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寒灾荒年,他们村却连肥肉都嫌弃 > 第576章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家村村民不仅每人每月能领500文钱的工钱,这里的粮食价格还非常便宜,肉食的价格也是相对低廉,每个陈家村的村民都能吃饱穿暖,简直就像是世外桃源一般。

反观沈月所在的凉州,即便是在寒灾席卷之前,百姓们也大多都是食不果腹的状态,衣服更是缝缝补补,一件衣服都要穿好多年……

与富足的陈家村村民相比,凉州的百姓,便宛如生活在贫民窟一般。

“蔼哥儿,青州的百姓过得都是这样的日子吗?”

某一天,与陈蔼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沈月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听到这个问题的陈蔼一家人都笑了,回答道:“怎么可能!青州百姓过得并不比凉州百姓好多少,自从寒灾降临之后,整个青州的百姓都在饿肚子哩。”

“那为什么陈家村会如此富足?”

沈月追问道。

“自然是因为稻哥儿!”

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陈蔼一家人脸上露出了虔诚的神色:“稻哥儿对俺们极好,不仅给俺们饱饭吃,还雇佣俺们做工,给俺们工钱,若不是稻哥儿,俺们现在还在饿肚子哩。”

“是稻哥儿吗?”

沈月眼中浮现了然之色,她在陈家村待的这段时间里,听得最多的就是稻哥儿、陈先生这两个称呼,而每个人在说起这两个名字的时候,脸上都会浮现如陈蔼一家人一般的虔诚笑容。

只是沈月不知道,为什么在寒灾的影响下,陈稻还能给陈家村的村民提供如此优渥的待遇。

当然,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知道,沈月只知道,如今的她终于摆脱了饥饿和贫穷,在陈家村生活的她,再也不需要过曾经那种每天食不果腹的日子了。

更重要的是,在陈蔼母亲的介绍下,她成功得到了一份制衣厂的工作,每月有了五百文钱的收入。

拿到五百文钱的那一天,沈月情不自禁的热泪盈眶,有了这笔钱,她以后便再也不需要饿肚子了。

而且这笔钱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月都有!

“爹娘,你们要是还活着就好了!”

这一刻,沈月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自己亲人的音容笑貌,爹娘若是没有死于战乱,而是和自己一样逃荒到青州,恐怕此时自己便可以一家人团圆,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了吧?

只可惜,爹娘早已离世,如今的沈月能做的,只有照顾好自己。

领了工钱的沈月带着工钱回到了陈蔼家中,打算将工钱交给陈蔼的父母,以此偿还自己一个月以来在陈蔼家里的吃喝用度。

对此,陈蔼的父母直接拒绝了。

“月儿,都是一家人,不用算的这般清楚。”

陈蔼的母亲摆手道,一个月相处下来,他们早已将懂事的沈月当成了家人,自然不会收她的钱,甚至……陈蔼的母亲心中隐隐有将沈月当成儿媳妇的想法,这天底下,哪有收儿媳妇钱的道理?

一家人?

听到这个词的沈月小脸微红,她和陈蔼之间早就产生了情愫,这也是她有了工作、领了工钱之后没有提出搬出去居住的关系,只是碍于小女儿家的矜持,不好说出来罢了。

见到沈月脸色发红的陈蔼母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趁机说道:“月儿,你和蔼哥儿的感情俺都看在眼里,要不……咱们选个时间,直接把婚事办了?”

这话一出,沈月腾的一下耳根子都红了,她支支吾吾半天,蹦出了一句:“全凭母亲做主”,而后落荒而逃,飞也似的跑进了自己的屋子。

见此,陈蔼的父母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沈月的回答已经说明了一切,那句母亲,更是彻彻底底的暴露了沈月的想法。

于是,陈蔼和沈月的婚事便顺理成章了,半个月后,两人的婚礼顺利举办,不少熟悉的陈家村村民前来参加婚礼,为陈蔼、沈月这对新人送上了祝福。

时至今日,陈蔼和沈月结成夫妻已经四个月有余,两人的婚后生活虽也有一些小矛盾,但还算是比较美满的。

沈月也顺利的怀上了陈蔼的孩子,经过苏世华大夫的诊断,沈月已经怀孕三月有余,再有约莫七个月,孩子便要出生了。

“这麦子长得可真好哩,看来这次俺们村子又要丰收了!”

站在农田边上,陈蔼满脸笑容的说道。

“是啊,俺都没见过麦穗这般饱满的麦子。”

沈月点头附和,她是种过地的,或者说……夏国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哪怕是女孩子也没几个是不曾接触过农事的。

也正是因为种过地,沈月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陈家村农田里的麦子,比她曾经见过的麦子强太多了,那饱满的麦穗宛如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一般,一眼看去便知其产量定然不小。

不止是陈蔼、沈月夫妻,其他前来围观的村民也是喜不自胜。

“这麦子长得可真好啊!俺们村里又丰收咯。”

“这麦穗这般饱满,一亩地至少能产出500斤粮食!”

“少了!俺觉着至少能产出800斤。”

“俺怎么觉得有一千斤?”

“不管怎么说,俺们村里这次肯定是丰收了!”

“是哩!”

“……”

每一个村民在看到田里长势良好的麦子时,脸上都会浮现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

虽说这些麦子都是属于陈稻的,可村民们都知道,陈稻从来都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反而待村民们极好。

陈稻有了小麦,便等于村民们有了足量的低价粮食,这对于陈家村村民,乃至于来陈家村务工的外来人口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麦子长得可真好呀!”

苏巧兮也来了,她站在爷爷苏世华身边,望着农田里金灿灿的麦子,发出了如此感叹。

虽说她不通农事,可从村民们的议论以及脸上的笑容也能得知,今天的陈家村,必然会迎来丰收。

“是啊!有了这批麦子,陈家村的粮食价格肯定又能降下来一些。”

苏世华轻抚胡须笑道:“这陈家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