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大订单
小张点了点头,说道:“厂长,您放心,我一定把钱用好。”
欧阳天疲惫地坐在椅子上,说道:“去把这个好消息通知工人吧。”
小张离开后,欧阳天靠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这时,林严走了进来。
“欧阳厂长,相声表演团队的事情查清楚了,背后确实是李松在资助。”林严说道。
欧阳天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怒火:“这个李松,为了打击我们真是不择手段。”
听到厂长义正言辞地这样说,林严弱弱地说道:“厂长,我调查到的结果是李松虽然资助了相声演员下乡表演,但目的是为了宣传安全用电,他并没有指示工人们编排我们的产品。”
“那你上次为何说相声表演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暗指我们的产品是假冒伪劣商品。”
“应该是因为相声演员为了舞台效果,设置的包袱。”
“你立即去找那些相声演员,让他们不许再用这种包袱了。”
林严并没有动身,“厂长,现在大家只是怀疑,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那岂不是让人觉得我们心虚了。就算我们不是假冒伪劣商品也变成假冒伪劣商品了。”
欧阳天想了想,觉得林严所言有些道理。只是如果继续让这些相声演员这样宣传下去,烧水快想要在津门地区销售出去更加不可能了。
好在,现在东北三省的市场已经开辟,昨天车队已经抵达奉天省供销社总社,当天产品便分发下去,一天销量便达到五百个。这还是没有任何宣传,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旦有了宣传,打出知名度之后,烧水快的销量一定会暴涨。
接下来的几天,厂里的情况逐渐稳定。因为工资发了下去,工人们也安心工作了。厂子也重新采购了材料,生产慢慢恢复了正常。
不过欧阳天知道,第三电子厂的问题只是暂时缓解,要想彻底摆脱困境,必须让烧水快在奉天省真正打开市场才行。
接下来的几天好消息频频从东北三省传来,烧水快销量持续飘红,从第一天的五百个,到后来的一千个,两千个,三千个。
因为引进烧水快这种好用又方便的产品,奉天省供销总社赵振廷主任还被省领导表扬了。
从省府大院出来,赵振廷主任立即亲自给老爷子打去电话。
“老领导,您向我推荐的烧水快可真是帮了我大忙啊,为此我还受到了省领导的表扬!”赵振廷在电话那头爽朗地说道。
“小赵,那恭喜你啊!能得省领导的表扬,将来前途无量啊。”欧阳老爷子笑着说。
“多谢老领导的栽培,当年如果不是您的提拔,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机会。”
“哈哈,小赵你言重了。当年我提拔你,是你表现的确出色!当时不管是谁,我都会提拔的。”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老领导的提拔之恩我永远牢记。对了老领导,您说这烧水快是您孙子的工厂生产的。”
“是我孙子欧阳天,他从小便聪明,是我重点培养的接班人。”
老爷子听到这话,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满是自豪与欣慰:“小赵你太抬爱他了,我这孙子还需要多努力。”
“老领导,烧水快我们这的需求大,我打算再定一批货,麻烦您给令孙说一声?”
老爷子连忙应道:“那敢情好啊,我一会就给他打电话,让他明天便给你发货。”
挂了电话,老爷子高兴得合不拢嘴,然后老爷子迫不及待地给欧阳天打了过去。
“小天啊,刚刚奉天省的赵振廷主任又来电话了,要追加一批订单,这可是个大好机会,你可得好好把握住,把第三电子厂的局面彻底扭转过来!”老爷子急切地说道。
欧阳天在电话那头漫不经心地回应道:“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老爷子又叮嘱道:“小天,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天赐良机将会变成灾难。”
“爷爷,我知道的,质量是咱们厂子的生命线,我心里有数。”欧阳天保证道。
“希望这次你不要再让我失望。”
挂了电话,欧阳天立即去见仓库负责人。
“老丁,我们仓库中现存的烧水快还有多少?”
老丁目光有些闪烁,“厂长,您怎么突然关心存货了,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吗?”
“什么风声我没听到啊,是这样,奉天省供销总社又下了一批订单,总共三万个烧水快。”
听到厂长说没有听到风声,老丁不由暗暗松口气。
“没听到风声就好。”
“老丁你说什么?”
“没什么,仓库中现存烧水只有两万个左右。”
“那和奉天省的订单数还差了一万个!这次奉天省的订单比较急,老丁你去通知所有人加班加点,尽快将一万个烧水快生产出来。”
看到厂长没有继续去仓库中查看的意思,老丁苍白的面色终于缓和了一些。
本来依照欧阳天的能力,老丁的神色变化是绝对瞒不过他的眼睛的。但是今天因为奉天省突然下了个大单,他实在太高兴了,兴奋之下,满心满眼都是订单,以至于忽略了老丁神色的变化。
从仓库出来,欧阳天立即来到车间。
“兄弟们,奉天省又有新订单了,但是咱们库存不足,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辛苦辛苦,加班加点生产,尽快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等货款回来,每人发十元的奖金。”
工人们本来听到要加班都不太高兴,可是当听说会多发钱便立马兴奋起来。“厂长,请放心,我们一定加油干!”
欧阳天看着干劲十足的工人们,嘴角忍不住浮现一抹笑意。接下来为了保证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他也跟着工人们一起投入到紧张的生产中,亲自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夜幕降临,车间里依旧灯火通明,机器的轰鸣声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为了希望而努力拼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