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寇相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宇文亮带领的队伍,乃是定南州的精锐府兵,甚至于定南州的府兵,因为七里堡崛起给他们提供了帮扶,宇文亮又颇为擅长钻营的原因,其府兵比起其他州的府兵,还算是精锐一些。

但在寇相看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

士兵的操练很是拉胯。

平日里跨境杀贼,也几乎是逢场作戏,他通过士兵的体能消耗就能看得出来,如果真的有大战,他们连回国都未必能回得过来。

而在这次护送过程中,他们看似步伐整齐,但是体能的问题又表现出来,队伍的行进速度非常慢。

而且人家此时是以有心算无心,他几乎看不到任何的胜算。

数百匹吐蕃马奔驰而来,跟数十里疾驰的坦克战车差不多,一般人看一眼都觉得害怕。

久经战场的老兵,其实内心也会恐惧,但他们起码可以克制住自己。

可是现场这些府兵,根本就没有跟骑兵大规模交锋的经验,很多人现场已经开始双腿打颤了。

护卫统领见到宇文亮的士兵表现如此不堪,连忙看到,“弩手!放!”

寇相在七里堡出来,李平安不可能不给支援,其中一项武器支持,就是七里堡生产出来的弩箭。

七里堡的床弩,是特制的,采取了崭新的工艺。

不论是弩臂、弩机、弓弦、绞车都是在大康现有床子弩的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升级出来的新产品。

威力巨大!

随着护卫统领一声令下,上百驾床子弩几乎同时击发。

可惜,这些奔驰的吐蕃人早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们纵马奔驰的过程中非常分散,看到床子弩发射,及时在马背上规避,这导致上百驾床子弩发射,也只是射杀了几十人而已。

吐蕃人居于高原雪山之上,身形高大,除了内部各部落之间经常征伐之外,对外的战争也极其频繁,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士兵,早就习惯了高频率的战事。

即便是有了大康的压制,他们也是区域性的霸主。

尤其是这几年,天下都处于一种干旱的态势,但相反的,干旱会导致雪山的水融化更多,他们的高原之上,竟然青稞小麦连年丰收,国力反而越发的强盛。

这些疯狂的骑兵,没有一个人去观察死去的同伴,反而疯狂的抽打胯下的战马。

想要在床子弩再次击发之前,冲到定南州府兵面前。

对方悍不畏死的气魄,让本来就有些畏惧的府兵,双腿更加的颤栗。

“他们骑的是吐蕃马,他们不是反贼,是吐蕃骑兵!”

终于,还是有府兵看出了问题,高声在队伍之中呐喊。

大康立国以来,少有的几场大败,是吐蕃人和突厥人造成的。

可相比之下,吐蕃人给大康人的心理阴影更大。

因为突厥人打了败仗,会被大康人追上草原,屠戮王庭,抢夺牛马和女人。

可吐蕃人不一样,他们即便是输了,也可以快速龟缩回草原,想要给他们造成损失实在是太难了。

再加上,吐蕃人非常野蛮,留下过不少凶悍的战绩,导致其形象在大康逐渐妖魔化,甚至不少民间百姓都认为他们是不可战胜的。

而定南州的府兵,在宇文亮的带领下,几乎专门打顺风仗,逆风的战事就没有结束过。

所以眨眼之间,就开始有溃散的趋势。

“大家不要怕,吐蕃人没有三头六臂,我大康的将士在松洲,也没少弄死他们!”

宇文亮在队伍中高声呼喊,想利用松洲的战绩来给府兵们加油打气。

可事与愿违,在双方距离不足二百步的时候,大量地府兵直接承受不住压力,选择扔下武器,直接逃跑。

连饷银都没有,玩个屁的命。

这里不得不提一嘴,大康的扯淡府兵制度。

府兵由朝廷分配土地,从事日常生产和训练,但是战士要自己准备武器和辎重参战,朝廷会提供部分牲畜和甲胄。

但他们是没有粮饷的,在大康强盛的时候,士兵还能通过屠城、劫掠获取战利品。

其中战利品,往往分成三份,朝廷一份,军队一份,自己一份。

这种战利品分享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粮饷。

而大量的土地,又让府兵过得比一般百姓要舒服。

所以在初期,这项制度还算是凑合,士兵的战斗力还可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府兵的大量土地,被军官夺走了,他们成为了佃户。

朝廷又总是打败仗,让他们拿不到战利品,久而久之,士兵就不肯拼命了。

随着第一个人带头逃跑,跟着逃跑的人越来越多。

寇相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还没等吐蕃人的骑兵正式与队伍接触,府兵们便乱作一团,四散奔逃。

甚至有人主动抢劫了寇相队伍的马车里的货品,在逃之前还发了一笔横财。

宇文亮一脸震惊,急得额头的青筋暴起,接连砍杀了好几名逃跑的府兵。

“都给老子站住,谁再敢逃跑,老子弄死他!”

愤怒的宇文亮,指挥部曲,连连砍杀了十几名逃跑的府兵。

但是场面极度混乱之下,宇文亮的部曲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第一次跨境作战的府兵,很快便全体逃之夭夭。

连寇相随军携带的物资,都被抢走了一半以上。

护卫统领和尉迟云英等人,都直接懵逼了。

这是来护卫寇相的么?

这他娘的是来打劫的啊!

而此时,正在冲锋的突厥骑兵,已经突进到了百米范围之内。

而后面奔跑的贼寇,也距离不足三百米。

“完蛋了!”

宇文亮瞬间心如死灰,他甚至看到了因为此事,他们宇文家族倒了血霉。

他心里很清楚,别人都可以逃跑,他这个领头的肯定不能跑。

他还有家族呢?

而且就算是他不管家族了,万一寇相有个三长两短,他跑到天涯海角,朝廷也不能放过他。

明知战斗下去,很有可能要死的宇文亮,竟然觉得自己不害怕了,抽出腰间的战刀,对准了眼前的吐蕃人。

落到野蛮的吐蕃人手里,恐怕会生不如死。

还不如真刀实枪地跟他们干一场。

这样不光能死得痛快点,还不会连累家里。

宇文亮这边儿做好了必死的决心,却见尉迟云英所率领的军中精锐队伍忽然有了变化。

尤其是那三十名叫做火铳手的士兵,从他们随行的驴子身上,拿出一个个箱子。

这些箱子里打开之后,拿出一个个圆乎乎的武器。

寇相一脸疑惑道,“他们拿的是什么?”

马车之上到了李云说道,“那里面是猛火油,您不是说过,我们家有钻井机吗?这钻井机确实可以从地里抽出猛火油来,但是得是那种埋藏的比较浅的,甚至自己往外喷的。”

随着这些圆乎乎的罐子被拿出来,士兵们又将一个个大号的弹弓模样的武器,迅速插在地上。

将罐子放在弹弓中间,拉动上面的特制皮筋,就迅速投射了出去。

三十个圆滚滚的罐子飞了出去,与此同时,尉迟云英的精锐,也纷纷射出了炭盆里的火箭。

此时吐蕃人的骑兵距离队伍已经非常近了,根本躲不开落地的罐子。

随着大量的猛火油罐子落地破碎,弓箭落在上面,迅速燃起了熊熊大火。

战马奔驰速度再快,他们也怕火焰。

只是一轮罐子袭击,便形成了一条火道,死死地挡住了吐蕃人骑兵的冲击速度。

而与此同时,尉迟云英所带领的精锐,纷纷抽弓搭箭,射出了他们手里的弓箭。

这些士兵,都是尉迟常精心训练的精锐,臂力超绝,而且李平安还赠送了他们一波复合弓,射程远,威力大。

一轮齐射下去,就损失了将近四分之一的骑卒。

而与此同时,大量的罐子又从高空抛射而出。

弓箭和猛火油进行联合打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进行了两轮。

大量的吐蕃士兵落地,宇文亮用肉眼观察,惊讶的只拍大腿,这也太猛了,眨眼之间,就弄死了二分之一的骑卒。

吐蕃士兵的战斗意志确实非常强。

但他们再顽强,也不是某个灌输了意志,就能击碎鸡蛋的神奇国家。

复合弓射击和猛火油燃烧的双重打击之下,损失超过半数的吐蕃骑兵,终于发生了大规模的溃败。

伤亡过半,说起来很简单。

但是真正身处其中的人,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身边儿的袍泽,一个接着一个地战死。

又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想想都让人崩溃。

吐蕃人能够坚持到现在,才溃散,已经相当猛了。

连李平安手下的乡卫,都够呛做到这一点。

当然,定南州的府兵更扯淡,还没交锋就已经跑了一片了。

当然,一般的吐蕃人肯定也做不到。

被送过来刺杀寇相的人,都知道这一次有来无回的袭击,他们都心存死志。

“尉迟虎,保护好相爷!”尉迟云英对着马车方向高声呼喊。

“小姐,且宽心,小的觉得不会让您失望的。”一个黑炭一般的高大汉子,穿着一身明光铠,气势汹汹的说道。

然后还傻乎乎的对着马车拜了拜,“相爷,有我在,没有人能伤了您。”

寇相掀开车帘,看着眼前傻乎乎的汉子,“傻孩子,你先把你身上的伤处置一下。”

李云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依然被眼前尉迟虎吓了一跳。

原来,对面的吐蕃人,在绝境之中,发射了一波弓箭。

这个汉子挡在马车前,举着盾牌,依然身中数箭,鲜血淋漓。

不论是尉迟常,还是李平安都猜到了寇相此次攻略南诏,肯定不会非常顺利,不论是吐蕃人,南诏人,甚至大康的人,都有可能想尽办法刺杀寇相。

所以二人绝对不允许寇相出现任何闪失。

首先在寇相巡视七里堡这段时间内,李平安找马大匠,对寇相的马车,进行了升级改造。

里面镶了三层厚厚的铁皮不说,就连周围赶车的马车,都是七里堡的精锐乡卫假扮的。

而尉迟常也不遑多让,将心腹部曲一口气派了三分之一给寇相。

不过这叫做尉迟虎的汉子,有些痴傻,还总是喜欢跟周围人说话吹嘘,惹人不喜。

唯独寇相喜欢这个傻乎乎的汉子,还总是鼓励他,说他可以成为当世猛将。

因为寇相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护卫队不顶用,宇文亮的府兵也是废物,只有尉迟常给自己的精锐和李平安送给自己的武器,或许能救自己一命。

“弟兄们,别歇着了,该杀几个吐蕃崽子了。”

尉迟常手下的精锐骑卒校尉,带着百余名骑卒,对着逃跑的吐蕃士兵追杀过去。

此时正在逃窜的吐蕃士兵,已经逃出了弓弩的射程范围,看着竟然有骑兵追杀过来,一个个停下脚步,转身做好了战斗准备。

他们的想法给刚才的宇文亮一样,本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只求痛痛快快一死。

这种一心求死的士兵,是非常可怕的。

此时尉迟常经常活跃在战争一线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他给寇相的这几百精兵,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尉迟家族的部曲,基本上每个人都经历过数次大战。

作战经验极其丰富。

而且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了。

即便是真的白刃战,他们也不会怂。

更何况此时他们已经占据了优势。

“他奶奶的,这群吐蕃来的狼崽子,竟然敢跟老子呲牙,弄死他们!”

“让他们感受一下,咱们的本事!”

随着校尉一声冷喝,骑卒们纷纷抽弓搭箭。

在马背上进入射程之后,毫不犹豫的放出箭矢。

一个个吐蕃人迅速应声倒在血泊之中。

而这名校尉也不硬冲,而是在放缓马速,向一旁转弯,同时再次放箭。

不远处的吐蕃人见状,对着校尉就是破口大骂。

吐蕃跟南越有一个相同的缺点,那就是他们虽然悍不畏死,但是他们的工匠技艺很差。

弩箭的射程,远远不及大康。

更不要说,尉迟常的骑卒是经过七里堡加持的。

这群尉迟常的亲信士卒,可以轻松拿捏对方,采取风筝战术。

远距离射击之后,并不突进,反而调转马头就跑。

虽然这些骑卒,堪堪一百多人,但每一轮进攻,都会带来大量的杀伤。

这种战术,是草原人的经典战术,尉迟常自幼就听长辈说起过多次,他们是如何吃亏的。

他没有想到很好的克制办法,但他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