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春妮生的儿子是个脑瘫,还是个“玻璃人”。这些年给儿子治病,那真的是没少花钱。

不仅赵春妮夫妇花了很多很多的钱,和无数的经历去管这个儿子,就连老张头其实也没少花钱。

老张家六个儿子,就老四张瑞峰这里不太省心。而且说白了,张瑞峰还没工作了,家里也没多少地,老张头也没少补贴这边。

当然了,花钱是次要的了。主要是这两年眼瞅着赵春妮的大儿子张玉壮已经快要油尽灯枯了。

谁都没有办法的。

从赵春妮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夫妇,包括老张家,也是想要一个儿子的。

但是,确实赵春妮没有再生儿子。

这不是她想要的,但是她也没有办法。

随着年纪增大,其实赵春妮已经不可能再生儿子了。而现在大儿子这个情况,基本上没两年闹了,基本上就快不行了。

老张家即使没什么意见,但是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这个婆媳关系,就特别一般。

赵廷绪喜欢孙子,重男轻女。

难道,老张家不是?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人,都是自私的。

赵春妮回娘家的时候,也哭过几次,说自己儿子的事,但是这个谁都无能为力。能去的医院去了,能治病的手段想了,无能为力。

好在张玉梅学习成绩也很好,这才让赵春妮的地位多少好了一些。

赵廷绪低着头没说话,岔开话题,说道:“春妮,饺子熟了没?我吃完了,回头还要回家。”

“着啥急?好不容易来了。”老张头说道。

赵春妮正在包饺子,说道:“快差不多了。”

赵廷绪和老张头就这么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赵大鹅。

“这是你们老二家的闺女吧,长的真俊。”老张头笑着说道。

赵廷绪哈哈一笑:“大鹅这孩子聪明呀。脑瓜也好使。还没念书呢,就知道做买卖赚钱了。”

老张头一听愣住了:这才几岁?就赚钱?做买卖?老赵家是不是实在没啥吹得了?硬拉出来一个人硬吹。

老张头对老赵家不说是了如指掌,起码那是非常知根知底的。老赵家,那真的是穷的叮当响。

虽然这个时代,大家伙都不太富裕。但是老赵家穷的那叫一个清新脱俗,四海皆知。

有时候,身为老赵家的亲家,老张头多少都有点抬不起来脑袋呀。别人一说,那老赵家那真的是……一言难尽呀。

不仅穷,而且事多。

所以老张头一听赵廷绪这么说,就觉得赵廷绪在吹牛逼呢。

“嗯嗯,这丫头长的确实俊。”老张头重复的说着,毕竟赵廷绪说的老张头不太信。

赵廷绪一听,立刻说道:“亲家,你不知道。我这孙女这么说吧,不仅脑瓜好使,还能掐会算的不说,她甚至能预感未来的不好的事。就比如刚刚吧。”

赵廷绪说道一半,回头看了看张玉梅:“玉梅,去沏点茶水。”

“嗯嗯。”张玉梅去沏茶了。

众人这才想起来,一直忙来忙去的,忘记沏茶了。

张玉梅倒是很快的沏好了茶,把茶水端上来,给赵廷绪和老张头都倒上了茶水。

赵廷绪继续说道:“刚刚进门之前,大鹅就说她大姑家的狗子咬人,不是个好东西。我还不信呢,之后大鹅就拿了根棍子。我也来过几次,春妮家的那条黑狗是真挺老实的,结果今天我刚进来,它就挣开了铁链子,就跑出来了,把我给咬了。”

赵廷绪把手伸出来给老张头看,手上可胳膊上有狗子咬过的痕迹,有两个牙印的孔。

老张头低头看了看,颇为为难:哎呀,亲家让自己家的狗给咬了,怪不得自己儿子今天要包饺子留他吃饭,平时赵廷绪应该是不会留下来吃饭的。

老张头自然心里也愧疚的,赶紧问道:“那敷了荞麦皮没?”

赵廷绪把手抽了回去,喝了一口茶水:“没事。多大点事,不至于。”

张玉梅说道:“我妈给我姥爷给敷了荞麦了。”

老张头这才安心一些。

荞麦这种东西性子凉,能解毒。抗菌的话,还要喝一些消炎药。

当然了,赵春妮家里的这条狗养了很多年了,应该不会带什么狂犬病毒的。一般有狂犬病毒的狗,是看出来的。

狗子得了狂犬病,多数都会脑子不太好,会疯了的。疯狗要是咬了人,会比较严重,没有疯了自己家养的狗子咬人,多数的时候,还是不太令人担心的。

毕竟现在这边并没有狂犬疫苗,也只能靠着土方子,熬一熬了,没别的办法。

赵廷绪喝了几口茶水,继续说道:“别提了,刚刚要不是我这孙女给那狗子脑袋来一棍子,那狗死咬着不松口。”

赵廷绪不由得有些感慨:“这关键时刻,就大鹅没掉链子。真挺好的。”

赵廷绪这么一说,老张头不由得也对赵大鹅的好感多了起来,说道:“那大鹅这孩子确实是挺好。”

赵廷绪没啥吹得地方,家里的儿子不争气,也就能吹一吹自己的老闺女。

但是在大闺女家吹老闺女,没有老张头在,还行。有老张头在的话,那就是极为不妥的了。

赵廷绪只能现在一个劲的夸赵大鹅的优点。

把赵大鹅都弄的有点蒙圈了:嘶……老头这是实在没啥说了,没话开始找话了呀,我啥时候力拔山兮气盖世了?我还手撕老虎,脚踢黑瞎子?我一口气能割十亩地的玉米秸秆?

算了,你们继续吹吧。

赵大鹅就拉着张玉梅去院子里边玩耍,反正大姑家的狗子已经没了,出来玩耍,也没有问题的。

赵大鹅到了院子,蹬着上了拖拉机看看,那口水缸还真不错。

张玉梅就在一旁看着,生怕赵大鹅掉下来。

张玉梅眼里,赵大鹅毕竟就是个孩子,她呢就是个哄孩子的孩子。

赵大鹅就在院里玩了很大一阵子,到了要吃饭了,才回屋。

赵春妮已经准备了好几个硬菜,香肠、猪头肉、皮冻、还挺多的。

赵春妮指了指院子西边那个石头垒的小圈里的几只鸭子对张瑞峰说道:“等会吃完饭,抓两个鸭子,给我爸带回去。”

张瑞峰答应了。

赵大鹅看了一眼那几只鸭子,长的好胖乎,估摸有个七八斤重,不过她不怎么爱吃鸭子肉,不过看起来应该很不错。

到了吃饭的时候,赵大鹅乖巧的坐在一旁,低头吃着饺子,听他们在那边吹牛。

酒都没喝太多,老张头硬撑着,喝了二两白酒。

至于张瑞峰,他酒量很差,也是喝了二两酒就开始脸红脖子粗了。说话也变得有点结结巴巴的。

“爸,你放心。给家里干活,我保证四五天就整完。”张瑞峰说道:“就几万砖,不是什么大活。等春天了,河里开化了,沙子我开车去拉沙子。铁生他们盖房子不容易,我这当姐夫的,自然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老张头愣了一下:老赵家要盖房子了?

这可是天大的新闻。反正对于老张头来说,确实是一个大新闻了。老张头对老赵家还是了解的。

这个时代,靠着种地盖房子基本不可能的。因为土地不是个人的,是村里集体的。个人也有一些土地,不过都是开荒的,自己开荒自己种地。产量也低的可怜,粮食的价格也不好,收入是极为有限的。

老张头退休下来了,他的六儿子也就是张老六接班了。现在一个月工资一千多块,这种工资要盖个房子,也就是三年两年的事情。

但是,老赵家不行。

他们老赵家除了种地,别的什么也不干,怎么盖新房。

老张头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是嘴上还是比较关切的说道:“盖房子好呀。盖了新房子,住着亮堂。就我家老四这个新房子,看着就亮堂。”

赵春妮家里的新房子,盖了不太久。

新房子玻璃窗子大,阳光足,看着就亮亮堂堂的。而且现在新房子的尺寸上,都要比老房子强的太多了。

以前的土坯房子,不可能盖的太大。一是因为土坯房的土坯墙这种结构,并不是特别稳妥。

土坯墙就是用土坯摞起来的,没有什么东西固定,全靠土坯了。基本上就是靠着谷子秸秆砍碎了,在土里边充当一个拉伸的作用,起到类似于后世钢筋的作用。

当地确实生产红黏土,比较适合盖房子,它的粘连性是非常好的。但是风吹日晒时间久了,就会裂开一些缝隙。所以结构上,本身并不安全。

就是因为这种结构大家都觉得不太安全,那就不可能把墙体弄的特别长,一般也就是宽度是三米六,长度是四米五。

这个宽度和长度,是经过了无数代人总结出来的,具体为什么是这个长度宽度,也不知道为什么了。

一般屋子的宽度这个年代,石头墙体或者土坯墙,就只有三米六,抛开墙体本身的宽度,檩子一般是三米三。

长度这个问题就需要房子的大梁。

这个大梁是纯木头做的。

这个房梁一般就是家里普通的木头,从地面往上边,四五米长的时候,木制特别好,比较结实,用作房梁会更好一些。再向上,就不那么特别结实了,而且要考虑人的体力问题。

毕竟现在都是人在干活,一块木头还是特别重的。一根四五米长的房梁,就差不多四五百斤,还要弄到墙的顶部安装,就需要十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

还要考虑墙体会不会能够承受的住这种压力。会不会因为房梁太重,把墙体给压的变形了,所以,自然是越短越好。

反正这边最长的土坯墙单间的房梁,基本上没有超过五米五的,再多就承受不住了。

老赵家的房子,也是这样。

房子内部小,比较狭窄。

那真是坐没地方坐,站没地方站,特别让人难受的。

赵廷绪冷哼了一声,不便发脾气,但是终究心里不舒服。

“明年开春就盖房子,大鹅你感觉咋样?”

赵廷绪心里没谱,所以也没什么底气。他根本没有钱盖房子,所以他说着就看向了赵大鹅。

赵大鹅吃着饺子吃的挺开心,荞麦的饺子,猪肉酸菜的,味道真心不错。

赵大鹅都想谢谢赵廷绪了:老头,谢谢你被狗咬了,才让我吃上这么好吃的荞麦饺子。

荞麦本身具有一股子清香的味道,吃起来味道要比白面的味道好。

“盖房子呀……盖,明年一定盖房子。”

但是给不给你们住,就另外说了。

赵大鹅是会盖房子,但是也仅限于自己住。

赵大鹅前世就知道赚钱难,先要解决长期赚钱的问题,把粉碎机这个事给解决了。哪怕一天赚了百八十的,那也是一笔巨款了。

这个时代,人均工资也就三五十块钱的样子。城里工资是高,但是城里消费也是高。

总不能城里赚钱,农村花吧。

在城里,吃穿住行,那是样样花钱。就算是喝水,也得花钱不是。

在农村可以省着点,夏天可以自己种菜,冬天什么的就开始吃土豆白菜萝卜胡萝卜一类的,会便宜很多,还有酸菜。

无论什么时代,赵大鹅都觉得有钱能让人底气十足。没有钱,日子就难了。先解决生活问题,之后再解决了新房子的问题。

现在说都还早一些,不过拉砖、拉沙子这个是可以进行了的。

红砖是赵大鹅赊欠来的,不能说没花钱,只能说以后赵大鹅也不太想还了。反正砖厂距离倒闭,也没三两年光景了。沙子这个时代,可以去河套拉沙子。

这个是免费的,不用花钱。

谁想去拉沙子都可以,也没有人管理。

再过两年就不太行了,后边河道被挖沙太多,环境开始差了,就不允许私自拉沙子了,虽然也能偷摸的来,但是被抓到就是罚款什么的,不值得。

而且反正是免费的用大姑家的拖拉机,赵大鹅也有心说几句漂亮话。

“说起来拉沙子和拉砖,我本来想着找别人,这事我爷爷就说,自己家闺女有拖拉机,还找别人,那不是让外人笑话吗?就让你大姑父干活,他是求之不得的。”

老张头脸色一顿:白帮忙还求之不得?真是长了见识了。那拉砖拉沙子不得加油呀,那不是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