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前三百名已拟定,主考官礼部尚书张大人拿着名单给皇上汇报。
“皇上,会试前十名已选出,请皇上过目。”
“呈上来。”皇上放下了手中的朱笔。
“把前三名的文章拿上来。”皇上看到第一个放的是云邑的文章,看了看低眉顺眼的张尚书。
“嗯,就按照你们选的来放榜吧,想必考生们都等急了。”
“是。”
放榜这日,许多官员已经带着家丁在此等候,若是有哪个英年才俊还未婚配,他们可就要榜下捉婿了。
云邑身旁围着一群保护他的人,为了防止此种情形,他们一定要保护好表少爷。
“放榜啦,放榜啦。”众人看到官差准备张榜,都激动地说着。
刚贴好,所有人都往前挤,想要看到自己的名字。
“别挤,别挤,鞋掉了。”
“我的帽子,我的帽子。”
这些声音都被淹没在人海中,只听闻有人在激动地大喊。
“少爷你中啦!”
“老爷,您中啦!”
唐奎看到了云邑的名字排在第一,激动得话都快说不出来。
“表少爷,您是第一名,会元。”
“嚯,会元,是哪一位?”原本还在找自己名字的猛一听到有人中了会元,都转过头来。
见到恭贺的对象竟然是个年轻人,还不及弱冠,一群人都心死了。
“年纪轻轻就中了会元,前途无量,枉我等这般勤学,竟不及他人十分之一,可悲可悲。”
“老爷,我看到您的名字了,您是第一百五十名。”
李诚的小厮激动地指着上面的名次。
“什么,我竟然中了,太好了,一百五十名,还算不错了。”
李诚原以为自己这次运气差,只怕要下次再来,谁知道竟然能榜上有名,激动得跳起来。
“咱们先回去,一会儿报喜的人就要来了。”
唐奎谨遵吩咐,忙着带云邑回去。
“恭喜恭喜,云会元,不知云会元可有婚配?”
果然,他们刚刚走出人群,只见一个官员带着家丁上前。
“我家少爷还要赶回去,各位让让。”唐奎立刻给周围人使眼色,带着云邑坐上马车,逃离了现场。
“快追啊!”眼见自己看中的女婿跑了,官员着急地吩咐。
“老爷,现在人群混乱,我们跑不过,而且他们都有带刀,咱们不敢乱来啊。”
“那就再选一个,刚刚我看到第四名长得也不错,快去给我找。”
他这话一说完,周围看热闹的立刻作鸟兽散。
回到了家,唐奎还在门口暗中观察,没发现有人跟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京城这些榜下捉婿的,那可是很疯狂的,听说以前还绑过人,绑到了家中,若是同意了,那就立刻写订婚书,若是不同意,再把人放了。
这种事都成了风俗,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是遇到姑娘家主动的,那就说不清了。
所以,除非是家境贫寒的人家,其他的都不愿意遇到这种事。
会试结束后很快殿试,这一关,会有宫里人召集所有贡士培训礼仪。
这一次的试题由皇上出。
殿试这日,所有贡士按照礼仪进殿,皇上及诸位大臣都到了。
众学子入座,前三名坐在第一排最是显眼的位置。
大臣们也是现在才知道殿试的题目。
“天灾现,人祸出,应对之策?”
题目很简洁,可也很难解,大臣们面面相觑,没想到皇上会出此题。
他们又想到了之前被皇上关到下午的恐惧。
即便再无头绪,学子们也不敢抓耳挠腮,只能硬生生憋着,努力将措辞写得委婉一些。
皇上见到众人动笔,慢慢走到了学子中,第一个看的就是云邑的文章。
云邑此时文思泉涌,正在奋笔疾书,皇上看了一会儿,这才继续走到下一个人身旁。
察觉到明黄色的衣角飘过来,被看的学子浑身紧绷,要不是心理素质够硬,差点就要失礼了。
学子们考到了下午,皇上就等到了下午,大臣们更不敢离开,只能轮流去用饭。
一直到最后一个人交上答卷,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皇上当即让大臣们批阅,殿试并不需要淘汰人,只是根据殿试重新排序。
前十名送到皇上桌案前,由皇上亲自排出名次。
很快,结果出炉,念了名单后,宫门大开,打马游街,一时间风头无两。
崇水县,陆琳琅还没有收到春闱的消息,不过皇上已经派人来接手铁矿。
崇山人终于获得了皇上的认可,而且崇山人世世代代保护铁矿有功,皇上并未追究他们隐瞒不报的事。
也因为他们对铁矿熟悉,并且会炼铁,皇上允许他们继续为大启开采铁矿,守护好铁矿。
他们的后代也能搬到山下,和其他人一样,享受科举的权利。
陆琳琅将这份圣旨亲自交到大巫的手中,大巫仔细看了一遍后脸上展露笑容。
“陆姑娘,你做到了你的承诺,我之前答应的也不会食言,这是我们的谢礼。”
有人抬着几个盒子进来,盒子里装着两根百年人参,六根鹿茸,十朵灵芝以及两张虎皮。
“大巫,您太客气了,这么多珍贵的东西,我怎么敢收?”
“陆姑娘,你对我们全族的帮助远远不是这一点东西,可以答谢的。
以后我们崇山人还需要您的帮助,请问你们村里有学堂,不知可否让你们的夫子教导我们崇山的孩子们?”
“我们的夫子还在来的路上,想来不日就到了,您放心,我一定让他们也能上学。
崇山人以后也能走出去,就像我们村里的孩子一样。”
有了皇上的圣旨,重山的下一代开始了搬迁,他们这一次走向的是新生活。
云邑的好消息来临时,从三人已经找到了一处临时的居所,就在邱家村附近的一片空地。
请问云邑考中状元的消息,族长的脸上笑开了花。
村里人也为他感到高兴,孩子们更是开心地分享着他们的两个夫子都考中了进士的好消息。
李诚的运气虽说差了点,但是在殿试的时候很幸运,他依旧在第一百五十名,成为进士的最后一名,没有成为同进士。
最终,云邑到了翰林院任修撰,李诚因为木工的能力到了工部任职,也算是得偿所愿。
天气越来越干燥了,这才三月的天,已经连着出了很久的太阳,天上不下雨,水稻就没法种,所有人心中都充满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