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异世争霸:从皇子到千古一帝 > 第749章 粮食,商业,财政收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9章 粮食,商业,财政收入

大乾并非明年就要与拓苍皇朝交战。

具体时间还是得看岳飞、戚继光和常遇春的练兵速度。

之前李靖、韦睿、王忠嗣、卫青和岳飞等人商议过一次,大致在三到五年内就会和拓苍皇朝决战。

这个准备时间是一定必要的。

和拓苍皇朝交战并不像和其他王朝交战,可以在一年之内就解决这个王朝。

拓苍皇朝的疆域十分广阔,和他们打几年甚至十年以上都是很正常的。

因此,粮草的准备是需要很多的。

尤其是在全面开战的情况下。

虽说是可以从拓苍皇朝那里抢粮食,

但是也要考虑拓苍皇朝破釜沉舟,直接烧粮草的情况。

拓苍皇朝即便收粮食,但是他们依然可以从后方从百姓的手上征粮食,

但是大乾这边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从自己的后方运输。

从己方的后方运输确实很方便,毕竟大乾的运河已经形成了一张水系交通网。

而且这张交通网的密布程度还在逐渐提升当中。

但是随着大乾往拓苍皇朝疆域的扩张,这种优势就会逐渐消失。

因为那里原本是拓苍皇朝的地界,大乾的交通优势在拓苍皇朝就没有了。

甚至是拓苍皇朝会更占优势,因为这个地形他们会比大乾将领更加了解。

所以备足充足的粮草,有备无患。

甚至他们都考虑过和拓苍皇朝的交手不是能够一战功成的事情,

可能要分三次,四次乃至五次的战争才能完全吞并拓苍皇朝都是有可能的。

随着这几年的疯狂扩张,拓苍皇朝的疆域目前已经超过之前李承泽之前的认知。

之前拓苍皇朝的疆域在一万两千万平方公里左右,疆域面积仅次于中洲三圣皇朝。

实打实的中洲四域面积第二大皇朝。

目前的大乾疆域已经接近一万万平方公里,但是拓苍皇朝的面积,还要比大乾大一半左右。

不光是疆域面积,他们的人口也比大乾要多。

当然,大乾也有比拓苍皇朝要更好的方面,比如经济、文化、农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从大乾出去的云锦,还有诸多产品都能从拓苍皇朝那里捞到不少的钱。

而且拓苍皇朝是没有夜市的,而有夜市的大乾简直就是遥遥领先。

四通八达的交通,夜市,还有繁华的商品经济,帮助一个疆域面积十分小的南宋有了足够多的钱。

可惜的是这个钱没有用到正途,反而用在冗官、冗兵和冗费上。

大乾原本就有这样的基础,商品经济足够繁华,大乾并没有重农抑商这种现象。

士农工商其实是差不多的,没有啥高低之分,大家都是一样的。

原本唯一有超然地位的其实是武者,

更准确的说是高等级武者。

在一些比较离谱的王朝,一名三花聚顶境杀死一个普通人,是不会有任何罪行的。

当然,之前的大乾也不至于这么离谱。

尤其是在阁老李孟洲上位以后。

阁老是个私生子,直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是王爷的私生子,他是体会过民间疾苦的。

并且他经历过乾金城破的战乱,

知道百姓过的有多苦。

所以李孟州一直竭尽所能地帮助更多的普通人。

李建业和李承泽其实都受到他的影响。

包括李承泽的二哥和大哥,虽然他们没有李承泽这样,但是他们也不会像其他王朝的皇子一样。

这就是环境和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而高等级武者说白了就是武力,也就是以武为尊,弱肉强食,拳头大大就是真理。

当然现在已经变了,大乾律才是真理。

王猛和陈宫已经充分证明了大乾律是有用的,且李承泽公开表明支持。

李承泽并没有在其中和稀泥,而是明确的表达他的支持。

商人地位不低,甚至可以说有点高。

毕竟有钱的他们就有了资源,能够培养更多的武者,培养自己的后代,一代一代的发展下来。

为了赚钱,就会有更多的商人出现,

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商业进来,也就形成了足够繁华的商品经济。

足够繁华的商品经济,加上交通发达的运河,还有铺设好的水泥官道。

最后再加上夜市,直接将大乾的经济冲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夜市确实是大乾赋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在大乾的国家财政收入占了至少六成的比重。

这六成当中,有一半是夜市贡献的。

其他王朝的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大乾的夜市,尤其是阳翟的夜市。

甚至有不少人来着来着就举家搬迁到了大乾,成为了大乾的百姓。

足够多的财政收入让大乾即便在各个方面都需要用钱,但也没有出现财政赤字。

李承泽并没有对外公布夜市究竟给大乾带来了多少经济。

主打的就是一手闷声发大财。

这个数字一旦公布出去,拓苍皇朝很有可能直接也跟着开设夜市。

当然,这个前提是交通足够发达。

这也是李承泽为什么每得到一块地盘,第一件事一定是修桥铺路开运河。

重要的是,李承泽会将这得到的这笔钱用在发展大乾的各项行业,而不是一些没用的东西。

即便是现在看起来跟吞金兽一样的机械行业,一旦马钧和诸葛亮成功,那就是新一轮的生产力的巨大提升。

原本一众文武对于李承泽投了那么多钱在里面是有怨言的。

直到马钧直接献出了龙骨水车。

一众文武就再也没有说过什么了,

甚至表示一定要加大力度,

让马钧他们研究。

生产农具这一块,大乾已经翻新过三轮了,一直是马钧自己推翻自己。

农产品除了提升它们的产量,陈旉还一直在寻找更多的粮食作物。

白薯就是他的发现。

马钧、陈旉废寝忘食地研究。

这也就是他们现在都是入道境,一个月不睡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唯一可惜的就是李承泽确实对于农作物的机械是不了解的,他一点都不懂。

如果他之前了解的话,还可以给马钧和诸葛亮他们提供一些意见和启发。

可惜他是一点也不懂。

李承泽压根就没有种过地,农作物的机械也只是在网络上看到过它们的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