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庄子传奇 > 第160章 与道认同直成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有上德者才能做到完全只与道认同,下德者往往是做不到的。”

“下德者执幻为真,根尘深,习气重,哪怕听闻了圣人讲道,也是半信半疑,根本不愿意按圣人说的去做,所以很难做到只与道认同。”

“上德者心性单纯,根尘浅,习气轻,他们听闻圣人讲道后,心能够很快就静下来,并做到只与道认同,因而很快就能够了悟大道。”

“成道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做到只与道认同,不再与身体认同。”

“我们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执着,会有那么多欲望和情绪,就是因为认假为真,把幻身当成是真正的自己。”

“这就是问题的终极之根,此根不除,问题就永远也不可能消除得了。我们唯有做到只与道认同,不再与身体认同,才能将问题的根连根拔起。”

“只要做到完全与道认同,我们立即就成为道本身了,根本没有必要通过任何有为的手段成为道。”

“就这犹如一个狼孩,他本身就是个人,难道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是个人吗?他只需要承认自己是个人,就已经是了。”

“只有当狼孩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人的情况下,才需要通过一些有为的手段让他意识到自己是个人。”

“这就是无为法和有为法的区别。”

“若我们能直接与道认同,就不需要再行有为之法了。若还行有为之法,那就是头上安头,多此一举。”

“我们本身就是道了,难道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成为道?”

“一切有为法都不过是在消除习气,习气消除后,只需要安住于道中即可,不需要再行任何有为的手段。”

“能不能行出无为法因人而异。能行出无为法自然是最好的,因为无为法简单粗暴,一了百了,能为修行省下很多时间。”

“然无为的前提是做到只与道认同,不再与身体认同。缺少了这个前提条件,无为很容易修成顽空。”

“修成顽空的人往往都是没有与道认同的人。他们的心没有沉入道中,也没有除去妄心,只知道一味地枯坐,一味地消除感官作用,试问这样修又焉能成道?”

夏薇惊叹:“原来修道是如此的简单,只需要做到与道认同,并安住于道中就可以了。”

庄周道:“然修道虽然简单,却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只与道认同,不再与身体认同。这就是无为法很少人能够做到的原因。”

“世间绝大多数人都只认为自己是一具身体,他们根本想不到自己会是无形无相,无生无死,无得无失的道,更别说做到只与道认同了。”

“因此,开悟成了圣与凡的分水岭。开悟的人和没开悟的人看到的天地完全是两片不同的天地。”

“开悟的人看到万物都是一体,不会对外物产生分别和执着。”

“没开悟的人只会看到万物有别,会把外物当真,会执着于得失、善恶、生死等等对立面。”

夏薇道:“所以,要做到与道认同,前提是必须开悟?”

庄周道:“不一定非要开悟才能与道认同。我们本身就是道,这个真相永远也不会改变。”

“哪怕我们没有开悟,但只要做到只与道认同,也一样能够感受到道的本自具足。感受到道的本自具足后,自然就会开悟。”

“所以,与道认同是开悟的前提,而不是开悟的结果。做不到与道认同的人,是很难开悟的。”

“了悟大道的圣人将宇宙的实相,生命的本质告知了我们后,我们就必须行出来。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有可能了悟大道,否则,是很难了悟大道的。”

“很多人听闻圣人讲道后,却不去实践。圣人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是道了,可他们却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静下心来感受道,试问这样又焉能了悟大道?”

夏允听了半天,完全不知道庄周在说什么,对庄周道:“庄周,你说的这些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千万不要骗我妹妹,否则我不会放过你!”

还没等庄周回答,夏薇已经开口:“哥,庄周哥哥是悟道的圣人,他没有骗我,你放心好了。”

夏允道:“可我实在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我们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是什么无形无相的道?为什么与道认同就不会有执着?不会有欲望和情绪?我实在很难明白。”

庄周解释:“夏大哥,站在井底的青蛙是不会明白天地的辽阔的。你想明白我讲的道,就必须放下你作为人的身份,并站在道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此,你方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夏允道:“你讲的道太抽象了,我实在无法明白道是什么。”

庄周转头问季欢:“季大哥,你听得懂我说的道吗?”

季欢摇了摇头,“我也实在很难明白里正所说的道。”

庄周道:“道只可自悟,不可言传。你们想了悟道是什么,就必须按我说的方法去做。”

季欢问:“里正,你之前说,要做到与道认同,就必须要做到不再执着于善恶、得失、生死,可一般人是很难做到这三点的。若做不到这三点,是不是就无法做到与道认同,也就无法了悟大道了?”

庄周点头,“是的,道本无善无恶,无得无失,无生无死。我们唯有做到不再执着于善恶、得失、生死,才算是做到与道认同。”

“这太难了!”季欢禁不住感慨,“世间能有多少人做到这三点。”

“所以,世间能够了悟大道的人才那么少啊。”庄周道:“人受到妄心、后天习气以及思维惯性的影响,是很难做到不执着于善恶、得失、生死的。做不到这三点,心就不可能空,心不空就不可能感受到道的本自具足。”

夏允不解地问庄周:“世间明明存在着善恶、得失、生死,为什么你让我们不执着?若不执着于善恶,难道眼睁睁地看着恶人做恶却坐视不管?若不执着于得失,难道没钱吃饭你也能接受?若不执着于生死,难道你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世而不感到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