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网游动漫 > 霍格沃茨巫师战争 > 第20章 东方之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哈利那一点点反抗玄君的小心思,张秋似乎是不知道,又或者是即使知道,但是选择了默默支持哈利的决定。毕竟,在亲眼目睹和参与了六年级的一系列谋算之后,她也开始好奇玄君究竟还有多少事瞒着她。

“对于这一点,只能说老年人就是喜欢藏心事、当谜语人。”罗恩随意地点评道,“邓布利多才一百岁就那么能藏,玄君一定是变本加厉。”

有了张秋的支持,哈利想要悄悄调查一下这本小说就变得更加容易了。而与之对应的是,即使他只是想要了解一下这两本书背后的蹊跷,但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上,大使馆还是做出了相当应激的反应。

周日当天,那位与哈利有过一面之缘的天朝外交官林霜河,带着一个厚厚的文件袋来到了唐顿,她首先用一种十分别扭的方式向哈利说明了玄君的现状。当然,哈利知道他正忙于一个繁杂的魔法仪式,但是林霜河显然是在设法借唐顿的耳目,悄悄向亚纳耶夫传达“玄君暂时无法保护天朝,而天朝人正在努力掩饰,但这也有可能是因为玄君不想见哈利而做出的推脱”这样一个层层嵌套的假情报。

接着,她将这一次造访定性为公务访问,全称为“跨领域安全对话”,包括新兴技术评估、伦理边界讨论、国防安全备忘录等等议程,尽量让人们以为这是两国准备就铁幕技术来商讨应对方案。

哈利略过了这套掩饰性质的话术,直接开始翻阅那本行程小册子——他们此行或许要花十五天左右,这意味着他必须找学校请两周的假。基于这一点,他觉得罗恩或许未必愿意同去。

“我们的第一站还是要去应天,因为这件事涉及到的其实是文化考据,在这方面的专家大多集中在南翰林里。”张秋贴心地为他解释道,“我们估计在那里花两三天时间翻阅一下资料,然后有必要的话再去一下成都,因为按照初步的调查,那位传教士后来是在成都定居和成书的。”

“调查有了结论之后,你们还需要去一趟顺天。”林霜河补充道,“我们的首相先生希望和你聊聊,当然,他也对这本小说很感兴趣。”

哈利有些疑惑地说道:“天朝的首相,也会对一本魔幻小说感兴趣吗?”

“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本书的真正作者或许……”林霜河没有说出口,只是用一根手指按住了自己的嘴唇,但她用向上瞟的眼神不断暗示着。

哈利和张秋默默点了点头,他俩开始期待这次调查的收获了。

当然,不止他俩,在周三的时候,首相也亲自来到霍格沃茨,表达了对这一次访问的支持。道理很明显,如果两国在魔法界形成了一次沟通,那么即使他们真的只是去查一本小说,对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而言,也都会认为这是两国准备商议如何应对铁幕系统。

而让首相感到十分兴奋的点在于,天朝选择了他们作为商谈的对象,这就说明在这个古老的强国眼中,不列颠才是英语国家联盟的真正领头者。即使是这种抛开事实不谈的认可,也足够他在报纸上大书特书了。尤其是保密法会掩盖哈利的存在,麻瓜民众们一定还以为这是首相的功劳。

当然,天朝的高层同样对这种事情非常支持,因为这无疑是又一种高明的示弱。如果向来自诩为天朝上国的他们,开始向西方蛮夷放下身段,这在亚纳耶夫眼中很可能会构成一种他们在铁幕面前感到恐惧和难以应对的表现。

双方高层都如此兴高采烈,哈利都忍不住怀疑会不会是又一种算计了。不过总得来说,他还是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巧合。

九月下旬的时候,哈利和张秋准备出发了。而罗恩对于出国旅游兴趣不大,他对玄君也不存在那种微妙的忌惮,所以选择了留在学校享受无忧无虑的七年级生活。很自然地,伊芙也留了下来,并且她信誓旦旦地向哈利保证会尽快设计出至少三套像样的球队战术体系。

怀着一种别样的忐忑,哈利站进了大使馆的法阵当中。他之前从未想过去造访那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但其实,当他闲下来之后,他是不可能不对张秋的家乡产生好奇感的。

白光闪过,他发现自己出现在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建筑群中,这里的一切都令他感到新奇,高耸的穹顶上绘制着会转动的星河,十二根白玉质地的柱子耸立在周围,那上面雕刻着的龙时不时转过头来注视着他们。与魔法部不同,正对着访客厅的不是前台,而是一块巨大的屏风,或者说,是一张巨大的活点地图,各州各郡的魔法机构形成了串联全境的光点,淡金色的龙脉在图上缓缓流淌着。

十数个身穿靛青色云纹法袍的官员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林霜河一一为哈利介绍,这些人的官衔一个比一个复杂,他完全没听懂。而名字和长相则是相似度极高,每个人都叫玄某真人,并且每个人都留着长胡子、拿着掸子一样的法器。最后,唯一让他记住的是四个傲罗保镖的头领,他叫陆文昭,哈利之所以能记住他,是因为他的名字听起来和拉文克劳很像。

走出玄术监之后,一群人坐上了会飞的细长型载具,那看起来像是一种东方特色的小船,不过里面有无痕伸展咒,空间十分宽敞,内饰也做得舒适且豪华。

“我们这样是不是有点大张旗鼓了?”哈利有些不安地问道。

“没关系的,我们要查的事情和国内派系没有利益关系,所以不会有人阻挠。”林霜河说道,“而且,国内的各方势力反而对结果十分好奇呢。”

哈利花了一点时间,来陪这些官员说场面话、享用宴席,随后他们就直奔文学院,和里面的几个教授开了两场学术会议。

其实,在哈利到来之前,他们就已经内部讨论过好几轮了,最终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为哈利讲解他们得出的结论:在天朝流传的《龙胤七国演义》,其真实作者应当就是葛玄本人。

从词汇偏好、句式特征和惯用修辞手法出发,以及综合考虑作品发表时间,他们推导出了事情的始末:首先玄君在年轻时就十分热衷于撰写通俗小说,并且更换过若干笔名来叙写不一样的故事。而在他生涯的早期,写作以修仙和武侠为主,由于广受欢迎,迅速引起了诸多其他作者的效仿。当市场上相似题材的小说开始趋于饱和时,玄君尝试用这本以西方魔幻为题材的书开创新的道路,事实上当时的效果非常好,以至于很多读者至今都以为这本书就是欧洲的真实历史。

实际上,张秋在玄君书房里看到的“冰与火之歌”或许更近似于原版手稿一样的东西,而在一些说书人和本土居民的改编之下,整本书的人名、地名等等早已得到了更充分的本土化,例如北齐史家、南梁兰家之类的,也就造成了张秋不知道事情真相,反而以为这本书在天朝没人看的原因。

而这衍生出了另一个问题:对于不知真相的天朝民众来说,他们很愿意相信是葛玄翻译了欧洲历史后加工出的这本小说。但是对于了解欧洲历史的文化人来说,这样一本明显是幻想的记载一定是人为编造出来的。

而南翰林的专家们分为两派,其中一派认为小说应当是传教士用英文撰写,玄君进行了本土化翻译并加以发表,所以其中虽然存在很多玄君常用的词汇,但其情节设计和玄君的其他小说有较大的差别;而另一派则认为,这是完全由玄君本人创作,只是假托给传教士来方便宣传的,因为其中的叙事节奏依然含有浓重的个人风格,对于故事当中的详略处理进行分析,可以认为它和同时期玄君的其他小说极其相似。

基于这一点,哈利意识到成都之行确实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两派的分歧和关键之处就在于,那个所谓的传教士当年究竟是否参与了这本书的创作?如果能证实传教士的确参与了小说的创作,那么可以把玄君看作是一个本土化的翻译者,而传教士的存在也就基本解释了张秋和罗恩的剧情分歧所在:或许只是两位不同作家对同一残本进行续写造成的不同。

可是,这样合理的解释并非是哈利和张秋想要的,当然,也绝对不会是天朝国内势力想要的。他们更希望能确认传教士为一个托词,这样从玄君自行发表这篇小说出发,只要再去详细调查一下当代的那位英文作家,他们就可以一窥玄君的某种秘密了。

带着这样一种隐隐的期待,哈利和张秋来到了成都。在经历过一系列截然不同的文化,和就连牛排也全浇辣酱的独特饮食之后,他们得到了想要的那个结论:这本小说是玄君自行撰写、假托传教士之名发表的。

但……哈利忍不住又开始怀疑,这真的是这么回事吗?还是天朝的一些派系故意这么做的?他忍不住想要和天朝的那位首相先生谈谈,因为如果能找到玄君的某种异样确实是他们都乐意看到的,但是如果这种异常只是捏造的,那就毫无意义了。