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这御史能处,有事他真上 > 第三十九章 大明朝的政治逻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十九章 大明朝的政治逻辑

然而这些准备看吴昊凄惨下场的官员们失望了。

因为第一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

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吴昊提出要追缴亏空,道理上是站得住脚的。

这时候如果谁迫不及待站出来反对,那岂不是说明自身就有亏空么?

不过肯定会有人反对。

大明的俸禄实在是太低了,官员甚至很难靠俸禄养活一家人。

这并不是说会被饿死,倒也没到那个程度。

不过若是要维持日常的排场,找几个师爷啊,出行坐坐马车啊,养上几个厨子啊。

把这些开销算上,那点朝廷的俸禄可就真不够了。

很多地方官也知道大明官员是个什么待遇,所以平日里也多会打点。

即便有些位高权重的不需要这种“小礼物”或者“土特产”,但这些达官显贵总有学生吧?

总有属下吧?

人在世上混,谁都不是孤家寡人。

而且之前是打仗诶,打仗的时候,即便是清廉入水的官员,也很难做到地方不出现亏空吧?

朱棣还在思考。

他其实已经心动了。

吴昊这已经是第三次提出追缴亏空,如果这一次再拒绝,想来吴昊将来就不会再提这个建议了。

而且历史已经改变了。

在《明史》上,陈瑛可是活了很久才死的,那时候朝堂已经稳定下来了。

一些不听话,不懂事的建文旧臣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陈瑛才死。

在此之前,陈瑛一直都是一条忠实的老狗,一直待在担任都察院的左都御史。

而今历史已经改变了,而且朱棣猜测,大概率就和这个吴昊有关。

既然历史已经改变了,先知先觉的优势已经不那么明确,是否应该趁此机会大刀阔斧做出改变?

再加上本书朱棣就很想试一试吴昊的能力。

看看他有没有经国之略,不是大工程,是看不出这种水平的。

朱棣点了点头,正要开口说话,就看到梅殷连忙冲了出来。

梅殷怒斥道:“皇上,这吴昊居心叵测,臣请诛杀此撩!”

朱棣下意识就不太高兴。

咋了,提个意见就要人家的命?

吴昊本身就是御史,是言官,言官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提意见的么?

梅殷之前和吴昊在饭局上有点小矛盾,这并不是梅殷要针对吴昊的理由。

而是梅殷和陈瑛是一伙儿的,他们都是支持朱高煦当太子的人。

如今一个都察院的一把手给弄下去了,如果吴昊的这个建议被采纳,皇帝极有可能直接让吴昊顶替掉陈瑛的位置。

这么重要的一个位置,让吴昊这么个立场不明的上,对他们支持的朱高煦很不利。

因此梅殷反对吴昊,跟吴昊提出的建议内容无关,而是跟吴昊这个人有关。

如果当初吴昊在饭局上好好表现,好好拍拍朱高煦的马屁,今天的结果可就大不相同。

梅殷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是因为他是属于武将序列的。

本以为追缴亏空这种事情,因该是文官最反感的,他在等着文官反对,这样就不用他站出来得罪人了。

奈何等了半天,真是见了鬼,竟然一个文官都没有站出来反对!

不等其他人做出反应,很快,第二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人也站了出来。

丘福!

淇国公丘福。

一句话说他的地位,之前的成国公朱能够厉害了吧,朱能排在功臣第二,第一就是这个丘福。

不同于朱能的年轻,朱能今天才三十三岁,丘福已经六十岁了。

功勋卓着加上年龄大,自然面子就足。

丘福也出来反对吴昊:“皇上,臣以为天下初定,正是该休养生息的时候,有时候,即便想法是好的,下边的人执行下去也会变样,大动干戈大可不必。”

吴昊对于老人的态度还是比较尊重的,当然,前提是这个老人不会损害他的利益。

眼下明显不属于值得尊重的行列。

吴昊丝毫不愿意落入下风,解释起来:“各地钱粮亏空主要有三种原因,因公挪用,上司勒索,以及当地官员的贪污!”

“臣请旨追缴亏空,是为了还那些因公挪用、以及被上司勒索的人一个清白。”

“皇上,臣以为,追缴亏空一可以使天下百姓归心,二可以还大部分官员一个清白,实在是必要之举,何来大动干戈一说?”

三句话说完,吴昊看了朱棣一眼。

眼见朱棣还不表态,他心里也开始着急起来。

这是搞什么?

明明历史上的朱棣是个果决的人,怎么亲眼所见,却变得这么优柔寡断起来了。

丘福没想到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竟然敢当面驳斥他的看法,而且毫不客气。

气得他只想暴起伤人,还是一旁的梅殷勇眼神制止了他。

此时的文官也开始交头接耳。

事实上,吴昊提出的这个建议,他们早就想反对了。

但这一次不行。

因为文渊阁的所有人,还有六部尚书,还有六科给事中,还有成国公朱能,还有朱高炽都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吴昊接到了皇帝的密诏,要他收拾一些不听话的建文旧臣。

可吴昊非但没有趁着这个机会牵连无辜以扩大影响力,反而还将密诏的事情透露给了朱高炽!

这就是有恩!

这种恩情不好明面上说,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恩情的重量。

所以他们全都没有反对吴昊。

而这一批高层官员都不站出来反对,底下的人也都不是傻子,大家都是会察言观色的,见到长官一动不动,也就没有跟着跳出来反对。

所以才造成这种局面。

明明是一旦追缴亏空,最会收到影响的文官却没有反对。

反而是两个位高权重的武将在反对,而武将又跟地方官没什么关系。

这倒不是说文官们一个个都是高风亮节,有恩必报。

实际上,他们是不能不报。

这就是官场的底层逻辑,政治利益的交换。

很多事情是不用明说的,你吴昊给了我们方便,我们也就给你行一次方便。

不然在官场上玩黑暗深林么?

大家今天如果反对吴昊的提议,那么将来他们在官场上就很难得到帮助。

因为大家都会觉得,吴昊的前车之鉴就在这里,明明这么大的恩情,却被吃干抹净就不认人。

所以他们不得不咬着牙,当着没有听到吴昊的提议。

当然,今天过后,也就不存在什么恩情了。

而一旦吴昊到时候追缴亏空闹得太厉害,今天这些沉默的文官们,又会像今天弹劾陈瑛一样,弹劾吴昊。

这就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