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旧五代史品读 > 第8章 张存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存敬,一位出身于谯郡(现今安徽亳州附近)的英勇将士,他的性格刚直不阿,胆识过人,面对危险从不退缩,总能以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迎接挑战。在唐朝中和年间(公元881年至885年),他跟随太祖(后梁太祖朱温)踏上了前往汴州的征途。由于他能够屈节待人,谦逊有礼,因此深受太祖的亲近与信任。在这片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张存敬首先被任命为右骑都将,开启了他辉煌的军旅生涯。

跟随太祖的日子里,张存敬历经了无数次的战斗洗礼。他跟随太祖讨伐黄巢、蔡州等地的叛军,每一次战斗都如同生死较量,但他却从未有过畏惧。在上百次的战斗中,他多次在危急关头展现出非凡的智谋和勇气,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太祖的赏识。他的战功赫赫,每一次胜利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智慧,也因此,他频繁立下特殊战功,成为了太祖麾下的一员猛将。

光启年间(公元885年至888年),李罕之联合晋军将张宗奭围困在了盟津(今河南孟津)。面对这样的困境,太祖毫不犹豫地派遣丁会、葛从周和张存敬一同前往救援。在这场关乎生死的战斗中,张存敬率领骑兵首当其冲,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军心脏。他身先士卒,勇猛无比,率领着骑兵首先冲击敌军将领。而其他军队则在两侧辅助,形成夹击之势。在激烈的战斗中,张存敬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过人的武艺,最终敌军大败,成功解除了河桥之围,为盟津的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顺二年(公元891年),张存敬的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他被任命为诸军都虞候。在这个职位上,他协助霍存统领大军收复了宿州,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因功被奏请加封为检校兵部尚书,这是对他多年战功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更大的期许。

当太祖向东征讨徐州、兖州时,张存敬更是屡建奇功。他多次立下俘虏和斩杀敌军的战功,每一次战斗都让他更加成熟、更加勇敢。每当接受任务时,他都能迅速抓住战机,身先士卒,勇往直前。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整个军营,成为了将士们心中的楷模。太祖对他屡加赞赏和提拔,最终任命他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这是对他才能和贡献的最高肯定。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张存敬被任命为武宁军留后,兼任颍州刺史。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能,为国家的安宁和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夏四月,当幽州、沧州侵犯魏郡时,他再次被任命为都指挥使,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同年,他率领大军与葛从周一同统率诸军攻打浮阳(今河北沧州附近)。在这场战斗中,他们设立了数十个营栅,围困了刘守文数月之久。面对刘守文的顽强抵抗和幽州刘仁恭的援军,张存敬展现出了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他暗中派军在乾宁军南的老鸦堤袭击了刘仁恭的援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那一天,燕军大败,被斩首五万余人,生擒马慎交等一百多人,缴获马匹万余匹。这场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为后续的战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秋九月,张存敬又率领军队收复了镇州(今河北正定)。他命令士兵渡过滹沱河,军队鼓声震天地前进。途中遇到镇州的游击队数千人,他立即追击,一直冲入镇州的城门。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收缴了数以万计的鞍马、牛驼等战利品。第二天,镇州人见无法抵挡,只得献上财物求和并撤退。这场胜利再次证明了张存敬的军事才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不久之后,张存敬被任命为宋州刺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以卓越的治理才能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和尊敬。接着,他又率领军队攻打蓟门(今北京附近),在短短几十天内连续攻下了瀛州、莫州、祁州、景州四地。他的战绩惊人,俘虏和斩杀的敌人数量无法计算。在与中山(今河北定州)的军队在怀德驿交战时,战场上尸体横七竖八地躺了几十里,最终中山军队无法抵挡,只得打开营垒请求投降。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春天,太祖因为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盟并仗势骄横,决定派遣张存敬统率大军讨伐他。张存敬不负众望,很快就收复了绛州(今山西新绛),擒获了刺史陶建钊,并使晋州刺史张汉瑜投降。两个郡的平定为太祖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他进军围攻河中(今山西永济),王珂见无法抵挡,只得请求投降。太祖对此非常高兴,于是任命张存敬为护国军留后,以示嘉奖。

不久之后,张存敬又被提升为检校司空,并随后调任为宋州刺史。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在他前往任职的路上,不幸患病。经过十多天的病痛折磨后,这位英勇的将士在河中与世长辞。太祖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长时间沉浸在悲伤之中。他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和忠诚的战友,这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损失。

开平初年(公元907年),为了表彰张存敬的卓越贡献和英勇事迹,他被追赠为太保。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他又被追赠为太傅。这些荣誉是对他一生战功和贡献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他后人的一种慰藉和激励。

张存敬的儿子张仁愿,在晋朝天福年间(公元936年至947年)也官至大理(掌管刑狱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