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这御史能处,有事他真上 > 第九十二章 朱高炽反对,吴昊开海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二章 朱高炽反对,吴昊开海禁

吴昊淡淡道:“皇上已经下了旨意,连船都开始建造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解缙出来打圆场道:“只是讨论一下嘛,只是闲聊而已。”

吴昊深深看了解缙一眼,越发对他失望了。

自己已经说了不用讨论的情况下,解缙依然站出来公然反驳自己。

这在官场上就是大忌。

眼下朝廷中二殿下朱高煦的势力还是很大,有很多人都支持朱高煦。

可唯有解缙,上蹿下跳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支持太子一样。

解缙不是姚广孝。

姚广孝可以公开表示支持太子,没人拿他有办法。

可你解缙算老几?

怪不得最后落得那么凄惨的下场。

吴昊私下里已经暗示了他好几次了,可他仍然不悔改。

朱高炽见场面有些冷淡,笑着说:“唉,我大明近几年好了许多,多依赖于先生。”

吴昊面无表情道:“都是皇上的功劳,我们没做什么。”

吴昊知道他其实绕来绕去,就是想要反对下西洋。

也知道他的道理,无非是下西洋费用太高了。

但吴昊不可能在这方面支持他。

且不说朱棣已经提前跟吴昊沟通过,希望吴昊帮忙在百官中说说话,让大家都支持下西洋。

就说吴昊自己也是十分赞同这一点,无论是自己将来的计划,还是让大明看看外面的世界,都不允许吴昊支持朱高炽。

朱高炽眼见自己热脸贴了个冷屁股,尴尬地拿起杯子喝了口茶。

“近来江西水患,需要大笔的钱赈灾,北方旧元势力又蠢蠢欲动,军费也要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再浩浩荡荡数万人下西洋,大明又能得到什么呢?”

这一次,解缙和黄淮都表态同意。

“确实啊,正是多事之秋。”

吴昊看了看这俩内鬼,正准备反驳。

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

“咳。”

一声咳嗽让众人都看向吴昊,等他发表看法。

“臣有一计。”

朱高炽听他说有主意,兴奋道:“先生快说!”

“解!海!禁!”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就变了。

元朝也曾禁海,但并没有严格执行。

直到朱元璋,由于元朝旧势力下海的关系,沿海百姓深受其扰。

所以从洪武三年开始,到洪武三十年,海禁越来越严格。

这期间也不是没有人反对,当然,按朱元璋的性格,反对的都寄了。

眼下吴昊提出要解海禁,这是能影响整个朝廷的事。

吴昊看这几人一副吃惊的模样,不屑地道:

“既然下西洋亏钱,朝贡贸易亏钱,那不如解了海禁,允许通商,朝廷从商税中得到补充,这不就行了?”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解海禁还能对剿灭倭寇有重要作用。”

“大明沿海屡屡受到倭寇袭扰,并不是我们打不过他们,而是他们能跑。”

“茫茫大海,他们一退,我们就抓不到他们了。”

“若是我们以通商资格作为要挟,让日本那边帮忙一起剿海盗,则可以让他们没有落脚的地方。”

“还解决了沿海百姓生计的问题,又能增加税收,何乐而不为呢?”

吴昊原本以为,听了自己的这番话,众人应该大彻大悟,然后坚定地支持自己。

可他们一个个脸上表情都很奇怪,并没有什么表示。

吴昊直接问朱高炽:“太子以为呢?”

朱高炽讷半响,含糊不清说道:

“其实,海禁还有一个作用。”

“嗯?”

朱高炽一脸正色说道:

“自唐末大乱,世家大族再不复之前的影响力,可与外国通商以来,南方士族财富积累太快了,为了防止世家再次壮大,这才禁海。”

吴昊目光一凝,想起了朱元璋执政时期的一些举动。

朱元璋曾经没收了很多南方大商人家的财产并流放了他们。

实施海禁的真实目的是控制南方过分发达的商业。

再加上元朝时期,小冰河时期到来,国家粮食紧缺。

因此朝廷更加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

吴昊理解了朱元璋的所作所为,但理解不等于支持他。

因为想要限制南方门阀,便连带着渔民一起打击,甚至因此错过了全球化的发展。

在吴昊看来是很愚蠢的。

那些门阀会因此而放弃抵抗吗?

他们绝对不会,他们只会勾结倭寇,带着那些生活困难的渔民一起作乱。

照这么看来,大明将来的剿灭倭寇的战争,完全是内战。

吴昊厉声道:“因噎废食!”

“大明才是开海通商的最大受益者,至于那些门阀世家,只要不让他们控制军队,能有什么大影响?”

“正是因为海禁,他们才能勾结外部势力,影响力反而扩大了!”

“可以把他们当成韭菜嘛,时不时就割一茬,多的是办法对付他们。”

解缙疑惑问道:“当成割韭菜?可没有罪名,这样名不正言不顺啊。”

吴昊没有理他,这人明显是读书把自己读成了傻子。

想要罪名随便罗列就是了,这个时代的门阀世家,还怕找不到他们为非作歹的证据吗?

何况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朱元璋和朱棣杀的人还少了?

那时候也没看你解缙站出来反对啊。

吴昊看向朱高炽,问道:“太子觉得开海禁可以么?”

朱高炽还是有些犹豫:“容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吴昊是真的想要太子也支持他开海禁。

不然光是吴昊一个人提议,面对的阻力会非常大。

摊丁入亩和追缴亏空,这些政策在大义上是能站住脚的。

可开海禁则不同,众人能找到许多角度来反驳。

古代官员们,总是习惯旧的东西,而不喜欢接受新东西。

一是官员们年纪确实大了,由于朱元璋当时的考满法。

官员必须要九年才能升迁,再加上官员们之前读书,考科举所用的时间。

大部分明朝官员年纪都很大。

老人家对于新政策新东西的接受程度,总是不如年轻人高。

还有就是,在古代官场上,其实不是比谁更有能力。

而是比谁更能不犯错。

诚然,能做到最顶端的官员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但大部分中层官员,只要不犯错就够了。

而新政策意味着新东西,官员们接触起来很容易犯错。

所以天然就抵制这些。

海禁这政策,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想要改变很困难。

因此吴昊才迫切需要朱告知的加入。

“太子,时不我待啊!”

吴昊起身,拒绝他们的挽留,只是留下一句。

“我回京之日,汉王送的礼物太过贵重了,我还要去还礼,免得被人嘲笑不懂礼数,各位,少陪了。”

朱高炽听了面容愁苦。

这不是明显告诉他。

你要是不同意开海禁,我就投奔你二弟去。

还还礼?

没准还着还着就成了汉王的人了。

朱高炽看着剩下的几个人,声音有些干,说道:“咱们讨论一下,允许哪些地方通商吧。”

“唉!”解缙心中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