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这御史能处,有事他真上 > 第五十七章 朱棣:俺问你们,安南如何处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七章 朱棣:俺问你们,安南如何处理

下了朝,吴昊还有点晕乎乎的。

一旁的梅殷过来,冷声说道:“吴大人真是了不起,简在帝心啊,以后我们还有的是机会共事,吴大人可得注意身体,千万别累坏了。”

吴昊像是没有听出他的言外威胁之意,点点头:“嗯嗯,多谢多谢。”

不多时,解缙带着几个文渊阁的成员也跑来恭喜。

吴昊又是一个个感谢了一遍。

之后又换了一批人,都察院的那些同事们,此时看到吴昊已经成为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原本心里还对那个位置心存幻想的人,也将欲望深深埋在了内心深处,此时脸上也都是热情洋溢,嘴里说着不要钱的溢美之词。

吴昊还是和之前一样,一个个感谢了一遍。

等到人终于走完,吴昊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一拍大腿。

仿佛突然醒悟一般。

“这是功亏一篑?”

吴昊本来对这一次的事情感到很满意。

又是挑动几方势力的矛盾,又是趁机弄走了陈瑛,又是追缴亏空成功,吴昊也如愿以偿成为了都察院的一把手。

官居二品!

可他现在实在是开心不起来。

升官当然是好的,这意味着他在朝廷里的话语权变大了。

可他本来是想要成为一个孤臣的,当一个纯粹的只负责提供意见的言官。

最开始他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对官场不了解,随便选一方势力,平日里怕做错一件事,或者说错一句话得罪某个人然后再无出头之路。

这就好比一个国人跑到灯塔国,开了个黑人居多的工厂,然后看到员工们辛苦了,决定给一些奖励。

结果奖励是请黑人叔叔们吃西瓜。

光是想想那个画面,吴昊都觉得太美。

因为不了解官场规矩,有时候好心也可能会办坏事。

而成为孤臣,起码皇帝会保着你。

除此之外,吴昊还有一个原因想成为孤臣。

那就是文化方面的。

前些日子和解缙交谈了一阵子,解缙看他的眼神就明显发生了变化。

如果成天和这些文官们混在一起,很容易就被人看出来自己其实对儒家文化没啥研究。

一个连论语都背不全的人,是如何考上进士的呢?

因为怕露馅,所以吴昊选择了离群索居。

本来今天一切都好好的。

吴昊也靠着在早朝上的言语,得罪了不少人。

可皇帝关键时候说了这些话,使得吴昊的努力功亏一篑。

朱棣竟然说他本来想要一年内要求官员填补亏空,是吴昊请求多给官员们一些时间,这才让朱棣改变主意,将一件的时间改成了三年。

这是啥意思?

吴昊可不记得自己跟朱棣有过这方面的商量啊!

完全就是朱棣刚才现场胡诌的。

而且这似乎是......替臣子背锅?

吴昊不太确定,尽管看上去的确如此,但身为皇帝,似乎没有必要这么做吧?

吴昊叹了口气,想不通的事情就先不想了,先去吃点东西算了。

因为起床太早,出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东西买,自己在家里又不会做饭,雇佣个厨师又没钱,所以吴昊每天都是饿到下了早朝才去吃东西。

有时候早朝会持续到上午十一点左右,吴昊甚至有种饿到发昏的感觉。

.........

.........

宫中。

此时大皇子朱高炽、二皇子朱高煦、三皇子朱高燧全部站在朱棣面前,等候他们父皇训话。

朱棣看了一眼三个儿子,心里觉得无比荒唐。

他曾经对自己的教育感到很自豪。

因为这三个儿子都很优秀。

老二朱高煦就不用说了,跟着自己南征北战,多次将自己救于危难之际,可以说靖难能够成功,老二绝对起到了关键作用。

老大其实也很优秀。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一点朱棣还是清楚的。

大儿子靠着北平那么几个地方,能够供养朱棣的军队打了好几年,粮食上从来没有缺过,这就是大能耐。

打仗打的是钱。

起码大儿子在经济方面是完全称得上优秀的。

老三嘛,年纪太小,但也是个机灵聪明的。

但此时此刻,朱棣看着这些曾经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儿子们,心里却觉得无比荒唐。

这些儿子平日里在他面前的恭谨,差不多全是装出来的!

大儿子朱高炽按照《明史》所载,当了皇帝以后几乎把他这个爹的政策给推翻得差不多了。

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准备取消,郑和下西洋被取消,安南那边也准备放弃,甚至是一批被他下旨诛九族的谋逆之臣,也被这个儿子平反了!

基本上可以说上一句全面推翻也不为过。

每次一想到这里,朱棣都会觉得头疼,他甚至不知道是否该庆幸这个大儿子没当多久的皇帝。

才继位一年不到就死了。

老二和老三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多次密谋造反,甚至按照史书记载。

永乐二十一年,他病重了,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打算毒死明成祖朱棣,废掉太子朱高炽,立朱高燧为帝。

简直就是荒唐啊。

朱棣一想到自己死后,这几个儿子的所作所为,心里就难受得很。

好在已经这么些天了,他也适应了。

如今他仍然还留着这几个儿子在身边,就是在等。

等《明史》后面的皇帝,等朱瞻基成为皇帝后,看看朱瞻基的表现。

如果朱瞻基也是个糊涂皇帝,那朱棣哪怕再不喜欢老二和老三,也只好重新太子的人选了。

从陈瑛离开朝堂中心,到吴昊成为左都御史,还有追缴亏空之下的血雨腥风。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早就已经跟《明史》上所记录的完全不同了。

朱棣已经改变了历史。

他之所以不改得更多,只是为了看看大儿子这一脉的皇帝,将来到底能出一些什么人。

毕竟按照既定的历史,他能看出很多问题,这样就可以趁着他还有精力,针对性做出一些改变。

而如果直接从太子之位上就改变了,那这本《明史》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的参考意义了。

比如说如果因为早朝太累,后世的子孙一个个贪图享乐,不愿意早起。

那他朱棣就可以提前改变,比如说把早朝的时间往后调一点,或者把每天都要早朝,改成两天一次,甚至三天一次。

又或者有哪个部门将来会失控,出现权臣。

那他就可以提前让这个部门消失,或者设置监察部门。

总之,朱棣如今是既要做出改变,避免明朝灭亡,又不能做出太大的改变,以免历史完全不可预测。

“你们说说,安南问题要怎么解决?”

朱棣闭上眼睛,懒得看几个不省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