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红颜憾 > 第54章 死去的人不会复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嗯。”

苏若清轻轻应了一声,坐起身子。

“孤……我怎么会在这里?”

见是宋辞,苏若清立刻改了口,转头望着她。

宋辞没有回答,起身倒了一杯水递给他。

“你昏睡了两个时辰,先喝些水润润吧。”

苏若清默默接过,转头瞥了一眼窗外,天色确实已经暗了下来。

这次的见面来的太过突然,两人都不知该如何面对彼此,于是谁都没有再开口。

整个屋内,寂静异常。

……

“我这是怎么了?”

不知过了多久,苏若清再次问出了声。

宋辞淡淡答道:“你在寄安堂昏倒了。”

苏若清一怔,微微垂下眼睑。

宋辞见状,脑海中瞬间想到了太医的话,皱眉道:“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已经得了疫病?”

闻言,苏若清眸光微闪,随即又变成了了然。

他大概已经知道为什么了。

“我前几日感染了风寒,想来是去寄安堂时被感染了疫病。”他这样解释道。

听了苏若清的话,宋辞心里无端生出几分恼怒之意,可她偏偏又无法说他什么。

由于两人此刻仍处于僵持阶段,宋辞一开口就是满满的讽刺:“那太子殿下还真是勤政爱民,生了病还要去寄安堂探望。”

你明明知道疫病与身体状况有关,身体孱弱者患疫概率更大,可若身体健康者生了别的病、那么患疫风险将会翻倍。

明明知道,但还是去了,并且日日如此。她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应该嘲讽他还是大声的嘲讽他。

“哦,我忘了。毕竟殿下本来就是这样仁德的人。这样才像您,不是吗?”

宋辞语气如此强烈,苏若清怎么可能听不出她话中的讥讽之意。他知道宋辞此言指的是什么,紧抿着唇不发一言。

宋辞见状又是一声嗤笑,但好歹没再说出些什么。

……

良久,苏若清突然轻叹了一口气。

“我知道你觉得我过于仁慈,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身为储君,便应当以造福百姓为先,以民为本。”

“如果在灾难面前,连我也不爱护自己的子民、不把他们的命当命,那么,还会有人在意他们的生死吗?”

说到这里,苏若清的目光突然落在她身上。

宋辞心中微动,并没有回答。

只听他叹道:“只有让他们知道百姓在我心中的分量,他们才会有所顾忌,否则,以后若再遇到这种事情,不知又会死多少人……”

宋辞闻言久久不语,似是在思索,又似只是沉默。苏若清看在眼中,并未多言。

他在心中长叹一声,神色间流露出伤感。

身为储君,他早就见惯了朝中各种尔虞我诈。对于周身的各种明枪暗箭,也有自己的应对之法。

所以,他怎么可能如表面般温润。但是,他可以对贪官污吏拔剑,却无法将剑尖对准百姓。

宋辞说的,他都明白。

江州局势复杂,又处于特殊时期。若真按原来的计划,为了制衡,父皇他就算是杀了严铭谨也不会一下肃清江州。

毕竟,牵连的人太多了。一下子补上那么多空缺,谈何容易。

可若这些人不被拔出,他们一定会阻挠赈灾之事。

赈灾失败后会有什么后果,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但,他却不能那样去做。

在其位,尽其责,既作为储君、便应该为生民立命。若他为保住自己的位置便眼睁睁看着那么多百姓去死而不去阻拦,那么,他还有个颜面坐在这个位置上?又有何颜面面对天下万民?

就算别人不知道又如何?难道自己不知道吗?

《礼记?中庸》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不能在别人见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不能因为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

君子独处时尚要谨言慎行,何况是行为呢?

身为储君,应该心怀仁义,修身立德,以教万民,而不是稳坐高台,冷眼旁观。

所以,他不能!

“你说的对,但在我看来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宋辞突然出声,目光直直对上他的眼睛。

“如果是别人,也会这么做。”

“此举确实死了很多人,但这是没有办法幸免的。大渊百姓这样多,你若有志,以后依旧可以开创盛世。”

苏若清似是没想到她能说出这番话来,一时竟被震得失了声。

他的眼中闪过伤痛,直到许久后才道:

“小辞,大渊有千万百姓,但是死的人永远不会活过来。”

“大渊盛世终有一日会来临,但那些死去的人、永远也感受不到盛世是怎样的。”

他说这话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温柔,但神情却比任何时候都要认真严肃。

宋辞听后心中猛然一颤,久久不语。

苏若清见此便知她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于是继续说道:“你曾经说打仗时有‘一战功成万骨枯’之论,这不假,我也理解。但那些士兵刀尖对准着外敌,是为了家国而牺牲,不是稀里糊涂的死在自己人的算计里。”

“有人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若人人都这样想、人人都这样做,事情岂不乱了套?”

“老子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所以,大事要成,小节也要顾。如此才能长久。”

闻言,宋辞依旧不语,紧紧抿着唇。

……

“你知道这次因为赈灾粮未到饿死了多少百姓吗?”

苏若清突然问道,抬头望向她。

宋辞一怔,垂眸对上他的眼睛。

“十七万八千三百一十四人。”苏若清答道。

“十七万八千三百一十四人……你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与阿朝一起驻守在北境的大军才十万,这相当于是他们的两倍了。”

“他们中有的人是别人的父母,有的是别人的儿女,有的是别人的妻子和丈夫……这些人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数字,但是对他们的家人来说,却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至亲至爱死去……这种痛苦,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宋辞本来还在强撑着与之对视,听了这话后却低下了头。

是啊。

这种痛苦,旁人是无法体会的。

她双手紧攥着自己的衣袖,面色微微有些发白。

许久后,她忽然轻笑了一声,但眼中却溢满了悲凉。

“苏若清,你说的对,他们的痛苦旁人无法体会。但他们好歹可以发泄出来。”

苏若清闻言眸光微动,右手攥紧了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