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策,字少逸,他的故乡在遥远的敦煌,一个充满历史与传奇色彩的地方。他的父亲张同,在唐朝的官场上颇有声名,一路仕途顺畅,最终官至容管经略使,成为了朝廷中的一位重要官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张策从小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聪明才智和对学问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对那些能够抒发情感、描绘世界的诗词歌赋,更是情有独钟。

在张策还年少的时候,家族居住在洛阳的敦化里,那里不仅风景宜人,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一次,家人在挖掘甘泉井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只古老的鼎。这只鼎造型独特,制作精良,鼎耳上还刻有篆书,上书:“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这样一件充满历史气息的宝物,自然引起了张同的极大兴趣,他将其视为珍宝,悉心收藏。

然而,就在全家人都沉浸在发现宝物的喜悦之中时,站在一旁的张策却缓缓开口,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观点。他指出,根据历史记载,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随后改年号为延康。直到那年十月,文帝接受汉朝的禅让,才正式启用“黄初”作为新的年号。因此,所谓的“黄初元年春二月”在时间上是不存在的,这显然是一个错误。张策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包括他的父亲张同。张同连忙派人取来《魏志》进行核对,结果证明张策所说的完全正确。这一事件,让家族中的人对张策刮目相看,要知道,那时的他才仅仅十三岁。

张策不仅学识渊博,对佛教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他坚信因果报应,认为佛教能够引领人们走向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因此,在还未成年之时,他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剃发为僧,遁入空门。他选择在雍州的慈恩精庐修行,那里环境清幽,是修行佛法的理想之地。张策在寺中表现出极高的志趣和修行境界,他的名声也逐渐在僧侣和信众中传开。

然而,世事无常,唐朝广明末年(公元880年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张策平静的修行生活。大盗攻入京城,天下大乱。面对这样的局势,张策不得不放弃修行,恢复俗装,奉侍父母逃难。他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君子们的广泛称赞,认为他既尽了孝道,又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担当。

在逃难的过程中,张策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然而,这些经历并没有让他对仕途产生向往,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决心。服丧期满之后,他选择隐居在郊外,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那里,他读书写字,吟诗作画,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内心的宁静。这样的生活,他过了十多年,直到后来被任命为广文博士,才重新踏入仕途。

张策的才华和学识很快得到了朝廷的认可。王行瑜担任邠州节度使时,特意征召他为观察支使,并兼任水曹员外郎,还赐给他绯色的官服以示恩宠。然而,好景不长,王行瑜后来反叛朝廷,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王行瑜败死,邠州也被平定。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张策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与婢女用轿子抬着亲人,冒着严寒和危险,向南逃出邠州境界。当时边境的寨子积雪深厚,他们的遭遇让路人都感到同情和敬佩。

太祖听说张策的英勇事迹后,对他大加赞赏,并奏请任命他为郑滑支使。不久,因家中丧事,张策离职守孝。丧期结束后,他再次被朝廷起用,担任国子博士,后升任膳部员外郎。他的才华和勤勉得到了同僚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天复年间(公元901年至904年),张策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折。他奉韩建之命,带着书信和财物来拜见太祖。太祖见到他非常高兴,亲切地称呼他为“张先生”,并立即奏请任命他为掌记,还赐给他金紫色的官服。这一系列的恩宠,让张策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显赫。

天佑初年(公元904年),太祖上表称赞张策的才能和贡献,拜他为职方郎中,并兼任史馆修撰。不久之后,太祖又召他入朝为翰林学士,转任兵部郎中、知制诰,仍兼任修史之职。这些职位的变迁,不仅体现了张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学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策的官职也在不断升迁。他升任中书舍人后,职位依旧稳固。太祖受禅让称帝后,更是改任他为工部侍郎,并加承旨之衔。那年冬天,他又转任礼部侍郎,成为了朝廷中的一位重要官员。第二年,他跟随太祖征战到泽州,因战功被拜为刑部侍郎、平章事,仍兼判户部。不久之后,他又迁升为中书侍郎,成为了朝廷中的核心人物。

然而,长期的仕途生涯和繁重的政务工作,也让张策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他患上了风疾,身体每况愈下。面对这样的困境,他选择了上表请求退休,希望能够在余生中享受一些宁静和自由。太祖批准了他的请求,改任他为刑部尚书致仕。当天,他便乘轿回到洛阳,住在了福善里。

在福善里,张策过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宁静生活。那里有修竹嘉木、图书琴酒,他以此自得其乐。他不再过问朝政,只是沉浸在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的世界中。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然而,岁月不饶人,乾化二年(公元912年)秋天,这位才华横溢、历经沧桑的文人还是离开了人世。他所着的《典议》三卷、词制歌诗二十卷、笺表三十卷,都保存在家中,成为了后人研究和缅怀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