时间空缺了。
“小麦子若能接过师父的真传,风云岛未来就有主心骨了!”
林小碗端着香喷喷的蒸鱼,赶在柳昭瑶介绍完基本情况,把佳肴端上了桌。
然后,她俏皮地眨眨眼:“小麦子有信心吗?”
萧麦想了想,系统在身,还有百十个属性点,不够随时能赚,啥武功学不了。这会儿真不必谦虚:“有。”
年纪最小的九师妹玉怀瑕怯生生地问道:“万一接不了呢,师兄会难过吗?”
萧麦语气温和地对小师妹说道:“没有这种万一,我不会让师父失望的。”
“好!祖师爷保佑,师兄一定能接过天下无双剑,帮风云岛扬眉吐气。”
“那是当——呃,天下无双剑?”
天下无双剑,有三种含义:指代人时,是李疏狂本人;指代剑时,是萧麦掌中宝剑;指代武学时,是号称天下最强神通的“天下无双剑”。
大家口中的接过李疏狂真传,自然指的就是天下无双剑神通。
武道之光,除了自行觉醒外,还可以来自师父的传授,不过也是有门槛的。
不论戾火还是武道之光,都相当于掌控者灵魂的化身。
这就意味着,师徒之间若差异太大,武道之光就无法正常传授了。
天下无双的神通,所匹配的灵魂,不说要天下无双,至少也得天下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